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看武俠 【呂正惠(淡江大學中文系主任)】 在大學及研究所碩士班階段,即十八歲到二十五歲之間,我花了很多時間看 武俠小說。那時候,台北大街小巷隨處可以找到空間狹窄的小說出租店,裡面有 言情小說、偵探小說、黑幕小說、間諜小說、武俠小說等等,我只租武俠來看。 一套武俠通常有三、四十小本,有時候三、四小本訂成一冊。每次我都租整套的 ,一口氣不眠不休的看完。 民國五十幾年到民國六十五年左右,台灣處在戒嚴時期的高潮,很少人敢於 談論政治,而台灣經濟正在緩慢地成長,一般人的生活相對地還滿貧苦的。看出 租小說,對識字階層的人來說,是比較便宜的娛樂。我覺得,從當時出租小說的 種類和內容,可以窺見當時識字階層的某些心理狀態,可惜似乎還很少人對此加 以探討。 現在反省起來,我耽讀武俠的時候,其實是青春期苦惱的一種尋求抒發的方 式。現在的年輕人也許覺得,這未免太可笑了,但當時這卻是少數可選擇的排遣 鬱悶的方法之一。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現實中不敢追女孩或追不到女孩,在武俠 裡,卻有大量的漂亮女孩都在倒追男主角。這是現實的補償,一種低層次的心理 滿足。 在碩士班的後期階段,我開始接觸金庸和王度廬,他們的作品,顯然是為更 高層次的識字階層寫的。可惜,當時我逐漸脫離「看武俠過生活」的階段,因此 ,並沒有系統閱讀諸如還珠樓主、梁羽生,以及金、王等人的小說,但我認為, 王度廬可能是所有現代武俠名家中最具文學風格的人。我後來知道,他是民國初 年的滿族人,也寫過一些社會小說。 近、現代小說是為近、現代日漸膨脹的識字階層而寫的。有的小說,比較注 重實際生活的困難,具有相當的真實性,這是文學性較強的一類。另一類則滿足 讀者大眾的心理,讓他們感到一時的愉快,暫時忘記生活中的痛苦,這是通俗小 說,武俠屬之。我一個妹妹曾經看過一兩本我所讀的文學小說,她的感想是:為 什麼要看這些讓人難過的書。這就是文學小說和通俗小說的基本區別。 武俠小說也可以讓人感到「不愉快」,譬如,王度廬的《鶴驚崑崙》和《寶 劍金釵》就是如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金庸是比不上王度廬的。但現在有不少人 (包括金庸自己),卻想把金庸「論證」為一個了不起的小說家,我看,這似乎 有點走偏了(金庸的作品中,我認為最短的《連城訣》最具文學性)。 現在兩岸都有一些「後現代」型的學者,他們認為,文學小說和通俗小說的 區別毫無意義,是精英知識分子的偏見。這種看法並非毫無道理。但,我們可以 思考一個問題:當一種小說一直在宣揚一種思想,一個人只要得到一本祕笈,武 功立刻變成天下第一。從廣義的倫理價值來看,這種「思想」是不好的,低下的 ,宣揚這種「思想」的小說不可能是好小說。同樣的,全書充斥著一群女孩倒追 一個男孩的大男人主義傾向的小說,恐怕也很難是好小說。 現在的華人世界有很多金庸迷和古龍迷。我看過兩人的許多小說,我只看過 王度廬的前兩部,但我認為,從文學上來講,王遠勝金、古。兩者之間存在著一 種「本質」上的區別,也就是文學小說和通俗小說的基本區別。 以上的看法很不合時宜,說一說聊備參考。 【2005/09/30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6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