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田口藍迪 譯者:茂呂美耶 出版:遠流 日期:2002 年 08 月 01 日 文/銀色快手  每天打開電視新聞,可以接收到各種光怪陸離的訊息,從攝影鏡頭中傳遞出來,各種 匪夷所思的劇情輪番上演,網路詐騙、援交少女、人倫悲劇、意外車禍、自殺事件、家 庭暴力,充斥著無所不在的壓力,使得一個看似平凡的普通人,不由自主地做出驚世駭 俗的事。〈馬路殺人狂事件與派報所〉講述東京的秋天,一名二十三歲的男人,在池袋 的馬路上攻擊行人。男人手持菜刀和鐵錘當凶器,見人就砍殺,被害者之中有兩位因而 喪失性命。  如果是新聞報導,絕對會側重暴力發生經過的現場還原,最好能夠拍攝到沾滿了血的 菜刀,及被害者蓋上殮布的屍首,然後以慣性的口吻告訴我們今天又發生了一件不幸的 事件,被害者很無辜,連走在路上都會遇害,他的家屬更可憐,必須承受這樣的事實, 行凶男子目前正在警局偵訊當中,他是這個社會隱藏的不定時炸彈,這種人應該及時發 現,給予心理上的輔導或幫助。新聞報導的深度就到此為止了。  社會的病依然存在,依然蔓延。田口藍迪則語帶憐憫地,將她所觀察到日本社會瀰漫 的病態現象,剖析其背後的生成背景,道出真實心聲。例如,喜歡佯稱自己孩子病了, 跑遍各大醫院反複進行檢查,最後害這個孩子真的病了,精神狀況出現問題,這樣的母 親除了被貼上「虐兒」的罪名之外,媒體、社會都不會給予同情的,而真相是什麼?不 美滿的婚姻關係,婚後侷限的生活圈,生活上無時無刻讓人透不過氣的壓力,反映在一 名什麼都無能為力的母親角色裡,新的悲劇也隨之而來。  乍看之下,我們好像開始在為一些犯下大錯的人們找尋動機和藉口,其實不然,因為 這些病灶是普遍存在於社會的各個角落裡,只是有些被及時發現而阻止了,有些則是等 事發之後,被媒體嗜血地大肆報導,尤有甚者,自始至終都沒人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 黑暗的勢力無聲地擴張他的版圖,比火蟻更可怕的其實是被蠶蝕的人心呀。  讀到〈被遺棄的孩子們〉聯想到的是村上龍的《共生虫》(大田出版)裡面孩子對家 人施暴的畫面,原來暴力並不是只是情緒的發洩而已,還有更多家庭結構性的問題,以 及孩子如何去思考父母親角色扮演的問題如果以「我家有個壞孩子,真不曉得該如何教 育?」倒不如多聽聽他們想要說什麼?對於問題的成因,孩子往往有著比成人更敏銳的 思考。  在日本,年僅十一、十二歲的少年少女殺死幼兒及同學的事件頻傳,少年犯罪的低齡 化,背後還有更可怕的原因,值得大家共同來思索,這樣的故事在石田衣良《美麗的少 年》(台灣角川)裡也有出現,河合隼雄在演講中提到一位少女用美工刀,割斷她同班 女同學的頸動脈,只因為她在網路上說了自己的壞話,「太可惡了,想殺死她!」於是 真的這麼做了,但是少女並不知道「人死不能復生」,並不像電影或電玩那樣,死掉的 演員還會在別的地方出現,少女對於自己的衝動暴力行為很後悔,卻還是冷靜地在原地 看著自己的同學,大量鮮血從頸動脈流出來,直到呼吸停止而已,因為她想知道「被殺 死的人會有怎樣的反應」,對於一位少不更事的孩子,「死亡」也是一種體驗,但是當 孩子們不了解生命及死亡的價值何在時,他們開始混淆了,分辨不出自己所體驗的究竟 是真實還是幻境?  台灣的社會發展的步調,稍微晚了日本幾年,如今很多書中提及的現象也逐漸浮現檯 面,或許藉由冰山的一角,可以喚醒某些人去關注生活上一些細微的改變,所有的事件 發生絕非偶然,透過田口藍迪的真實話語,也希望能刺激更多抱持著漠視態度的社會大 眾:珍惜你身邊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38.184
stanlyleu:推~~ 61.231.126.117 06/30
azuku:我想台灣是走到該去思索這些社會問題背後的原因了 61.229.38.184 07/01
yesyouare:恩恩恩 61.219.168.103 07/02
kosong:呵~很有意思的一本書...值得看 140.119.62.22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