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 英文版的書背頁有一位我喜愛的作家 John Gardner 讚揚 Calvino 是「世界上最佳的寓言作家之一」。讀完這本書以後讀者可能會 感覺,儘管 Gardner 誠實以對,終究還是含蓄了一點。 可不是嗎?一般寫寓言、寫故事的人如果能夠說清楚一個發人 深省的故事就已經不容易。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就算是一千 零一夜也要一個接一個故事順序行進,免得發生混亂。Calvino 的這本書卻以別出心裁的方式陳述多寶閣一樣的故事,先把你 (是的,就是正在讀書的你) 放進書裡面當做主角,「你」開始 閱讀了一段小說之後發現書竟然印刷有錯誤,不斷重複第一段 的故事,於是你回去找書店,書店的人告訴你說這一版都錯了, 換給你一本書說這是另一個版本。你滿懷期待故事繼續下去, 沒想到你打開一讀,竟然是全然不同的故事。你繼續追到出版社 想弄個水落石出,結果在出版社拿到另一本書,就這樣一而再、 再而三你讀了十本小說的開頭一段,每次換一本書的時候你就 經歷不同的遭遇。故事愈來愈神奇,最後你隨身攜帶禁書飛到 某個國家,結果被警察逮捕關在牢房裡,你竟然答應執行間諜 任務來交換你的自由,因為你以為可以假裝合作再脫身。 這樣萬花筒般的說故事方式顯現 Calvino 的天才,先要編織「你」 連續不停換書的原因及結果,這部分本身就是獨立的一長串故事 。其次每換一本書就是一個新題材,等於是要寫十段短篇小說, 這十段短篇小說不但觸及不同的主題,連寫作體裁都有微妙的變 化。例如,其中有一篇 On the carpet of leaves illuminated by the moon 仿照日本小說的風格來描寫男人的情慾,如果不是 對日本文學稍有涉獵很難表現得如此自然。 讀這本書不免有時而夢幻時而現實被催眠的感覺,故事的時空 不斷變換,身為讀者的你已經有點應接不暇。這還不夠,作者又 打破讀者與故事主人翁的界線把「你」放進書裡,於是你有兩種 身分在兩個宇宙裡交織穿梭,這種立體讀書的經驗可能就像有一 天你從觀眾席中被魔術師 David Copperfield 請上台把你變不 見一樣既新奇又不可思議。 在環環相扣的故事中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兩個主題:一個是 作者用多樣形式來激發讀者對空間與時間的想像力,順便挑戰我 們對表象或單純邏輯的認知與依賴。不需要嫻熟愛因斯坦的相對 論,不需要理解三段論法,下面援引的兩段內容可以讓我們稍微 感受作者的頭腦在撞擊什麼? 故事一開始 (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 敘述一個人 原本奉命帶了一個手提箱搭乘火車到某某車站下車,有人會和他 擦身而過順便交換他的手提箱。結果他晃了半天什麼事都沒發生 ,他心裡很焦急,很想讓時光倒流,回到從前去看看到底是怎麼 回事:但是我生命的每一刻都累積了新的事件,每一個新事件又 都帶來新的結果,因此我愈想回到那個原點,我就離它越遠.... 因此我必須小心計算每一個步驟,才能在不把事情弄得更複 雜的情況之下消去最多不必要發生的事情 (p.15-6)。 第九章寫「你」到了一個分辨不出真假的地方,碰到一個身分不 明連名字都隨時在變的女郎,她告訴你說:一旦作假的過程開始 啟動,就煞不住車。我們國家所有能造假的都造假了。反革命份 子和革命份子在假象中互相攻擊對方,結果沒人知道什麼是真什 麼是假。警察模擬革命行動,反革命份子就假冒成警察(p. 212) 。後來,你又問這個女的到底是什麼身分,她說:我是臥底的, 臥底在假革命份子 (false revolutionaries) 中間的真正革命份 子。但是,為免被識破身分,我必須假裝成反革命份子臥底在真革 命份子之中.... 我奉警察之命行事,但是我說的警察不是真的警 察,因為我聽命於臥底在反革命份子臥底者中間的革命份子 (p. 214)。 另外一個貫穿全書的主題就是作者對於閱讀、寫作、出版、翻譯、 瓢竊、禁書等等一切有關於書這個概念的剖析。藉著主角的追蹤、 出版社老鳥的經驗、一個作家的日記、一對姊妹不同的讀書態度、 負責控制思想的人,Calvino 從各種角度用明喻暗喻來啟發讀者 :書的本質、書的魔力、書的真偽、作者奧妙的經驗 (p. 183)、 讀者的閱讀習慣 (p. 146 )、寫書憑的是什麼條件 (p. 171)、 電腦分析書的後果 (p.186-8)、每一本書都來自於另外的書、書 的內容如何穿透政權、執行禁書政策的人看不懂書如何篩選 (p. 217) 等等。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時而幽默、時而嚴肅的 Calvino 是如何超越語言、地理的界線得到眾多愛書人的共鳴。 值得對照一提的是第八章作者藉由一個作家的日記來說明寫書的人 如何看待他的作品,如何開展想像力、如何構思、如何鋪陳故事, 可以說是他自己去蕪存菁的思考紀錄;接著在第十一章 Calvino 轉而站在閱讀的立場描寫各種讀者的個性與相應的讀書習慣:有的 一定要邊讀邊想別的東西;有的非全神貫注不可;有的喜歡一再重 讀一本書,每次都得到新的體驗;有的覺得所有他讀的書要歸結到 一本大書,所有後來的書都要和這本書產生連帶關係;最後「你」 說:我喜歡每一本書分得清清楚楚,每一本都既新又不一樣。我特 別喜歡一本書從頭讀到尾,但是現在一切都不對勁,我讀的書不是 中斷就是不見了。對這樣的抱怨,Calvino 藉其中一個讀者的話寫 出這本書的終結,留給意猶未盡的讀者玩味。 總之,這應該是一本作者殫精竭智要讓讀者拓寬視野、盡情想像的 小說,如果我們一開始沒有這樣的感覺,惟一的解藥或許只有一讀 再讀吧。 -- Fiction reveals truths that reality obscures. -- Jessamyn Wes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8.88.5.13
Shivian:太厲害的心得了~ 值得五顆星 218.184.144.64 05/12
Shivian:BTW 我每次推薦朋友看,大家都受不了裡面像是不斷 218.184.144.64 05/12
Shivian:開門關門的世界.... Orz...目前沒人看完過... 218.184.144.64 05/12
dasmnm:可以從馬可多瓦看起呀 210.85.40.218 05/13
ycjjen: 我聽說他的 Invisible Cities 既簡短又精采, 138.88.149.170 05/13
ycjjen: 也值得一讀。 138.88.149.170 05/13
BeTony:Invisible Cities很讚,不過得讀很多遍..:p218.174.159.171 05/14
overlapping:寫得真好,不過這本我也讀不下去。:)拜服...140.117.196.142 05/14
overlapping:看不見的城市也是奇書一本,現在尚未讀完。140.117.196.142 05/14
※ 編輯: ycjjen 來自: 138.88.149.170 (05/14 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