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Fiction 看板] 作者: bucklee (alessio) 看板: Fiction 標題: 文學裡的布拉格圖象 時間: Fri Sep 8 23:24:49 2006 文學裡的布拉格圖象 http://udn.com/NEWS/READING/X5/3506478.shtml 聯合報 【劉森堯】 卡夫卡:《審判》   在《論小說藝術》一書中,有人問昆德拉在共產黨統治時期,布拉格像什麼樣子。昆德拉 回答說,去讀卡夫卡的《審判》,這本小說中的城市就是布拉格:一個扭曲了的、冷漠詭 異的、夢幻一般的布拉格。 卡夫卡並未指名他的城市就是布拉格,他所描寫的是一個夢幻城市裡的一樁夢魘:銀行裡 的一位高級職員約瑟夫‧K有一天早上醒來,不知是否遭人惡意中傷,竟莫名其妙被逮捕 了。 這是二十世紀最怪異的一本小說,也可能是最好的小說之一,這是一本有關人類處境的寓 言,其中所展現的隱喻性格可說無比細膩奧妙,這本作品可說和卡夫卡自己另一中篇傑作 《變形記》異曲同工:人在困境中的掙扎,最後以絕望收場。 事實上,《審判》和《城堡》以及《美國》一樣,都沒有真正完成,都是沒完沒了的夢魘 寫照。卡夫卡不想完成這些作品,正如同他不想出版它們的想法一樣,也許他認為這些只 是他個人夢境的寫照而已,為什麼要公諸於世呢?只是他不知道他正寫下二十世紀西方文 學中少見的偉大傑作。幸虧他生前好友布勞德,我們今天才得以讀到這些作品,沒有完成 ,卻多少蒙上些神祕色彩,同時也增添了某種說不出的魅力。 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不朽》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奧匈帝國時代卡夫卡筆下的布拉格,我們來到了1968年「布拉格之 春」昆德拉筆下的布拉格。從卡夫卡的時代,歷經昆德拉的共產黨時代,如今時序早已進 入二十一世紀,一百年來布拉格已經過許多人事變遷的洗禮,它依然矗立在那裡,永遠是 個美麗迷人的城市。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一本精彩的「後設」小說,圍繞兩個中心主題:「布拉格之春 」和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是每個當今捷克人心中的歷史 傷痛,昆德拉利用一個自己民族飽受屈辱的背景,寫出他心目中生活和愛情的真諦,以及 人的命運,他所追隨的正是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和《安娜 ‧卡列尼娜》所提出的 命題,昆德拉從頭到尾都在戲謔模仿(parody)托爾斯泰———他們最後都在回歸田園生 活中,透過雙手的勞動,從簡樸生活中尋到了生活的幸福。 《不朽》也是一本後設小說,昆德拉所戲謔模擬的對象是另一位前輩大師歌德,他從歌德 晚年生活中一次愛情事件去說明不朽的真諦,艾克曼由於寫出和歌德晚年的對話錄而不朽 ,另一位年輕浪蕩女子貝婷娜則由於和晚年的歌德糾纏不休(她曾製造機會讓歌德把手放 到她腦部上)也因此而不朽。 貝婷娜是歌德年輕時代一位情人的女兒,她長大後知道了這段戀情,就開始和歌德纏上, 她一共給歌德寫了五十二封情書,大肆賣弄風情。有一次她被歌德妻子克莉絲蒂安甩了一 個耳光,才結束這段戀情,但她從此也成了不朽。 【2006/09/08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83.25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8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