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發表於《蒼白皮膚的美感》:http://blog.yam.com/wanderland/article/14799408   閱讀書前導讀時發現《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是以第一人稱寫就的故事,基於先前的 閱讀經驗,心裡升起一絲不詳的預感,該不會又是ㄧ波波碎語呢喃,偶爾參雜一點意識流 的類型吧。簡單來說,我對於充滿個人情感或主觀的文字很無力,在故事裡讀到這種段落 我可以快轉,但是對於一個人滔滔不絕的情感我該怎麼辦?總不可能快轉整本書吧。   「對不起,先生,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   這是主角成吉思的開場白,一看到我就放心了,感覺好像提著菜籃的媽媽,嗅不出陰 鬱碎嘴的味道,看起來是不會有意識流了。   我擔心的另ㄧ個強灌讀者情感的問題,沒多久也迎刃而解了。成吉思對著一個來自美 國的陌生人侃侃而談,由求學階段、就業、戀愛,談到九一一事件對他造成的影響以及回 到故鄉巴基斯坦從事的反美活動。這段故事我們不必聽成吉思細說就能想見其心理狀態的 顛簸與騷動,但成吉思的敘述不但沒有上述的情緒,反而不可思議的開朗。不知道是不是 距離口述的時間有一段距離,得以把情緒抽離,焦躁與怨懟昇華了,徒留無可奈何的戲謔 與嘲諷。   高度發展的美國是富人的天堂,我身邊鼓吹或懷抱淘金夢的人也不在少數,成吉思就 讀的學校與進入的公司,都立足於社經地位的頂峰。出身沒落貴族的成吉思,重新嚐到決 定別人命運的掌控感時,也一度迷失。縱然擁有「鎔爐」之名,美國採取的模式其實比較 接近冷漠,對於那些非我族類,在接受接受與否之外更多是漠視,巧妙的與其保持微妙的 距離。   九一一事件無疑是打開壓力鍋的開關,壓縮了美國情緒裡鬆散的部份,那些特別的一 群,身處緊緻沸騰的情況裡,頓時產生定位的問題。在炎熱的不安中跳腳,被蒸騰的惡意 迷濛了雙眼,隨著一切逼近沸點,心情越趨混亂無助,這時所剩的不是那些愛啊恨啊的情 感,只有那絲荒謬的戲謔是真的。面對美國對其他國家近乎專橫的干預,最好的回擊也許 只是一抹故做自在的笑容。   我想這是《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敘事節奏最迷人的地方,在談話過程中成吉思不停 注意的美國陌生人的怪異之舉,一一點破後又一箱情願的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讓讀者邊猜 測美國人的意圖邊不安了起來。不過美國人會不會對成吉思不利並不是我在意的,從頭到 尾最可疑的在我眼中其實是說故事者本身,我們都不知道這場漫長的對談究竟是不是一場 復仇的前奏。 -- 模糊的結構,很模糊的病症,更糢糊的機能。 《蒼白皮膚的美感》:http://blog.yam.com/wanderland 每部電影都是一場偷窺,每次閱讀都是一回謀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3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