精華區beta as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hilala (飛天章魚燒...)》之銘言: : 台灣文學的發展 : 記得有分了很多階段 : 反共文學..鄉土文學.....請問有大大知道從光復後陸續的發展主流嗎? : 先謝謝囉~~ 呵呵 我不是科班出身的 就自己閱讀的經驗說一下 一開始的階段應該不算是反共文學 畢竟很多早期的台文大師後來其實都投入了台共的行列 不過一開始的階段應該算是抗日文學吧 後來 這樣的文學作品受到日方的打壓 因此 反抗的言語由表面遁入內涵 作家改以描寫台灣鄉土的人事物等故事為主題 藉由寫實的表達出那時代人民的生活方式 來表達出對於日本的不滿 也就是鄉土文學的起源 日本戰敗後 中國國民黨接收台灣 曾經短期的出現了一陣子的嚮往大中國的文學 可是這樣的文學很快就隨著228事件等的發生而消失 繼之而起的 是新一代的鄉土文學 因為白色恐怖的關係 作家不能明白的將對於國民黨的不滿表達於文字之間 只能夠用類似早期反日的方法 以寫實的方法描述鄉土的小故事 藉由生活的真實呈現來表達出不滿 所以 嚴格來說 鄉土文學其實是從日據時代一直延續到光復後初期的 後來由於國民黨的超高壓箝制言論 其實鄉土文學幾乎可以說是被破壞殆盡 更高壓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只能夠出現勵志及反共文學 (也就是只有寫這種文章 才不會被抓走) 其後的一段時間內 台灣的文學大概都比較沒有什麼生命力吧 隨著風氣的漸漸開放 台灣的本土作家才漸漸的又出現 不過此時文風以變 受到國際潮流的多樣化影響 台灣的文學其實並沒有很明確的色彩了 應該說是 隨著世界化的趨勢 文學已經不太能夠用地區來區分了 而必須改用文體或是內容來區分 如寫實文學 虛幻文學 傳記文學 甚至像意識流這種相當超寫實的文學 在台灣的作家都有人在創作 所以囉 個人是覺得如果真的要對風氣開放後到目前的台灣文學定一個類型 大概就是『多樣性文學』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1.95.126
shilala:挖 這位大大 真...有學問@@ 謝謝你~~~^^ 推 218.175.36.25 01/08
Arda:哈 不客氣啦 不過那只是我的心得喔~~ 記得 推 203.71.95.126 01/08
Arda:找文學系的大大們解答一下啊 推 203.71.95.126 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