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林語堂逝世30周年》大師典型在 行誼留雋永 【記者賴素鈴/報導】 原本就愛咖啡,為林語堂工作四年間更成了咖啡迷,前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 傳播學院院長馬驥伸不免感慨:「30年過去了,咖啡還在我桌上。」 仰德大道旁藍瓦白牆帶有西班牙風的洋房,如今已變身陽明山上藝文咖啡休 閒去處,這座林語堂故居,當年馬驥伸看著平地起樓,昨天文壇為紀念林語堂逝 世三十周年而聚,在陽明山海芋盛開的季節,同聲唱著《奇異恩典》,在林語堂 墳上獻上海芋,大師典型倏忽依稀。 畢生以英語寫作,著作等身,林語堂以《京華煙雲》、《吾國與吾民》、《 蘇東坡傳》等代表作名滿天下。他在70歲時選擇定居陽明山,在1966至1976年的 人生最後十年,大師在這處庭園寓所度過平淡充實的晚年,不論書房寫作、陽台 抽煙斗沈思、或餵食池中錦鯉,點滴留駐了林語堂生活過的痕跡。 睹物思人,曾伴大師身邊工作的馬驥伸、曾任林語堂秘書的林語堂外甥媳張 陳守荊,都現身說法談大師生前行誼。 馬驥伸以「平易、真誠、淳厚、雋永」八字作為林語堂的一生註腳,「不必 人人都是林語堂,也不可能人人都是林語堂。」馬驥伸強調:「但如果今天社會 上,這八個字被淡忘消失不重視了,確實是我們的遺憾。」 張陳守荊則從林語堂的宗教信仰切入。早年林語堂雖也信教,但常送妻子和 外甥媳到教會之後,就到統一飯店喝咖啡,後來在紐約被一位牧師觸發,成了他 忠實的聽道者,張陳守荊對這位牧師一直心懷感佩,可惜還未曾見過他就已辭世 ;張陳守荊指出,很多研究者對林語堂的信仰解釋得很複雜,但其實「他所信的 教很簡單,就是整本聖經綜合起來,也就是『愛』!」 雖信仰卻不囿於形式,也不認為宇宙的真理可以在教會體制中找到,台北市 文化局長廖咸浩認為,林語堂是「永遠的異教徒」,「異教徒」卻是積極的態度 ,相對於當時世界思想主流,他不隨波逐流,而在西方知識分子的浸潤中,找出 對中國文化傳統的持平態度,尤其提出「浪遊者」的觀念更遠超乎他的時代,廖 咸浩指出,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提出「文化的藝術,就是悠閒的藝術」, 對悠閒、留白的生活藝術見解,西方當代思想都還不如他。 【2006/03/27 民生報】 -- ★Junchoon 大姊息怒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