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當你人生有困擾的時候,就到文學作品裡去吧。」                        ──瓊.蒂蒂安 2007/04/01  中國時報開卷版 《書人物》──瓊.蒂蒂安 把我的悲傷留給書寫 劉梓潔(本報記者.台北-紐約email採訪) 囊括二○○五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時代雜誌》與《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獎、並躍登《紐 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的《奇想之年》(遠流),中文版推出前,以「一本讓你徹底心碎的 書」為標題,在網路試讀流傳已久,可謂未演先心碎。這部被譽為「傷慟文學經典之作」 的作品,是作者瓊.蒂蒂安的第十三本書,今年七十三歲的蒂蒂安,已寫作四十餘年,為 美國備受尊崇的作家。 原以為通信採訪重量級作家,等待回信的時間必很漫長,沒想到,蒂蒂安竟然迅速地回信 。蒂蒂安曾說過,雖具有小說家、散文家、劇作家等多重創作身份,但她永遠記得過去的 記者生涯。或許因為她特別能體會截稿時間的壓力,所以迅速回傳,這種「同行」的貼心 甚是感人。 在加州成長的蒂蒂安,從小就被母親帶到圖書館,懵懵懂懂中,她就知道,「當你人生有 困擾的時候,就到文學作品裡去吧」。柏克萊大學畢業後,她到紐約擔任《時尚》雜誌的 編輯,過著白天當編輯、晚上寫小說的生活,一九六三年第一本小說《奔流吧,大河》深 獲好評,隔年與約翰.鄧肯結婚後,便辭掉工作,回到西岸洛杉磯,開始自由作家生活。 ◎六○年代的記者生涯 當時,美國六○年代的嬉皮文化正風起雲湧,蒂蒂安採訪了瓊.拜雅等多位時代偶像,報 導集結成《浪蕩到伯利恆》、《白色相簿》等書,她觀點犀利獨到、文字令人目眩神迷, 被認為是美國文化觀察的經典。談起這段輝煌過往,蒂蒂安卻謙虛說:「我只是為了付房 租,在截稿前交出這些文章而已。」 她也與丈夫約翰一同參與好萊塢的編劇工作,代表作有勞勃狄尼洛主演的《真實告白》、 勞勃瑞福與蜜雪兒菲佛主演的《因為你愛過我》等。 ◎奇想之年就此展開 蒂蒂安與丈夫工作、生活都在一起,後來加入了獨生女琪恩達娜,一家三口如影隨形,讓 人想到錢鍾書、楊絳與女兒錢瑗。《奇想之年》被大陸評論者比喻為「中國版的《我們仨 》」;楊絳在垂暮之年,丈夫、女兒相繼過世,讓她彷彿走入與親人失散的萬里長夢,一 個人思念我們仨;而蒂蒂安則在女兒不明昏迷、久住加護病房之際,丈夫也突然心臟病發 猝死,讓她措手不及,怦然承受重擊。 她一邊料理丈夫後事,一邊奔波探望病中的女兒,三人長年生活的點滴,化為洶湧漩渦, 蒂蒂安飽受回憶幽靈侵襲。如何對抗這些哀慟?蒂蒂安說:「只有寫出來。」 有書評者比喻《奇想之年》為「蒂蒂安的失落,讀者的收穫」。這本書的出版,使蒂蒂安 接觸到無數與她相似遭遇的讀者,「我與他們談話、或讀他們信時受到的衝擊,毫不亞於 約翰過世帶給我的衝擊。」蒂蒂安說,這種失落的經驗,是舉世皆然的。 ◎期盼劇場奇蹟之年 在中文版《奇想之年》封底,一家三口的照片裡,蒂蒂安年輕親和、隨興托著菸。蒂蒂安 現在也抽菸,但一天只抽五根,且只在打字機前抽。她每天上午十一點到傍晚寫作,晚餐 後就不再動筆,僅只閱讀、並思考明天的工作。她年輕時受到海明威的啟蒙,最近一再重 讀的,則是康拉德的作品。 二○○七年初開始,蒂蒂安投入舞台劇《奇想之年》的排練,這齣戲三月底在百老匯劇院 上演,由她親自改編,獨具風格的奧斯卡影后凡妮莎.蕾格烈芙擔綱演出。蒂蒂安將悲傷 昇華的心境,或許從她前陣子在《紐約時報》發表的〈期盼劇場奇蹟之年〉 (The Year of Hopingfor Stage Magic)讀得更清楚。蒂蒂安在這篇文章裡紀錄舞台劇 籌備始末,最後,她描述綵排時,蕾格烈芙像美人魚探測海洋般地走向舞台,她寫著:「 我看見,凡妮莎.蕾格烈芙站在空蕩蕩的劇院舞台上,而她正在對我說著一個我第一次聽 到的故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1.1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