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自由副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aug/24/today-article5.htm 名家奏鳴曲 〈史前生活〉◎賴香吟 小說閱讀術 都說文學已死,但近年看書市現象,倒覺得有一批人口對小說產生了興趣。 要不至少可以這樣說:原來那些不多的文學讀者,近年閱讀癖好明顯轉向了小說。 無論從具體銷售數字或各類心得文章來看,愈來愈多人在小說裡讀出了滋味,小說裡的腳 色、情境、對白,在擔負說故事的機能之外,被淘洗出來,對讀者另行產生了意義。如同 消費王家衛的電影,不少年輕讀者把小說世界疊和參照於自己的經驗記憶,讓小說裡的人 物、氣氛、情緒,滲透衍生到自己的生活,構成了情深意濃的私閱讀。 這樣的經驗,在過去,也曾發生於我和幾位共同走過文學青澀道路的朋友之間,那些彼此 傾訴的言語,聽來宛如密教組織,好比:「你知道那條魚,代表了那麼多那麼多……」, 或「她使用刀叉的模樣,我是不會忘記的」、「從他身上,我看到所謂輕飄飄的德行」、 「哎,她那樣對待她恰恰是完全錯了」之類,只有提示語的交談,讓人摸不著頭緒,但那 真像電腦密碼,通關密語,當程式應聲開啟運作,靈犀一通的共感,幾乎讓人快樂得顫抖 。 隨著年歲漸長,小說密教組織當然已經解散,讀小說成了孤獨的狂歡,早無企圖想由小說 獲取什麼實用知識,然而,卻也在這種心境,愈發領教到小說的滋味。 想來,學生時代對小說多少是有期待值的,小說既得開發我們的情感,還得對我們的理性 有所整頓。可如今拉開了時空的長鏡頭,漸漸覺得與其在小說裡求一個結構規整的人世與 內心景觀,小說所能寫、該寫的錯誤、失序與不可言喻,恐怕比前者多上太多。 小說寫到後來該發展成怎樣的局面,作怎樣的抉擇,又得到怎樣的領悟與教訓,固然是必 修課程,但推演於過程裡的跌宕、徘徊、物傷其類,有時卻是讓人難忘的選修學分。人生 總有些傷害與代價,讓人刻骨銘心,苦苦思慮是如何犯下那個錯誤?秩序從什麼時候開始 亂掉?釦子是從哪裡開始扣錯的?現實生活裡,思慮可做可不做,做了,是給自己一個說 法,讓生活機器繼續運轉下去。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全不想,簡言之,活在當下,過去的 事何必再想。 然而,在小說裡,想就此跳混過去,卻有困難。雖然小說確是虛構,但要撐持一個虛構的 世界於不墜,堪得起人進人出,各做解讀,反倒不是易事。 讀者之外,亦做一個小說寫者,很多年來,最使我感到輕重難辨的,就是這些關於錯誤與 失序的穿越動作。反覆拆視一個錯誤、混亂的結構,被迫不斷重返現場,差事之苦暫且不 論,穿針引線之後,把扣錯的釦子一一再扣正回去,卻是一件恐怕再也不穿的衣服,好不 空虛。 因此,這幾年讀小說,慢慢移情於對整個作品架構也許並不重要或伏而不顯的小小螺絲釘 ,了無企圖地漫遊於小說的某段低潮,白描,物事的擺置。 如此心境下,在許多網誌文章(而非專家導讀),看到現代小說讀者展現了各種自由聯想 、跳躍的閱讀技術,雖然可能破碎,有所偏離,但還是令人驚喜確認:之於價值搖擺,鬼 影幢幢的當代生活,小說反倒是個適合且充滿迷媚的形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7.225 bucklee:轉錄至看板 Fiction 08/24 07:23 bucklee:轉錄至看板 novel 08/24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