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昨天中午,坐捷運到公館的唐山書店想找最新一期的乾坤詩刊,結果好像還沒 上架,於是東看看西看看,看有什麼新書,唐山書店陳列的書,大都是文史哲的研 究用書居多,另外同志論述、女性論述也佔了很大的比例。  每次來唐山,好像沒有帶走什麼戰利品就覺得沒來過一樣,即使不買書,也會拿 一份破報,幾份設計精美的宣傳單,看看最近有那些有趣的藝文活動訊息。昨天買 的是羅智成的詩集《寶寶之書》,打完折一本才82元,真是物美價廉。  記得唸大學的時候也曾經買過同一本詩集,好像是送給某位心儀的學妹,後來有 沒有繼續跟她交往,也記不太清楚。總之,我的書架上羅智成的書只有一本,那就 是《夢的塔湖書簡》(時報版人間叢書)。後來羅智成重出了這本旅美札記,改名叫 做《M湖書簡》,羅智成的詩,我看得極少,印象最深的該是〈恐龍〉這首詩,在 侏羅紀公園還未上映的好幾年前,羅智成就知道恐龍可以用來象徵很多事物,真是 不簡單,那時有很多詩人曾以恐龍為題融入詩篇之中。印象中,寫過恐龍的有陳克 華、顏艾琳、曾淑美、林燿德、紀小樣,其他人的作品因為沒讀過,所以就省略了 免得讓人發現我的孤陋寡聞。  為什麼會買這本《寶寶之書》呢?原因是渣妹時常把這本書帶在身邊,沒事就翻 開來看。她說《寶寶之書》百看不厭,是她愛不釋手的藏頭書之一。有一次,幾個 人見面聊天喝咖啡的時候,她突然從包包裡拿出《寶寶之書》然後和鄰座的美少年 分享書中的詩句,像是交換某種私密的訊息,頓時感覺到他們身旁好現出現透明的 結界,把旁人隔絕在另一個世界,我終於意識到《寶寶之書》很可能就像是一本哈 利波特的魔法書,給這些早慧的詩人們源源不絕靈感;我心中的好奇心一旦被驅動 就會無法自拔地想要把答案找出來,所以我也買了一本《寶寶之書》想要來好好地 研究研究。  我想起大一的時候做過的蠢事,那時候我在誠品敦南店舊址,曾經從書架上翻過 《寶寶之書》,當時不明白作者為什麼在所有的詩句旁邊都加上注音符號?難道是 讓父母親可以在睡前唸給他們的小孩聽嗎?然後聽完就會乖乖入睡嗎?我拿起這本 詩集,東翻翻西翻翻,有點失望,還以為會看到類似陳克華詩集裡那種濃郁地化不 開的愛情長句,結果都只是一些簡短的句子,這樣也能算是一本詩集喔,我當時很 懷疑,看完了就放回架上去,一點也沒有想買回家收藏的衝動,後來也不知怎麼, 羅智成的書都找不到了,直到聯合文學重新出版羅智成作品集時,誠品才有進了一 批羅智成的詩集,包括天下文化重出的《光之書》、《擲地無聲書》。  《寶寶之書》的封面是棗紅色底,黑色鑲邊,亮粉紅色的特黑體字,寫著大大的 「寶寶之書」四個字,上頭有一排金色小字,中黑體:羅智成詩集,書名底下有一 張長方形的插圖,也是羅智成畫的,金色的邊框裡頭有象徵著夜晚的底色,從黑色 漸層,慢慢轉為淺藍色,滿天的五角星星,都用金色勾了邊,一個孩子手裡抱著一 顆五角星睡著了。這就是它的夢幻封面。  我們現在就翻開《寶寶之書》來尋找渣妹創作靈感的來源吧!首先,翻開-2頁 〈關於寶寶之書〉這是羅智成在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為這本詩集所寫下來的序:  「寶寶」,我最親愛的第二人稱,出現於一九七三年底的作品「點降脣」(哇~ 那年我才剛出生沒多久耶)。關於她/他的靈感來自青年詩人對於理想異性、理想 創作生活或理想知感經驗的嚮往。隨即成為一切可能的聆聽者的暱稱。  當這兩個字被信賴地喚出,或被想到時,青年詩人努力杜撰但未成形的遭遇,便 附身於他所期待的對象,十分親密地靠上前來。他們曾經是戀人、孩童、神祇、同 志或導師,或自己。或可能成為戀人的人。  向這些親密而虛擬的對象傾訴,主要原因是因為要表達的事物太細瑣,不是極關 心你的人不會傾聽;要表達的太幽微,不去了解你的人無法深切體會。所以,寶寶 之書成為一本美滿的書。因為作者預設並間接描述了這樣完美的聆聽者的存在。    有了完美的聆聽者,我們自然也會有說不完的完美經驗。  寶寶,現在孤獨起來  趁著下一個念頭還在發呆  好奇心還在  讓我們就在這稀落的字裏行間  比肩而行吧!  (以上就是寶寶之書的序言。從這篇序裡頭,我們獲得了開啟渣妹詩中秘密的某 一把鑰匙,相信就不難理解她寫詩過程,與心中那位理想讀者互動的情狀多麼誘人 美好。)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讀《寶寶之書》裡頭的詩句。我欣賞的詩人E就說:《寶寶 之書》總會找到一些有趣的意象,45頁寫著「星星在山後聚賭/漆黑的小徑被月 光沖洗出來/我們釣魚回家/卻期待一次壯觀的迷路。」以及24頁「我們是真正 擁有過星星的/不像那些耽於幻想的人/我們在它下弦的地方/有個巨大的停車場 /甚至我們還擁有/失去它之後的/憂傷」。從這些極迷你的短句,虛構讀者心中 遭遇過的相似場景,真實的想像和情感,幅射出沒有邊界的想像空間。  詩人C最擅長寫一些關於歷史的詩,甚至以反敘事的方式,來解構歷史,質疑歷 史,不過他可能比較喜歡羅智成的〈問聃〉、〈說書人柳敬亭〉那一類的長詩,詩 人C還曾經為〈說書人柳敬亭〉寫過注,可見得兩者的創作之間有一定的師承關係 不過,詩人C的作品裡鮮少看到如《寶寶之書》可口美味的短詩,有點可惜,也難 怪詩人C的作品,讀起來比較感覺生硬,賣得也不好。  另外詩人S告訴我,他喜歡的句子在第61頁「但是,我總覺得/我們太努力取 悅時間/總覺得/太依賴不存在的/無所不在的旁觀者」。他還告訴我一個小八卦 他想對未曾謀面的戀人說:10頁「太明顯的愛意/使坐在我們中間的友誼/侷促 不安」寶寶之書第10頁。  這些近似格言的句子,看似溫柔,又有不可撼動的威嚴感,如果你相信了它們, 就等於是認同了一種信念,成為詩人的共犯。在村上春樹早期的作品裡,近似格言 的句子幾乎是隨處可得,它們似乎說了什麼,卻又什麼也沒說,句子之間產生斷裂 不連續的因果關係,彼此互涉又形同陌路。這樣一來,反而帶給讀者極大的想像空 間,如果當作是拍攝MTV,彷彿就像意識流的切片,以蒙太奇的手法串連起來, 在整本詩集裡,貫穿了作者對於理想異性、創作與知感經驗的渴求,虛擬一種完美 的對話,最先開口詢問的那個人,同時已經把答案講出來了,這是後設的情境,在 愛以前,其實已經知道了結果,讀者卻是用想像力全程參與,讀詩本身變成和作者 談戀愛、談理想、談人生偶得的智慧,原來,這本詩集,或說是所有的詩集都該是 如此,作者與讀者之間共同完成的,一種趨於完美的感官經驗。  詩人Z的女友W,很喜歡26頁的這首詩「掉在海裏/那是一顆溶於水的星星/ 光暈了開來」還有11頁的「天使那夜回到天國的寢室/鑽入被窩/羞怯而喜悅地 對我說:天啊!我不曉得這麼多人偷偷地喜歡我」W是個很可愛的女孩,就像封面 睡著的孩子,抱著一顆像趴趴熊一樣的抱枕就這樣守在電話旁邊睡著了。  在印刷廠裡,我看到渣妹的未來詩集,很可能採用位於65頁的一句詩,封面的 襯底如夢似幻,像花樣年華的情調,深情曖昧而暈染的燈光,內頁用松華紙,鉛字 活版印刷。  (簡體字)「時間並不理會我們的美好」  妖怪煉成陣 http://aguai.org/blog/?p=60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229.218
lunaj:寶寶之書唐山還買的到嗎 真是太棒了~~ 61.230.24.24 04/01 01:50
azuku:不曉得耶,可能賣完了,去碰碰運氣吧 ^^ 61.59.229.218 04/01 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