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Fiction 看板] 作者: bucklee (alessio) 看板: Fiction 標題: 出版社黑手操縱 法國文學獎精神已死? 時間: Sun Nov 12 08:18:14 2006 2006.11.12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4+112006111200071,00.html 出版社黑手操縱 法國文學獎精神已死? 蔡筱穎/巴黎 法國秋季文學界最重要的幾項文學獎揭曉劇碼,終於在龔固爾獎和禾諾多獎的公布後 而落幕,不過,趕在這個時候,一本又一本揭露文學獎內幕的書接著出,而且還引爆了費 米娜獎評審的辭職,文學獎的改革已經被認為是當務之急了。 文學獎,就像環法自行車巡迴賽、米其林餐飲指南和薄酒萊新酒一樣已經成為法國的 文化特色之一,可是就像坎城影展一樣,各種評選過程充滿了陰謀和妥協,在影展有片商 從中運作,而文學獎則有出版商的全權操縱。 暗盤交易遭揭發 斲喪公正性 法國大大小小的文學獎有三千多個,每年總有將近一百萬的法國人會買六個大獎的得 獎作品─龔固爾、費米娜、麥迪希斯、禾諾多、法蘭西學院以及聯盟文學獎;而文學獎本 身也競爭激烈,一九九九和二○○三年龔固爾獎的評審因為風聞費米娜獎也屬意同一作者 ,不顧紳士風度提前一星期宣布得獎主。 儘管近幾年來這些獎的影響力因為越來越多人質疑評審誠實公正,以及記者作家的陸 續出書揭露評審過程中的暗盤交易,而有下滑趨勢,不過這些獎一直代表著出版社重要的 商業投資和形象。 橫跨一個世紀以來,伽里瑪、葛塞、瑟以和阿爾班米榭四個出版社囊括了三分之二的 文學獎,而它們也出版了四分之三的文學獎評審們的作品。出版社幾乎操縱了文學獎已不 容置疑,出版社們不僅有提名權,而且往往安插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作家當評審。 「出版社對評審的控制不僅是不道德的,也是有破壞性的」,作家出身的評審還被懷 疑他們投票的首要考慮是出版社,甚於書本身的好壞,二○○四年出版《文學獎陰謀》的 作者孔諾普尼茨基就指出,有些評審年齡很大了還不肯引退,完全不考慮自己的閱讀口味 早已脫離了社會大眾,一九九八年的龔固爾獎就被認為是醜聞一樁,因為所有的評論和公 眾都一致認為是胡倫貝克當之無愧,沒想到卻爆出冷門。 二○○一年過世的小說家兼評論家布赫內,也是禾諾多的評審,他在回憶錄中揭開了 為獲得這幾大文學獎,出版社不僅利益相誘而且鉤心鬥角的內幕。例如,布赫內在一九八 五年四月十五日的日記寫道,一九八四年知識明星貝爾納亨利李維獲得麥迪希斯獎,為了 感謝評審羅柏吉葉投票給葛塞出版社的李維,該出版社將出版他妻子寫得很差的小說。 密室交易 互換大獎票源 此外出版社之間還相互交換票源,你借我龔固爾的票,我給你禾諾多的票。葛塞的文 學部經理就向布赫內解釋他想像的「戰略」是,為了要讓作家渥棠獲得龔固爾獎,他和瑟 以出版社出身的禾諾多評審加岱爾達成協議,向他保證瑟以的票會給渥棠,前提是在禾諾 多獎評審時,加岱爾要投票給瑟以的作者杜孟克。 費米娜獎的評審作家夏普莎在新書中,更證實了「投出版社不投書」的評審過程,其 中「結黨」的字眼令其他評審強烈感到被誣衊,評審團以「不能既批評費米娜獎又留在其 中當評審」決議開除夏普莎。另一名評審則在表達不應對夏普莎做出如此處罰後,她「光 榮而有尊嚴」地請辭震撼了文學界。 失去價值 文學獎如餐廳林立 文學獎成為出版社利益爭鬥的舞臺,一九三四年費加洛報就已經提出「是否要殺掉文 學獎?」這個問題了,因為一九三二年與龔固爾獎擦身而過的作家謝林譏諷地說,喪失其 價值的文學獎,就像餐廳般地到處林立。然而,文學獎仍具重要象徵意義,尤其可以讓獲 獎作品暢銷,也可以讓讀者發掘作者,因此如何改革使之趨於完美,甚於扼殺的呼聲。但 是在目前文學界提出的改革訴求中,居然包括了模仿坎城影展的評審團,向非文學人士開 放,而且每年更換評審,要評審更透明公開的解釋選此作品的理由,這樣是否會越改越好 ,迄今沒有共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71.15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7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