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s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darius7 (固定規模)》之銘言: 我很贊同您的說法,且您已點出了"適用地"合不合適的重點。 建構式教學的立意雖然很好,強調以孩子能了解的方式來教孩子數學。 但在實際運作面上卻與台灣的學習環境格格不入,為何格格不入? 小弟指出幾點來看看是否正確? 一.師資 台灣的教師之前並未受過建構式教學的訓練, 有極大的可能會誤解建構式教學的本意,所以不一定能完全教的好, 這是否要忍隔代之痛呢? 或許現在是個過渡的過程!? 不予置評!! 此其一。 此外,為求教學拉分而強迫學生學習建構式, 學生的理解力並不會因建構的學習而提升,已違建構教學的初衷。此其二。 二.競爭 台灣不比外國, 台灣校際班際間有競爭,台灣升學主義掛帥,台灣的學校有分數排名的壓力, 這將促使建構式教學會偏離良善的本意而走樣, 變成為了抓違規者來換取警界業績的類似狀況。 此外,學生的壓力並不會因此減輕, 學生一樣要上同我們以前所學的課程,為了計算百分百正確,勢必自修練習題目, 這將造成學生許多時間的浪費,即若偏執在以建構解題的方式上。 三.學生問題 以國小學生的程度,很難可以推斷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或夠強的思辨能力, 他們只會照本宣科,照著教條一一學習,教育部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為了解決學校的課業,為了學習上的分數,我,只有照做。 為何這樣做,我,不清楚。 是不是建構式教學能在潛移默化中增進學生的理解力,我不予置評; 但很有可能的是,學生只是在學這套僵化的方式,僵化到他們一樣無法思考。 四.時間問題 教師在一樣的課程之下,是否有足夠時間來教學建構式呢? 家長不了解,無法教自己的小孩。 同齡的學生也一定還有不少的學生無法理解這套學習方式, 那他們...應該怎麼辦? 是否要再花更多的時間與財力來補足? 五.銜接問題 很明顯的在現實上,這裡確實出現了問題。 很多學生九九乘法到了六年級還背不出來,就與以往的數量來比較。 當然以上是我看報導的,著實讓人驚訝為何會這麼嚴重!! 到了國高中,課業變難,還要用建構式來做計算的原則嗎? 這群學生是不是白老鼠? 理解力有變好嗎? 我想這或許得等時間來證明!! 當然還有很多項缺失, 要改正的一個觀念,台灣數學在國際上的評價為何一等一,絕非因傳統教學所致!! 那些奧林匹亞數學,亞洲數學競賽得名的學生更多是除了天份優於常人之外, 加上自修並廣泛地接觸更高階的書籍與暗無天日的迷戀勤算研究數學所致, 台灣永遠會存在著這些數學好手,並且為台灣揚名,受這套模式影響應該不大吧。 當然這些天才創造力與理解力絕對比一般人強,不放在以下那部份歸類!! 其餘在大學聯考,高中聯考數學考滿分的學生並不一定代表他數學能力真的很強, 只能說,有絕大部份者只是比一般人努力用心在"考試用數學"罷了!! 若請這些大聯數學滿分的學生去參加變化多端且他沒看過的題型的數學競賽, 這些人中有幾成能完全負擔,又有幾成的人在此表現出他的"數學能力"? 但台灣社會或家長並不會去細思這些問題, 只會想:我的孩子數學考試滿分;我的孩子就是數學高手;才能考取頂尖的學校。 我想建構式教學的立意就是為了導正以上的現象, 不希望這些學生為了考試而拼命算數學題型,背題型,甚或記答案解題方式, 老實說學數學學到這樣對人生一點用處都沒有,只是考試與大學研究的工具罷了!! 就如前面一位網友說的, 我們的數學教育不是在培養一批有創造力的學生。這真的值得省思!! 建構式數學在計算速度上出現問題,影響的應是這些天才之外的學生; 包括在生活日常的計數方面可能會極不實用; 若又是為了考試而死背學習,或者先以九九乘法代出結果再確定答案是否正確!? 我會覺得:大家還是覺得答案對比較重要,過程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罷了!! 這樣又與傳統教學有何分別? 在此一併敘明!! 或許這套教學法會持續下去, 但若非如此,這幾年這些學生將會是可憐的白老鼠; 他們要接觸的競爭對手是非學建構式的計算能手, 永遠再受此競爭環境的毒害, 因為在建構式教學施行之前與不施行後的競爭者開始夾殺他們。 他們將因這套教學方式而再次受現行考試制度的剝削!! 當然,會不會去超商買個東西都要按計算機老半天才知道要付多少錢就不得而知了!! -- 傳說 . 我們並比著出雲 . . 宇宙是個透藍的瓶子 .人間不復仰及 . . 則你的夢是花 . 戀 . 則彩虹是落下的莞蔓 . 我的遐想是葉 . 銀河是遺下的枝子 . . . 鄭愁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41.193 ※ 編輯: alianplanet 來自: 140.112.241.193 (11/13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