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江湖開始騷動 蘇惠昭(文字工作者) 2005乙酉年,出版江湖上傳說紛紛,說有武林大事即將發生,各大門派將有 一場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大換血行動,事關武林生死存亡,一脈香火…。 當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武俠小說沉寂已久,沉寂,意謂舊人偃旗而新人不出,於是一個文類緩慢靠 近死亡。新派武俠教主古龍離世已20年,溫瑞安的「創新」評價兩極,大師金庸 的武林盟主地位八風不動,但是連讀金庸的年輕人都少了。 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林保淳每年在新生班上隨堂調查,請讀過金庸的同學舉 手,最高峰時全班高舉,但近兩三年來卻已是七零八落。香港作家黃易的新派武 俠《尋秦記》和《大唐雙龍傳》(時報),在出版社力推下,據聞有1至2萬套的 銷售成績,儼然蔚為新世代的閱讀流行,但披覆力遠不如金庸,而讀者對黃易的 癡迷,也主要在其揉雜了玄幻與武俠。凡此種種,20年來把精氣神全部輸給傳統 武俠小說閱讀和研究的林保淳,不禁喟然:「當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20世紀才剛走入歷史,林保淳便與武俠評論家葉洪生相約合撰台灣第一部《 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遠流)。此事因緣於98年「金庸小說與20世紀中國文學 」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中只見中國學者一味吹捧金庸如同膜拜「聖教主」,對台 灣武俠作家的成就視若無睹,或謂其皆承襲金庸,不足為觀。兩位台灣代表四拳 難敵眾腿,便決心埋首書堆,爬梳並定位1950至2001這半世紀的台灣武俠小說。 經過五度春秋、三易其稿,終於在2005年6月初夏,霹靂登場。 台灣曾有三百多位武俠作家,而今安在?一年多前,林保淳與左岸文化主編 龐君豪閒聊,提起武俠創作者的稀落,都有著「我們能為武俠小說做什麼」的焦 急。不忍見武俠小說在台灣就這樣沉寂沒落,於是林保淳決定透過「中華武俠文 學網」及其連結對外徵稿,廣召華人地區英雄好漢。結果,10天便來了10本書稿 ,其中大陸多職業寫手,台灣作者則因難以糊口,多為業餘,「文字功力高下立 判」,中國勝出。 木馬、圓神、明日 爭盟主 金庸把武俠小說扶正成文學經典,卻也因為他的高度,讓後來者望而生畏, 「再寫也寫不過金庸」。不過林保淳一直認為傳統武俠還有發展空間,「像羅生 門式的敘事手法,請問作者嘗試過了嗎?」 左岸以「振興一個文類」為努力目標,「而不只是經營明星作家」,預計今 年底開始,每年推出5到8部武俠小說。同一時間,圓神出版社也請林保淳出馬, 主持「台灣武俠」系列,徵求「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武俠小說」。以「台灣 」為名,雖是地理上的自我限縮,予人政治正確的聯想,卻也逼出了新的可能。 諸英《諸羅奪寶》5月底出版,方晨《翎月情仇》緊接在後,「這是一個拋磚引 玉的實驗。」圓神企畫陳郁敏說。 同樣的5月天,還有風雲時代公司出版溫瑞安《少年鐵手》第4部,把12年前 未完成的《少年鐵手》做了一個完結。接續還有新作《少年無情》系列,以及新 版《神州奇俠》。《神州奇俠》重出江湖,距離這部溫瑞安自謂可能是中國武俠 小說裡第一部「完全以現代敘事觀點、現代人心態和寫作者自身的心路歷程」寫 成的作品,忽忽也已30年了。 轟動武林的尚有明日工作室宣布主辦「第一屆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 這絕非天外飛來的一筆,溫世仁從小嗜讀武俠,為了延續武俠這「全世界華人的 共通語言」,自成立明日工作室以來,便著手武俠小說創作,已完成第一部《秦 時明月》。溫世仁的猝逝,留下了不及完成的武俠殘夢,以及一條必須繼續走下 去的路。首創的武俠小說大賞,首獎得主可獲台幣90萬元的高額獎金,足見明日 工作室的決心,但明日經理劉叔慧卻仍憂心「沒有頂尖作品出現」。 當代少年俠士 拔刀出江湖 傳統定義下的武俠小說有時空限制,有英雄俠客,老讀者和作者之間也有一 定默契,但新世代讀者如果拒絕傳統武俠,武俠小說還能怎樣寫,才有辦法「來 電」? 23歲的大陸作家韓寒用《長安亂》(時報)回答了,他採用傳統武俠元素如 武當少林殺手,但情節和語言則在「認真的搞笑」中行進。不過,韓寒自認寫的 是現代小說,因此,時報文學線主編葉美瑤說:「閱讀《長安亂》,不需要有讀 武俠小說的心理準備。」 韓寒是周星馳餵養長大的一代,同樣膜拜周星馳的還有與韓寒同一世代的台 灣小說家九把刀。九把刀的創作橫跨通俗小說所有類型,當然包括武俠,他可以 把時空搬到都會,也可以把愛情寫得很武俠。 乙酉年夏,沉悶已久的江湖有一場不約而同的騷動,林保淳認為是「難得的 巧合」。而孤掌終究難鳴,劉叔慧欣見集體力量的成形。如果林、葉再寫《台灣 武俠小說發展史》續篇,這一年會不會被寫進歷史,說它是武俠起死回生的一年? 2005/06/06 中國時報 -- ★Junchoon 大姊息怒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