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病與藥 【楊佳嫻/記錄整理】 宗教與文學如何融合,如何相互證成?道與藝是相對的兩造,還是渾然一體 ?藝術到了某種極致的境界,莫非也就成為道了?道常自在,或者當中也有一點 藝術的趣味?這些在思辯和實踐中不斷出現的問題,在今天這個場合中,或者可 以得到答案,或進一步的思考。 座談中四位與談者,都是在各自領域中達到一定高度、一定修為的創作者和 專家,還有各自對宗教的體會,如王文興是天主教徒,在《星雨樓隨筆》中多有 對宗教的沉思,張曉風是基督教徒,賴聲川和林谷芳都長年接觸佛法。靈鷲山無 生道場開山和尚、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創辦人心道法師特意下山,列席聆聽,法師 從頭到尾非常認真地聆聽著大家對「宗教」與「文學」分合的看法。 主持人陳義芝指出,「宗教」碰觸人間未知的訊息,「文學」處理人生深層 的不安,兩者都促使人自省。心道法師斂眉微笑向眾位合十:「宗教文學獎已經 辦了四屆,產生了不少優秀的作品,每次評審當中,宗教文學的定義總是會引起 爭議,使人感到必須多談一談──究竟什麼是宗教文學?它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內 涵?」法師認為,這是一個模糊的世紀,找不到可依循的價值觀,希望能透過宗 教文學獎的舉辦,探討宗教本質與文學創作結合的各種可能面向,倡導引人向上 的價值觀。 融合裡強調文學性 書寫中探問幽隱處 出身外文系,卻對中國古典文學藝術極有涉獵的王文興,特地準備了兩首與 宗教相關的古典詩,打算藉著談詩,闡明想法。談詩之前,他指出:「宗教和文 學二者,合併是好的,但是在合併之前,仍應強調『文學』,否則去讀宗教經典 就可以了。」 第一首談的是「宗教人物的文學」: 〈贈人〉唐˙呂洞賓 羅浮道士誰同流? 草衣木食輕王侯。 世間甲子管不得, 壺裡乾坤只自由。 數著殘棋江月曉, 一聲長嘯海山秋。 飲餘回首話歸路, 搖指白雲天際頭。 「羅浮山」是道教裡修行最高的仙境。整首詩描繪出一個理想人物的形貌和 風度,穿著飲食都很儉樸,對功名也不在意,時光的流逝對他也不造成傷害,反 而在自我的天地中感到自由。「壺裡乾坤」,相傳道士都睡在藥壺中,壺中自有 天地。通宵對棋,←景長嘯,五、六句藉著更具體的事物帶出一種自在的生命態 度;喝完了酒,打算回到羅浮山去,遙看白雲在天際飄浮著。 這八句詩,每一句都有一個畫面,以視覺烘托這個理想人物的生命境界,如 同八幅連環畫,形象鮮明,簡直可以看成是一部小小的宗教人物紀錄片。更重要 的是,這首詩是逍遙自在的,顯示其從宗教中得到了釋放,道的解悟為他帶來了 幸福、快樂,還帶來了美學的滿足。 張曉風則開玩笑地說,方才猛一看,還以為印在紙上的手稿是王文興的詩作 呢,匆匆看過去,不禁想道:「沒想到王文興也寫古典詩,而且還寫得不錯呢。 」引起現場一陣大笑。 「宗教文學,這真是個大題目,講一學期也講不完的」,張曉風說,她所心 儀的宗教文學作品,稍遠的比如托爾斯泰的小說,對人生和社會有深刻的省察, 有些作品甚至寫到了蒙古人,用一種更為同情、悲憫的目光看待,頗有族群融合 的意思,另外也還有一些寓言體小故事,很發人深省。雖然他晚年對於自己的價 值觀產生了疑惑,離家出走,最後死在小車站。在很長的迫害宗教的時期裡,不 能讀聖經,但是托爾斯泰是禁不了的,很多有識者甚至就以托爾斯泰的作品代替 聖經,滿足內心幽微的渴望。較為近代的比如以撒.辛格,在一九七八年曾獲得 諾貝爾文學獎,為了能讓更多猶太同胞閱讀,他是用意第緒語寫作。她推薦他的 《有錢人不死的地方》,這本書台灣翻譯過,可能已經絕版;小說最後以非常諷 刺的方式揭露,有錢人不死的地方,其實就是貧民窟,多少年來那邊死的只有貧 苦的人民。 杜斯妥也夫斯基也是在作品中流露強烈宗教情懷的大作家,不過他的方向不 同,不朝博大融合的方向去,而是以傾斜的、痛苦的方式表達酖酖張曉風說,有 人稱他為「壞基督徒」,在我看來,「壞基督徒」畢竟也還是「基督徒」啊,他 作品中深刻的宗教思想是令人無法忽視的。台灣有不少讀者也相當喜愛的泰戈爾 ,也屬於能書寫小小的細節以發人深省的作家。「深刻的宗教情懷,在近代的中 文作品還是相當少見。」 張曉風還提出了一種可能被忽略的文類,就是「靈修文學」,以身心傳達修 行的理念、實踐為主,文采並非重點,故而初讀起來可能有些枯燥,但是,確實 帶領了不少人進入靈修的世界,得到身心的寬慰,比如《荒漠甘泉》或奧古斯丁 的《懺悔錄》,影響力都很廣泛。另外,「戲劇也應該是宗教文學必須重視的一 個區塊。追溯起源,戲劇一開始可以說根本是為宗教服務而誕生的」。 「宗教」和「文學」的最大公約數,至少包含了仁慈、對生命之虛幻短暫的 體悟……等等,只是,這些特質,不是宗教文學的文學中也可能具備,因此,一 部好的宗教文學作品還需要更深沉的東西。「T.S. Eliot〈大教堂內的謀殺〉就 是很好的例子。裡頭的修行者越過了一切誘惑,最後切實反省,發現自己仍有一 個東西無法克服酖酖『自我的驕傲』──自認是一個光榮殉道者的驕傲」,在張 曉風看來,這個作品就相當好地一層層探進了人性隱微之處。 宗教特質和「宗教文學」的層次 長期致力於靈修和人文美學的音樂學者林谷芳,則謙稱自己是文學的外行, 「雖然我自詡跨界,偏偏和文學還是隔得很遠」。 談起之前曾赴威尼斯為藝術「台灣獎」擔任評審,不少人對「台灣」的定義 爭執不下,林谷芳卻認為,藝術相關工作者應該「用行動帶出台灣,不要用台灣 定義行動」,如此才能還給藝術一個自由揮灑的空間,「不少非人文學者,總是 得先有了定義,才願意做事,這難免就局限了很多發展的可能。」 宗教與哲學、藝術,在某些層面是有所重疊的,探問人心、追索痛苦。它們 之間的差異在哪裡?林谷芳提出宗教的四個特性:一是對生命終極處境的關懷, 而延伸出「了生死」的態度,對於生命最根柢的不自由處境(無法全權掌握生死 ),意欲找出一種超脫的想法;人既不能完全決定生與死、達與不達,則觸及「 命運」問題,如佛家提出「業力」來解釋,基督教提出「原罪」概念。第二點即 是宗教對於「命運」的態度,強調的是「超越」,這是哲學和藝術談論命運的時 候未必有的態度。第三點是,宗教談的「超越」,是生命自體實證的超越,宗教 家必須在親身實踐中體現道,而非哲學家可以放在純粹形上思辯過程中處理。第 四點是宗教處理「大我」,懷抱著拯救、渡化大眾的理想,在人我、生命與時空 之間,朝更廣大的方向去,假如這個宗教強調的竟是「小我」,那恐怕是邪教了。 當年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固然有他提出這種想法的時代氛圍,可是 美育是絕不可能代替宗教的,因為文學、藝術和宗教之間,仍有上面所說的歧異 。宗教的這四個特性,都可以使人在身心上得到更大的釋放。 而「宗教文學」的層次,林谷芳認為也可以通過「宗教」和「文學」兩個因 素的或顯或隱,搭配釐清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宗教」因素高出「文學 」最多,呈現出來的形式是「經」,宗教經典裡文字的功效仍然是很大的,因為 文字不佳,經義不顯,不能妥善地說明教義、引導徒眾;第二個層次,是「文學 」再增加一些,如禪宗公案、靈修文學等等;第三個層次是宗教主題的文學,「 文學」因素又更發顯,可以令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大化無形地接受宗教的理念與 情操;第四個層次則是「宗教」因素最隱微,「文學」提到最高,即宗教性的文 學,兩個因素之間有相當大的模糊地帶,以其限定之少,空間之闊,也就是「宗 教文學」的作者最能使力之處。 宗教理念與藝術實踐 賴聲川指出,在某些方面,宗教和文學、藝術或哲學,是對立的。有一本國 外翻譯過來的書,叫做《僧侶與哲學家》,就是突顯和討論這種差異的顯例;這 本書是父子的對談,父親是個哲學家,兒子出家當了僧侶,兩人時常辯論,當中 可以看到兒子如何以宗教一一化解、回答父親的質疑。 在他看來,「宗教」的最高境地,往往已經克服了「ego」 ,文學則不然, 它正是極力要表現「ego」 的。在各種藝術形式中,又以文學創作的自我表現是 最強烈的,在美術、舞蹈中融入宗教,相對來說是較為容易的。 「我曾經去過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聖馬可(St. Marco) 教堂,裡頭最富盛名 的一張畫作,是Fra Angeli-co 畫的,他本身也是一名僧侶,畫作主題則是在西 方美術上出現過不知道多少次的,天使前來告知聖母受孕了的景象。我認為聖馬 可教堂裡的這一幅是最美的,因為它栩栩如生,彷彿那個過程正在眼前發生一般 。」所謂「畫耶穌前必先哭泣」,賴聲川認為這幅畫正具有這樣的飽滿情感,這 當中的重點究竟是宗教還是藝術,很難說得清楚。 「我想,要找到寫佛陀故事的文學作品,應該也不難,可是裡頭拙劣的恐怕 佔大多數。」正因為要把宗教融入文藝中並不簡單,幾乎和戲劇創作同時開始, 早早就沉浸佛法世界的賴聲川,遲遲不敢把從中領悟的心得放入戲劇當中。「從 前我學習佛法,是為了要讓自己的藝術創作更好、更深刻,那時候的『Art 』是 大寫的,隨著時間過去,學習了更多,這個『Art 』反而越變越小了,不是放棄 了藝術,而是開始懂得謙卑,試圖在二者之間找到平衡。年輕的時候,認為藝術 大過生命,現在我卻相信,生命大過藝術,才是真理。」而宗教的體悟正是從生 命實踐中得來。 賴聲川說,長期以來他顧慮觀眾感受,一直避免把宗教放進藝術中。「我怕 觀眾一看就感覺,喔這裡在教導我們這個,教導我們那個」,同樣作為劇場的資 深觀眾,他很了解被強迫灌輸某種道理,是很令人不耐的。《暗戀桃花源》在美 國放映,這部在本地觀眾和賴聲川本人,都想不到和宗教有何關係的片子,當場 卻有一個美國觀眾立刻舉手發問:「請問這部電影和禪宗有什麼關係?」反而另 外一部電影《飛俠阿達》,才是賴聲川真正把佛法放進去的作品,「我把佛學的 道理放進一個不受信任的角色裡,故意用一種倒反的方法來呈現,以避免給人說 教的感覺。」 近期戲劇作品《如夢之夢》,則是賴聲川終於大膽地把自己對佛學的領察較 為正式地,透過劇場表達出來。在此之前,應香港邀請,參與「李爾王———實 驗莎士比亞」計畫,他完成了一個小作品《菩薩之三十七種修行之李爾王》,請 一位英文鏗鏘美妙的仁波切朗誦三十七種修行,同時演出莎劇李爾王,想製造出 一種交錯又融合的效果。「我曾詢問一位相識的仁波切,李爾王和佛法有無可能 溝通?他默想了一回,笑說,很難得在藝術中,病可以遇到藥。」(上) 【2005/08/12 聯合報】 -- ★Junchoon 哈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