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情感與知性 【宇文正/記錄】 決審委員:平路、何寄澎、廖玉蕙(按姓氏筆劃序) 列席:陳義芝、宇文正 時間:2005年8月20日下午3時 「有情感的共鳴,有知性的趣味,很多時刻,也被這些文字勾起一些想像和 記憶……」三位決審委員一致認為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閱讀、評審經驗,儘管這 場會議的進行,從一派和諧到針鋒相對、到別開生面,十分富有戲劇性…… 二○○五年第二十七屆聯合報文學獎散文組,共收件三百二十五篇,由作家 鍾文音、陳大為、鍾怡雯、田新彬、楊錦郁、吳婉茹共同擔任兩階段初複審,選 出十五篇作品進入決審。現任香港光華新聞中心主任的作家平路特地返台,與台 大中文系主任也是散文家何寄澎、散文家廖玉蕙共同擔任決審委員,將從這十五 篇作品中選出大獎一名、評審獎二名。 平路、廖玉蕙共推決審中唯一的男性何寄澎為主席。為了建立共識,三位決 審決定先討論各自心目中喜歡的作品,再進行投票。 〈壺水之鏡〉 廖玉蕙最喜歡的一篇作品是〈壺水之鏡〉,「文章透過一名年輕的學醫者、 阿公以及老醫師三者的關係闡述醫學的傳承與生命的傳承,筆調看似清淡,其對 宿命的悲哀描述得十分濃稠;尤其作者對於親情的描寫,沒有哭天喊地的語言, 只是輕輕的幾句話就把祖孫之間的情感表現得深刻有力!」 何寄澎也認為〈壺水之鏡〉意象、內涵俱佳。「壺水與井水,這兩個意象不 斷互相比喻,幽深、黑暗,透露病、死亡的訊息。以祖父的烏腳病和膀胱癌做為 情節進行的主體,老醫師則扮演著智慧的引導者,結尾尤其耐人尋味。這篇作品 似乎在探討超越醫學以外更深刻的主題,表達的思維是所有作品中最為深刻的一 篇,而文字也非常乾淨,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 「我的第一名也是〈壺水之鏡〉!」平路毫不遲疑為〈壺水之鏡〉再投一票 ,認為這篇作品壺水與井水的意象從頭至尾連綿不絕,準確的意象表現深沉的意 涵與感動,像是作者真實的經歷,「作者應該是有醫學背景,也應該跟布袋有地 緣關係吧!」只是,豐富的評審經驗使得平路對自己的推斷反而不敢太有把握, 她說:「那麼真情的作品,如果最後揭曉發現一切是模擬的,我大概會覺得自己 被騙了吧!」 〈消失的街道〉 廖玉蕙第二篇想提出來討論的是〈消失的街道〉。「這篇文章藉由敘述『晉 成街』的消失、街道上發生的事情,談人世的滄桑。許多細節描寫得很貼切。關 於祖父母對孫女的寵溺、對子媳的威嚴,也寫得蘊藉深情。」 何寄澎也肯定這篇作品,「文筆簡潔而略帶粗獷;但缺點是有些地方只見漂 亮的語言,卻似乎沒有傳達什麼訊息,給人以辭造情的感覺。」 令廖玉蕙、何寄澎同感困惑的是:這條街到底在哪裡?作者的筆調有香港的 味道,晉成街是在香港嗎? 這兩年長居香港的平路也不確定,「這篇文章的場景有時像香港但又有些模 糊,不過這並不重要,以前李永平寫虛幻之鄉不也能寫得那麼好!我質疑的是它 文字的準確度。作者想表達的情感與文字有一些距離。」 〈移動的靈魂〉 平路心目中的第二名是〈移動的靈魂〉,「它有很知性的部分,也有感性的 部分,文字流暢,閱讀時彷彿進入了那一個又一個國度。作者從頭到尾,很穩準 的探討著觀光與旅行的分野:在旅行中,你到底要介入到什麼樣的程度?要做一 個禮貌的過客?還是要有更深刻的理解?是否旅行多了讓人變得更加的冷漠?不 但主題清晰,同時也給人閱讀的趣味。」 何寄澎說這是一篇清晰嚴密的文章,「寫人們在這樣的時代,心慢慢地麻木 了,對於所看到的東西反而怕多懷感觸,但最後他還是想找回最初的感動。文筆 雖然簡單,卻有很強的臨場感。如果一定要說缺點,那就是它的文字太流暢,一 路讀下去,幾乎不需要停頓,於是反而欠缺一點反覆思索、咀嚼的味道。」 廖玉蕙也喜歡〈移動的靈魂〉,「作者寫一個疲倦的旅人,逐漸在移動的旅 程當中遺忘了最初的興奮、仰望之情,記憶也開始紛亂,而藉由這樣的反芻,他 希望能尋回當初旅行的驚詫與熱情。」 〈失傳的螳螂拳〉 三位評審一致認為把〈壺水之鏡〉、〈移動的靈魂〉選為第一、二名是沒有 太大爭議的,然而第三名,因為許多篇作品旗鼓相當,很難抉擇。 廖玉蕙提出的〈消失的街道〉未獲另二位評審青睞,平路寧願選擇〈失傳的 螳螂拳〉。她認為「這篇文章裡雖然大量堆疊科學的知識,但這些知識也確實吸 引人,比如作者對於大自然設計的讚歎:螳螂的螵蛸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建築學; 螢光蟲的光是光化學,蠶的紡織是材料學……都比我們現代人能做到的還要精密 。而雖然談了這些昆蟲的知識,結尾還是回到了螳螂拳,與文章的開端相呼應。」 何寄澎認為就自然寫作的作品來說,〈失傳的螳螂拳〉是較入圍的另一篇〈 紫蝶飛揚〉為佳,列為第三名可以接受。廖玉蕙不以為然,她認為這篇作品前後 講童年的螳螂拳,中間跳出去談螳螂的知識,前後扣不起來;而且文字不夠嚴謹 。」 〈失傳的螳螂拳〉與〈消失的街道〉 何寄澎試著為作者解釋,「我也同意作者寫消失的螳螂拳、消失的童年,這 是抒情的,中間塞入大段螳螂的生態知識,似乎不搭嘎,但有時閱讀的感覺是很 弔詭的,如果換一個心態來看,反而覺得他就是用昆蟲學的知識讓你進入螳螂的 世界,那個世界是你陌生的,卻為你帶來知性的趣味和收穫。」 廖玉蕙為〈消失的街道〉作困獸之鬥,「我還是覺得〈失傳的螳螂拳〉前後 扣得太勉強。相形之下,〈消失的街道〉雖然稍嫌造作,可是終究還是一個完整 的作品。……」 平路不捨〈失傳的螳螂拳〉,「作者對螳螂有一個自童年以來的疑惑,他要 去解答……當然啦,這是我們幫他把斷裂的部分聯繫起來……」說著,她似乎也 有些猶豫,「其實還有好幾篇作品都耐人尋味,我們要不要多討論幾篇?」 〈豆腐坊〉 討論至此,突然另闢蹊徑,何寄澎推薦〈豆腐坊〉,「〈消失的街道〉那類 題材太常見,倒是〈豆腐坊〉,現在已經很少散文能寫得這麼平淡有味了,它也 很完整。唯一的毛病就是太清淡了,但是現在的散文普遍太花俏,比較質樸的風 格已經被遺忘,這其實也是散文裡很重要的一種風格。」 具有豐富「失眠」經驗的廖玉蕙說:「這篇文章寫失眠者去偷窺鄰家豆腐坊 ,敘事細密,焦點集中,觀察也很入微,很能凸顯失眠者百無聊賴的感覺。」 平路推測這篇文章的場景應是現在的大陸,「不過這種主題也不算新穎;題 材太簡單,寫法雖細膩,可是平淡有味之外就沒有更豐富、更深的層次了。」 〈廢墟〉與〈歸藏〉 廖玉蕙建議大家看看風格有些類似的〈歸藏〉與〈廢墟〉兩篇,「比較起來 ,〈廢墟〉的焦點較不集中。」何寄澎也同意:「〈廢墟〉寫眷村的凋零,它的 憑弔,暗藏著一種輕微的忿忿,讀起來有與其他篇不同的韻味,可惜許多重點都 是點到為止。就題材而言,〈歸藏〉比較有新意,藏與尋找的辯證,在這篇文章 裡反覆出現,是藏起來好呢?還是被找到好?是真的找到了父親?還是找到了自 己?每一個消失的、遠去的人,都是找到了他們安然的藏身處,然而他自己還沒 有找到……這裡有作者未下定論的辯證,值得玩味。」 廖玉蕙也覺得〈歸藏〉頗富哲理,「有些句子冗長些還可以再鍛鍊,但它的 意涵是豐富的;而捉迷藏也確實勾起我們童年的記憶。」平路則認為〈歸藏〉許 多地方非常有趣,但應該可以組織得更好。 〈那些被留下來的〉 平路倒想談談〈那些被留下來的〉,「也許是因為我今年的心境,它有觸動 我的刺點。這篇文章寫老人家的心境,祖父早走,祖母對於所有與祖父相關的聯 繫都深切的收藏,有一些淡淡的韻味,雖然文字不夠精準,但是其中的真情卻有 感動我的地方。」 何寄澎看這一篇,「文字有時拖沓,祖父的形象也較模糊。」廖玉蕙看法相 同,「它是滿能突顯那種荒廢的感觸,可惜有些句子費解,沒有組織好。」 三位評審心目中喜歡的作品都已一一提出討論,再把其他篇章約略說明看法 後即進行投票。每人圈選5篇,第一名5分、第二名4 分,依次遞減,以總分前三 名者勝出。 ●投票結果 〈消失的街道〉3分(廖3) 〈廢墟〉1分(何1) 〈那些被留下來的〉3分(廖1平2) 〈豆腐坊〉2分(何2) 〈歸藏〉6分(廖2何3平1) 〈失傳的螳螂拳〉3分(平3) 〈壺水之鏡〉15分(廖5何5平5) 〈移動的靈魂〉12分(廖4何4平4) 〈壺水之鏡〉眾望所歸,獲得三位決審的最高分;〈移動的靈魂〉也毫不意外地 拿下了評審獎;而另一座評審獎,由〈歸藏〉打敗一度引起激辯的〈消失的街道 〉與〈失傳的螳螂拳〉,脫穎而出。 【2005/09/16 聯合報】 -- ★Junchoon 生日快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