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i-sexu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與出處:Rachel Epstein, By: Epstein, Rachel. Journal of Lesbian Studies, 2002, Vol. 6 Issue 2, p41, 17p ◎前言:從「拉媽可以做的一樣好」到「看見不同的拉媽」 在既有的一些女同志媽媽研究當中,在一開始有很大的一個部份將焦點集中在 「拉媽可以做的一樣好」這件事情上面。為了和主流意見中「同志養小孩可能 會產生很多問題」這樣的懷疑與恐懼對話,在早期的許多研究中都試圖論證出 ,同志養育出來的小孩和出自異性戀家庭的小孩沒有什麼不同,甚至有可能在 更早的時候就可以接觸到人們各種不同的可能性,比如世界上有同性戀與異性 戀的存在,因而對於世界可以有更寬廣包容的理解。換句話說,同性戀父母不 一定會養出同性戀小孩(別忘了同性戀小孩絕大多數都出自異性戀家庭啊),甚 至,同志父母們可以做的和異性戀父母一樣好。 但是在這個一味強調同志父母也可以做的一樣好的呼聲之下,反而也忽略了女 同志媽媽的特殊性。儘管女同志媽媽和異性戀父母都能夠善待小孩,但是我們 更想問的是,女同志媽媽會以什麼樣不同的方式呈現母親這個角色呢?女同志 媽媽的親職過程又呈現出了怎樣的不同的意義?本篇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位女同 志媽媽,他本身是婆,T身為媽媽比起婆身為母親是更難以想像也受到更多質疑 的,因而他希望藉由研究T的母職經驗,來同時看到「T」和「媽媽」這兩個範 疇,或許不是完全互相排斥,而是可以互相滲透或跨越的。 在我們既有的印象中,T是一群不斷的強調自己陽剛特質的人們,這樣的人有可 能願意成為我們傳統印象中最具有慈愛婉約特質的「媽媽」嗎?或者是,當一 個人身上同時具有T的身分以及媽媽身分時,會出現怎樣衝突或有趣的結合呢?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一些新的可能。 ◎T媽咪:一個既存的可能性 巴特勒認為,女同性戀的T婆模式並不是「複製」異性戀的,因為假如那只是一 套相處的腳本、模式,不是異性戀發明的,那麼沒有「正統」,何來「模仿」? 而且,巴特勒認為,重新描述一個在既有文化下被認為不清楚,不可能的存在, 有助於我們看到我們以為互斥的的兩種特性實際上已經有可能並存,也就是,T 的母職。有的T希望由伴侶生小孩,有的T希望自己親自生產,總之是一個已經發 生的情況。在美國九O年代已經出現了一股「女同志嬰兒潮」,我們已經可以漸 漸看到T媽咪是一種既有的群體。 ◎斷裂的T 認同 關於踢的認同已經有許多的討論,大概所有的T從小都不斷的經驗自己是不同的 、怪異的,以至於在認同自己為「T」的時候,會更強烈的去強調關於T認同的 重要性,並且會藉由排斥所有的「陰柔」特質,以具體描繪出T認同的界線。 相信這樣的場景你一定不陌生,踢的群體中自有他們一套互動形塑出來的所謂 「陽剛」文化,比如常常會有「你這樣真的很娘耶」,「你這樣還算是個T嗎」 ,「我比你踢多了」這等等之類的對話。當說起女同志媽媽的時候,婆身為母親 大概比較是可以想像的,那麼T呢,同時身為T又身為母親的T媽媽(本篇文章的受 訪者皆是親自懷孕生產的T),他們在T社群裡會受到怎樣的質疑? 對於T媽媽的難以想像,正是因為T的「陽剛」與母親的「陰柔」兩者在我們想來 皆太過衝突難以調和,並且,一個很踢的踢說他有懷孕生子的經驗,人們可能會 覺得這個當母親的陰柔經驗打斷了一種連貫的,踢的認同。然而,其實除了這樣 的單向思考之外,或許我們可以反過來說:T媽媽「拓寬」了踢的經驗範疇。 ◎重新建構T的形象 T所具有的照顧特質,長久以來被覺得是陽剛特質的表現,例如接送伴侶,出門 買早餐,提重物,這等等,甚至在情慾中,一個好T也被覺得應該要負起使另一 半愉悅的任務。這些特質也有可能是「陰柔」的另一種表現! 而關於母親的照顧,總是帶來溫柔、慈愛等等陰柔的形象,然而這一種照顧也有 可能是一種陽剛的表現!換句話說,母親對於小孩的照顧和上面那種T的照顧是具 有某種共通性的,一位T媽媽就說,她覺得T很適合當媽媽啊,她說「你知道,T總 是想要照顧所有事情。」因此我們認知裡一個好媽媽總是以極端陰柔的形象呈現 ,T媽媽的存在打破主流論述中「好媽媽」形象總是和極端陰柔形象連在一起的迷思。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有趣的是,T媽媽對於:怎樣很T?怎樣不T?自有另一套分 類的方式。例如餵母乳這樣一件「很娘」的事,卻被一位T媽媽覺得這是一件可以 「獨立完成」的工作,因而他並不覺得這很陰柔,另一方面,她更不喜歡自己懷孕 時身體不適,需要求助於他人送她到醫院去,這個求助的行動反而使她覺得「很 娘」。這件故事有趣的點並不在於餵母奶到底娘不娘,而是這個T有一套重新劃分 怎樣「很T」的方式,在這樣的過程裡,等於她重新將「T形象」加入到哺乳經驗中 ,也把母性的經驗納入到「T」的範圍中。 ◎性慾,酷兒慾望以及母性 在以往「女同志」和「媽媽」通常是一組不會互相包含的概念,母親是家庭中的, 一個去性化的再生產工具,母親的慾望通常不被強調。然而T,卻是一個有性慾的 ,慾望主體位置,T媽媽的存在正挑戰了「去性化」家庭的神話。 然而也正是因為好媽媽被覺得應該是沒有性的,或是同性戀行為的,許多T(甚至 包括婆)都要在小孩面前保持「無性」的形象,並且藉由要這樣才能被涵括在好媽 媽的範圍裡。甚至比如,T會抱怨,由於母性總是和女性化相連的,他們在懷孕時 就無法穿的很T,他們說到,「因為沒有T的孕婦裝」!然而要是踢媽媽越來越被看 見,我們可以認知到「當媽媽不一定要很娘」,也許會有專門為T設計的孕婦裝也 說不一定呢。 ◎T的女性主義 在既有的女性主義討論陣營中,本來有一股強調女人認同女人,女人愛女人,在 這樣的呼聲中女同性戀雖然是女性主義的最佳實踐,但卻僅限於外表婆婆戀的 「女女相戀」,T被醜化為學男人模仿男人,T婆模式被解讀為模仿異性戀,雖然 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這樣的說法有很多問題。 但是藉由T媽媽的存在,我們就可以看到T不只是學男人,她還擁抱了屬於女性的 母職經驗,T媽媽的存在重新強調了T的女性特質,並且使得這樣的女性特質表現 方式有了新的可能,比如母親的照顧也可以是一種陽剛的表現。 ◎結論 T的母職使得既存的概念與範疇都有再次被挑戰的可能,開放的流動,永遠有新的 意義與可能性。從T媽媽的故事裡面,我們了解到陽剛與陰柔都有被重新界定的可 能性,一個很T的媽媽,一手抱著嬰兒,一手牽著嬌美的婆伴侶,誰說不可以呢? 原文:http://blog.yam.com/la_ma_news/archives/1824667.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20.250
Taeper:借轉拉版 :) 06/29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