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ik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Yamaha Design Cafe Yamaha Technology 2007: YCC-I : Yamaha Chip Controlled Intake http://30cmlp.tw/9qtqh8 ============================================================================== YCC-I系統是利用改變進氣道的長度來使填充效率(*)最大化。 通常進氣道的設計是工程師妥協過的結果。一個較長的氣道對中低轉的扭力會最 有幫助,而短的氣道則是對高轉馬力最有利。 而YCC-I則讓一個高轉取向的配置卻同時在中低轉有著跟短氣道一樣的扭 力成為可能。 第一次在市售車上使用是2007 R1接著2008 R6, 2009 VMAX陸續配備這個系統。 可變進氣的想法是根據壓力波在氣道中反射的現象,壓力波因為吸氣不是連續的 會因為汽門的開閉在氣道和汽門間來回反射。當低轉速時,氣道較長使壓力波在氣道 中的前進會經歷較久的時間。而也因為在低轉時汽門的開啟時間較長,長氣道便有優 勢。當然,壓力波送到進氣口的時間也要正好是汽門開啟的時候。 而高轉時汽門的開閉非常快速,所以就需要較短的氣道來使壓力波的來回剛好 配合到汽門的開閉。 ▲簡圖 氣道上部(可移動) 氣道下部(固定) 連桿 空氣流向 側視圖 接空濾 低轉速 高轉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離 █◣ ███████ ███████ ███████ ◥█████████ ███████ ███████ ◥████████ ███████ ███████ ███████ ███████ ███████ ███████ ███████ ███████ ███████ ███████ ███████ ↓↓↓↓ 接引擎 ▲作用 氣道在超過特定轉速和油門開度後,會利用連桿和馬達把氣道前端一部分分離,將 長度縮短。 隨著氣道前端在高轉分離,氣道的長度就等於縮短了,這時從進汽門傳來的壓力 波便在較短的氣道間反射。而氣道的長度當然經過縝密的計算,讓壓力波可以在汽門 開啟時正好到達,以得到最佳的填充效率。 而在低轉速,汽門開閉的時間較長,所以氣道需要的長度最長,這時便將上下兩 部分結合形成較長的氣道,以配合汽門。 YCC-I是利用一四連桿機構移動氣道的上部,而每次移動需要花費0.3秒。 (*)填充效率:指的是在進氣行程時氣缸真實吸入的混和氣體積除以汽缸容積。 這代表了引擎的吸氣能力。by googl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92
TimeToDie:我記得 汽車 無限的空濾 就是這樣設計的 效果很猛 09/29 20:31
TimeToDie:低轉有扭力 高轉有馬力 但是這射計如內文般 複雜 09/29 20:32
imanikki:進氣端共振可用fH來討論 09/29 20:43
imanikki:但實際上不可用音波來處理XD 09/29 20:48
wwwea:因為實際上是開放系統 介質本身也在移動 必須把流功考慮進去 09/29 21:59
herejia:麻煩板主幫我把前一篇刪除吧..謝謝 10/02 13:41
※ 編輯: herejia 來自: 140.112.244.92 (10/02 13:43)
ChungSen:18255這篇? 10/02 15:17
TWAndreas:事實上 比賽沒人在用這個的 因為全時高轉用這幹麻 10/02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