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發表於《蒼白皮膚的美感》:http://blog.yam.com/wanderland/article/13730402   《燦爛千陽》是卡勒胡塞尼繼《追風箏的孩子》後端出的新作品,ㄧ樣將故事放在阿 富汗。老實說,我懷疑過胡塞尼能不能走出新路子。   《追風箏的孩子》有相當篇幅描寫逃難後的境遇與對往事的懺悔,可以說是ㄧ部和過 去糾結不清的電影,大量運用強烈情感與今昔對比來加重口味,精采之餘不免有過度煽情 之嫌。   新作品中絕大部分的故事發生在阿富汗,書中提到九一一等知名事件,使的《燦爛千 陽》不只是ㄧ個遙遠戰亂國度的故事,熟悉的時間點讓這個進步時代裡的悲傷故事更加真 實、沉痛。   私生女瑪黎安,母親自殺後,被父親傷透了心,不得以嫁給40歲的喀布爾鞋匠拉席德 ,面對性情暴戾的丈夫,瑪黎安身心傷痕累累,那年,她十五歲。   二十年過去,出身中產階級,接受良好教育,擁有純純初戀的萊拉,在戰火中失去一 切,為求生存含淚和拉席德成婚,這年,她十五歲。   在成長過程中,一個沒有父親,另一個母親缺席;長大後,擁有同一個殘暴的丈夫。 兩個不同世代的女人遭遇竟如此相似,我只能說是ㄧ個國族最悲慘、令人不忍卒睹的生命 風景了。   書中第一部寫瑪黎安,第二部寫萊拉,第三部交叉敘述,不算有新意的設定運用的方 式卻恰到好處。   第一部在瑪黎安開始受虐處嘎然而止,轉入萊拉的成長,閱讀另一段故事之際,心中 放不下始終是瑪黎安,不致讀了後面忘了前頭。兩人兜在一起後,胡塞尼不採用單一事件 雙重視點的寫法,選擇讓故事自然推展,不經意帶出兩人心思。   經過二十年,我們再見到瑪黎安,她對萊拉的態度讓我們覺得陌生疑問,不禁猜測她 這些日子來的遭遇,但漸漸的我們又能從側面推敲出瑪黎安內心的風景。不管是瑪黎安還 是萊拉,兩人的心思在閱讀時不是可一眼看穿的,我們必須透過胡塞尼的筆,隨著他們的 舉止去揣度,就連被丈夫暴力相向的場景也能處理的那麼冷。ㄧ切隱而不現的情感正如以 厚重布卡掩住自己的阿富汗女子,既神祕且哀傷。      冷調沉重的故事到最後我還是落淚了,就算淚點是個老掉牙的梗,前面累積的壓力總 要有宣洩的管道,ㄧ切都是那麼自然,恰好對位的感動可遇不可求,胡塞尼確實端出了一 盤好菜。   書名《燦爛千陽》取自歌詠喀布爾的詩:「數不盡照耀她屋頂的皎潔明月,數不盡隱 身她牆後的燦爛千陽」。在表現逆境中懷抱的堅定希望的同時高喊對家園深刻的關懷與無 悔的愛。   基度山伯爵說過:「人類的ㄧ切智慧都包含在等待與希望兩詞當中」,作為《燦爛千 陽》的註腳再適合也不過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24.42
lilin182015:哈.看標題就想到基督山恩仇記!還有巖窟王!追風箏好看! 02/05 00:39
chimeric:雖然過很久了,可是還是給你的推。好文! 10/17 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