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文革亂世 學者琢磨《羅摩衍那》 陳希林╱特稿  2005/06/22 中國時報 人生中難以解釋的一連串巧合,促成了知名語言學家季羨林翻譯《羅摩衍那 》一書,將人類文明瑰寶帶進中文世界。 季羨林在動盪不安的1930年代前往德國留學,正好看見納粹政權最輝煌的興 起,也親自目睹大戰末期的飢餓與苦悶。他一到德國,受到陳寅恪等學者的影響 ,就決定要修習梵文。 後來他的梵文老師被抓去當德國兵,繼任的80餘歲退休老教授堅持要教他印 度古代語法、吠陀,吐火羅文。外面世界大戰驚天動地,他在哥廷根大學一口氣 通過了俄文、斯拉夫文、英文等其他語言的口試。 回到大陸之後,正常教書日子沒過多久,又碰到文化大革命。他在1999年出 版的《牛棚雜憶》一書當中提到自己被批鬥的慘狀,肉身精神皆受大害。後來從 北大東語系主任的身份降調為門房,眼看著即將擔任門房一輩子,於是開始翻譯 《羅摩衍那》。 當時翻譯的理由,他說,是想找點不會出亂子的事情來做,「不為無益之事 ,何以遣有涯之生?」他先向「國際書店」提出購買《羅摩衍那》8巨冊梵文精 教本的申請,文革亂世中上級也糊裡糊塗答應了。於是他每天晚上在家詳讀原文 ,把梵文詩句寫成白話文,第二天帶去上班。 在擔任門房的發送信件、傳呼電話、看門等工作之間,再把家裡寫好的白話 文拿出來,仔細琢磨推敲文句,改成符合原著形式的詩文,就這樣度過文革後期 的時光。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也因此誕生中文版本,到上個世紀末 終於印行問世。 -- ★Junchoon 大姊息怒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