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認識的錢鍾書》:學者的書房 錢鍾書先生是我國學界泰斗,本書作者吳泰昌與其有長期接觸,得以近距離 再現錢先生的情愫人格,讀來親切感人,且不乏史料價值。這裡摘刊部分章節以 饗讀者。 不願重印《談藝錄》 1939年冬,錢鍾書到湖南安化縣藍田鎮(今名漣源)的國立師範學院任教, 以照顧在那裏執教的老父錢基博先生。他留居藍田兩年,寫了《談藝錄》的一半 。兩年後回到上海,又寫了《談藝錄》的後一半。此書於1942年完稿。 《談藝錄》問世後,廣受讚賞。文史家曹聚仁先生1972年在《我與我的世界》 一書中說:“勝利以後,回到上海,讀了錢鍾書先生的《談藝錄》,才算懂得一 點舊詩詞。”美籍華裔學者夏志清也說:《談藝錄》是中國詩話裏集大成的一部 巨著,也是第一部廣採西洋批評來譯注中國詩學的創新之作。 但不知何故,錢先生卻不願在國內重印《談藝錄》。可海外卻多有盜印本, 每當他談起都顯露不愉快。他曾說:“海外盜版勿絕,好事者嘗示二本,均誤脫 百齣,不堪思適,聊勝於無耳。”既然如此,他為何不同意國內重印呢? 1979年11月,錢鍾書老友柯靈從上海來京參加第四屆全國文代會,會議期間 去錢先生家裏看望。八日晚上,我去柯靈房間看他,他給我看了錢先生剛送他的 一本海外盜印版《談藝錄》,柯靈指著錢先生在扉頁上寫的幾句話讓我看:“此 乃餘三十餘歲時所作,老而無成,壯已多悔,故三載來京滬出版社數請重印,皆 敬卻之,惟聞港臺盜印頻繁。柯靈老友舊藏本已失去,嗜痂有癖,索求久無以應 ,忽得港本一冊,即以奉遺,聊志永存。”柯靈說,鍾書送書題寫時一般不愛落 時間,但在這幾句話下面特意標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六日北京”,他說,鍾書 此舉,大約是想留個備忘,立個存照吧! 1983年7 月21日,我去看望錢先生和楊絳先生,閒談時,錢先生突然說:過 些時,我會送你一本新出版的舊著,不過,雖然舊作,但是新編,看了你就了然 。1984年9 月,北京中華書局出版了《談藝錄》(增訂本),此書一齣,很快銷 售一空。增訂本《談藝錄》比之初版,容量上擴大了一倍多,分上下兩編,四十 餘萬字。它用文學的形式,札記式的寫法,來論述中國古代詩人和詩歌。這是一 部文藝鑒賞和論述的巨作。錢鍾書在1983年5 月寫的“增訂本”引言中說:“暨 乎《管錐編》問世,中華書局按讀者來函,以《談藝錄》罕購為言,因申前請。 固辭不獲,乃稍刪潤原書,存為上編,而逐處訂益之,補為下編;上下編冊之相 輔,即早晚心力之相形也。”在“增訂本”出書的過程中,錢先生自己曾點到初 版本與增補本內容上的特點:1948年出版的《談藝錄》是“詩文評”,而1984年 出版的《談藝錄》(增訂本)則是“文論”。 《圍城》發表前後 1945年秋,抗日戰爭勝利後,李健吾先生和同在上海的鄭振鐸先生共同策劃 出版大型文學雜誌《文藝復興》,至1946年1 月創刊。在這幾個月內,鄭先生和 他分頭向在上海、南京、重慶、北平的一些文友求援,《圍城》就是在這個過程 中約定的。 李健吾先生說,我認識錢鍾書是因為他的夫人楊絳。楊絳是寫劇本的,我們 一起參加過戲劇界的一些活動,我寫過她的劇評。他笑著說,我還在她的戲裏湊 過角兒。至於錢鍾書,我原來的印象他是位學者,主要撰寫文藝理論方面的文章 ,後來才知道他正在寫小說,寫短篇,而且長篇《圍城》完成了大半。鄭先生和 我向他索取《圍城》連載,他同意了,並商定從創刊號起用一年的篇幅連載完這 部長篇。但在創刊號組版時,鍾書先生卻以來不及抄寫為由,要求延一期發表。 同時,他拿來短篇小說《貓》。這樣,我們在創刊號發表《貓》的同時,在“下 期要目預告”中,將錢鍾書的《圍城》(長篇)在頭條予以公佈。健吾先生說, 這是想給讀者一個意外,也是為了避免作者變卦。 健吾先生說,《圍城》從1946年2 月出版的《文藝復興》一卷二期上開始連 載,在該期“編餘”中他寫道:“錢鍾書先生學貫中西,載譽士林,他第一次從 事於長篇小說製作,我們欣喜首先能以向讀者介紹。”他有點得意地對我說,這 簡短幾句話也許是有關《圍城》最早的評介文字。關於《圍城》的連載,本來預 計二卷五期結束,由於作者的原由,暫停了一期,第六期才續完。讀者很關心這 部小說,暫停連載的原因,他在三期“編餘”中及時作了披露:“錢鍾書先生的 《圍城》續稿,因錢先生身體染病,趕鈔不及,只好暫停一期。”他說,有的文 章說《圍城》連載於《文藝復興》一卷二期至二卷六期,這是不準確的,其中停 了一期。《圍城》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作為“晨光文學叢書”之一齣版,出書 前,錢鍾書寫的《圍城》序,在《文藝復興》1947年1 月出版的二卷六期續完小 說的同時發表。《圍城》初版不到三年,就印了三次。健吾先生說,《圍城》在 當時長篇小說中算得上是很熱鬧的讀物了。想不到,這部好小說,三十多年後才 得以重版。 1981年3 月號《文藝報》刊發了李健吾的《重讀〈圍城〉》,他說:手裏捧 著《圍城》,不禁感慨係之。這是一部諷刺小說,我是最早有幸讀者中的一個。 我在清華大學當西洋文學系助教時,就聽說學生中有錢鍾書,是個了不起的優等 生,但是我忙於安葬十年不得入土的先父,又忙於和朱自清老師一道出國,便放 棄了認識這個優等生的意圖。我們相識還得感謝同學兼同事的陳麟瑞。他家和陳 家(即柳亞子的家,陳麟瑞是柳亞子的女婿)住在一條街上。兩家往來甚密,經 陳介紹,我家便和他家也往來起來了。他是個書生,或者書癡,幫我們兩家成為 知友的還得靠他溫文爾雅的夫人楊絳。我演過她的喜劇《稱心如意》,做老爺爺 ,佐臨擔任導演,卻不知道她丈夫在閉門謝客中寫小說。其後勝利了,西諦約我 辦《文藝復興》,我們面對著他的小說,又驚又喜,又是發愣,這個做學問的書 蟲子,怎麼寫起小說來了呢?而且是一個諷世之作、一部新《儒林外史》!他多 關心世道人心啊。 學者的書房 從1977年起,我去三里河看望錢先生,常見到錢先生在客廳裏,坐在書桌前 伏案工作,或坐在沙發上,與楊先生閒聊。客廳裏除一張大書桌,一副沙發,和 楊先生專用的一張小書桌外,還有少量幾個書櫥裏陳放了一些中外辭典一類的工 具書。我總以為,錢先生的書房在裏屋,有一堆堆中西文、古現代的圖書...... 1980年6 月24日上午,一個偶然的機會,錢先生引我參觀了他的寓所各處, 目睹了這位大學者的書房。這天上午11時,我在附近開會,抽空去了錢家。錢先 生和楊先生都在,我這位不速之客的到來,使他們有點意外。在楊先生叫我們吃 飯前一會兒,我膽怯地向錢先生提出希望參觀一下他的書房,錢先生愣了一下, 看了看他書桌後的兩個書櫃,笑笑說:好,今天讓你開開眼,看看我的書房。他 領我去裏屋,看了他的臥室,女兒錢瑗的房間,還有一間作為餐室的小房間。每 個房間都堆放了一些書,但並不多。十之七八是外文新書,據說大部分是外國友 人贈送的,小部分是錢先生和楊先生在香港《廣角鏡》月刊發表了作品,托該社 用稿費在香港訂購的。在錢先生的臥室裏,有一小堆剛出版的《舊文四篇》,想 是準備送人用的。 錢鍾書學貫中西,會通古今,博聞強記,他在著作中揮灑自如地旁徵博引。 據研究者考證,初版《談藝錄》中就引用了上千名文人的話,在《管錐編》中引 用了幾千位文人的話,提到近萬篇作品。一般人都以為他藏書豐厚,今天我實地 參觀了他的書房,才具體清晰地感受到他驚人的記憶力。在與錢先生楊先生用餐 時,我說別人都說你過目不忘,錢先生擺擺手,他說:怎麼可能做到過目不忘呢 ?我只是沒有藏書的習慣,看了書盡可能將有用的東西用腦子記下來,用手抄下 來,萬一需要時再去重查。我說,那說過目難忘總還可以吧。他還是擺擺手,不 作回答。 錢鍾書從小就愛書,廣泛涉獵,而且十分懂得“書非借不能讀也”的道理。 錢先生所在單位社科院文學所幾位朋友同我談起,錢先生從所圖書室裏借得多, 還得快。錢先生一直保持著讀書做筆記的習慣,楊先生曾對人說過:“錢先生有 書就趕緊讀,讀了總做筆記,無數的書在我家流進流出,存留的多是筆記,所以 我家沒有大量藏書。” 主動作序惟有一次 錢先生很少為他人作序,1984年他為鐘叔河《走向世界——近代知識分子考 察西方的歷史》一書寫了序。前不久,讀到鐘叔河先生《感恩知己廿年前》,才 具體了解錢先生因作序與他往來的一些情況。特別是他在文中披露了2003年楊絳 先生給他信中的一句話:“他生平主動願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該序文在1984年5月8日《人民日報》上發表。他在序言中說:“叔河同志正 確地識別了這部分史料的重要,喚起了讀者的注意,而且採訪發掘,找到了極有 價值而久被湮沒的著作,輯成《走向世界叢書》,給研究者以便利。這是很大的 勞績。” 《走向世界叢書》的編輯工作始於1979年,叔河先生當時在湖南人民出版社 工作。這套書是一項龐大的出版工程,編者計劃收錄100 本清末中國知識分子考 察西方(也包括日本)的著作。據他回憶說,是錢先生看了他編輯出版的這套叢 書中的幾本,看了他在《讀書》雜誌上發表的叢書序文和分冊導言之後,主動約 他見面的。他說:“叢書前幾種出版後,錢鍾書先生要董秀玉女士領我去他家見 面,建議我將總序和各篇敘論(導言)印成一冊,並破例為之作序。” 大約也就在這個期間,叔河先生認識了李一氓先生。一氓老時任中央顧問委 員會常委、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他認為這套書有價值,對推動我 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有幫助。一氓老多次談到,錢鍾書十分讚賞、推崇這套叢書, 並為它作了序。讀了錢先生的序文後,才得知為這套叢書錢先生曾和一氓老等商 議過,都認為要將這套書出版、出好、宣傳好。錢鍾書序文中還有一段有趣的文 字,是把改革開放比作打開門窗,他說:“門窗洞開,難保屋子裏的老弱不傷風 著涼;門窗牢閉,又怕屋子裏人多會氣悶窒息;門窗半開半掩,也許在效果上反 而像男女‘搞對象’的半推半就。” 錢先生不僅主動為《走向世界叢書》寫了序,還多次寫信給編者,很認真地 對這套書提出許多意見。我想,其良苦用心就決不僅僅止於對某個人的勞績、某 套叢書的出版了。 摘自《我認識的錢鍾書》 吳泰昌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5年4月版 20.00元 2005年05月23日  來源:文匯報 -- ★Junchoon 大姊息怒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6.87 ※ 編輯: rehtra 來自: 203.73.6.87 (05/28 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