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ik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http://www.sportrider.com/tech/146_0404_motorcycle_traction_geometry 延伸閱讀:http://www.bike-mania.net/?p=534 ============================================================================== 隨著機車馬力越來越大,後懸吊幾何這個影響後輪抓地力的腳色越來越重要。有些量 產車已經開始用上可調整的搖臂樞軸,而調整搖臂樞軸的目的主要是來調整搖臂角度,這 個角度在後懸吊幾何是防後沉(anti-squat)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需要防後沉的原因是因為,當你在彎中催油門時重心會開始往後移(因加速度),這時 後懸吊會壓縮、車尾下降,適當的將重心後移有助於增加後輪抓地力,但是如果重心轉移 太厲害(加速度太高)、前輪負擔減少、車開始外拋,就"跑開"了。當然如果你是要孤輪的 話這是件好事,但在彎中重心轉移過度可會造成一場災難。但是重心到底會轉移多少呢? 這取決於軸距與人車重心的位置,而為了減少後避震因此而過度壓縮,防後沉的能力是必 要的。 總共有兩種力可以用來防後沉,在彎中也可以--因此漂亮的解決了前面提到的難題。 其中一個是驅動力(driving force)或稱為推力(thrust),這個力會把後輪往前推,車輛 因此而向前走。因為搖臂與地面有一個夾角,一部分的推力就會抬起車尾。就像你如果在 一個靠著牆的梯子底部施力把他往牆推,梯頂會越來越高、梯子會越來越垂直地面。而搖 臂就如同梯子,推力越大,搖臂與地面的夾角越大。 第二種力是鍊條的拉力(張力),這個力會把後輪往車頭方向拉,這時又因為搖臂有個 角度,後避震又被拉長了。力的大小由前齒盤與後輪半徑比例決定,方向則由前後齒盤決 定。加上重心轉移壓縮後避震的力,便可以把這三力平衡,這三個力又都與加速度相關。 在計算後沉整體趨勢時,我們通常會表示成防後沉跟後沉的百分比。什麼意思呢?當 這個值在你催油門時算出來是100%,表示防後沉的能力剛好抵銷了因重心轉移造成的後避 震壓縮,也就不會造成後避震伸長或壓縮。一樣情況但是算出來值超過100%就表示你催油 門反而後避震伸長,而伸長量則跟加速度大小相關。小於100%的情況依此類推。假設一個 極端的情況--0%,這時表示後懸吊防後沉的能力為零,後避震隨重心轉移大小任意壓縮。 從圖四可以看出隨著後懸吊的壓縮,防後沉的能力隨之下降。同時這台車在後避震壓縮是 30mm時防後沉能力為零,再壓縮便會開始反過來導致後避震壓縮。 我們知道你現在一定再想--隨著後避震壓縮,防後沉能力反而變成加強後沉能力,讓 後避震壓縮量又更大了,這樣不就跟我們想要的背道而馳了嗎?簡單來說,是的。理想情 況下我們會希望防後沉能力隨後避震壓縮越來越大,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後避震用上漸 進式彈簧或有減震升率的多連桿後懸吊--為了抵銷後沉。理想的後懸吊系統的防後沉能力 變化趨勢我們會希望他是條直線,或是一條上升曲線。但是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會產生 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搖臂樞軸必須設計在前齒前面。 前面就說過,後避震壓縮適量的話是件好事,可以增加後輪抓地力(加速時需要)又可 以同時讓前輪有足夠的負載來轉向。所以後沉我們希望他能保持在一定的區間內,不管是 往哪個方向偏離太遠(後沉太大或反過來抬高車尾),都會讓車難以駕馭。下面我們用真正 的重車後懸吊來計算看看,再重新改變一些數據看看他們如何影響防後沉能力。 下面就不細翻了,有興趣自己到網頁裡看,有漂亮圖表。 圖五:其中一個讓防後沉能力變化更接近水平線的方法,加長後搖臂,這也是為什麼車廠 都要在固定軸距內盡其所能的拉長搖臂。 圖六:利用後避震改變車高跟改變搖臂樞軸高度的變化。兩者都會改變搖臂角度這個影響 防後沉能力的重要參數,但是可以看出改變同樣大小下,改變搖臂樞軸高度的影響 較大。 圖七:不同前後齒盤的影響。通常前齒盤較小,或較大的後齒盤會增加防後沉能力。但是 在維持固定減速比下改變前後齒盤大小影響不大。而改變齒盤的影響跟搖臂角度的 影響都很大,所以在計算時也要考慮進去,特別是大馬力車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92
a9564208:專業 04/24 12:56
Bizcuit:清新 04/24 12:57
nodefeat:專業 04/24 12:58
PPPGGG:健康 04/24 12:59
※ 編輯: herejia 來自: 140.112.244.92 (04/24 13:00)
andy2151:專業 .. 04/24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