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銀河流域,文曲星動──《紙房子裡的人》跨越陰影線(二) ◎台大外文系教授張淑英 《紙房子裡的人》是從一個死亡開始鋪陳:布魯瑪.藍儂,一位西班牙語文學女教授,在 倫敦蘇活區人行道上邊走邊閱讀艾蜜麗.狄金生的詩集當兒,被公車撞死。幾天後,布魯 瑪的同事兼情人,也是這部小說的敘述者,收到從烏拉圭寄來給布魯瑪的康拉德的小說《 陰影線》。《陰影線》破舊不堪,而且書背沾有水泥殘餘,內頁有一段曖昧的獻詞。這本 《陰影線》為何帶著殘破之軀與水泥殘餘做這趟跨越半球之旅,讓這位同事深感困惑與好 奇。於是,他決定造訪烏拉圭,尋訪這位寄書人,內心深處也想一窺布魯瑪和這位寄書人 的交遊關係。幾番探詢,敘述者得知寄書人名叫卡洛斯‧布勞爾──布勞爾的戀戀書情和 驚異的發現之旅於焉展開……。 《紙房子裡的人》簡潔的故事中暗藏玄機,平鋪直敘的對話裡屢屢故布懸疑。然而,從簡 潔故事中指涉的意涵與文學互文性的運用則有作者別出心裁的巧思。馬德里《理性報》書 評便指出「多明格茲從一個類似偵探懸疑氛圍的筆觸出發,繼而導引出一個愛書人對書的 激情與疾病,闡述書與讀者的命運交替影響的奧秘,引人入勝」。另外,《波士頓環球論 壇》也讚賞作者的文字書寫與抒情幽默,指其透過小說文本做形而上的美學與文學反思: 「諷刺、趣味、雋永。《紙房子裡的人》開啟一趟神秘細膩的閱讀之旅。從閱讀與藏書探 討語義學、哲學、以及個人心靈層次的問題。書是一個負擔?還是『時光之門』?」閱讀 ,藏書,思想反思,永遠在不同時空的詮釋中巡迴演繹。 《紙房子裡的人》字裡行間瀰漫著波赫士的敘述美學和思維。 我們可從波赫士幾篇短篇小說來看《紙房子裡的人》。波赫士在〈巴別圖書館〉裡提到 「圖書館是無限的,週而復始的。書籍會以同樣的無序進行重複(重複後便成了有序:宇 宙秩序)」,這是幾何圖形(fractal)的概念,也就是布勞爾試圖以幾何圖形萬花筒式的 碎片原理歸列圖書次序的想法,因為布勞爾的藏書儼然是一個「巴別圖書館」,一個「阿 萊夫」。 同樣地,在〈沙之書〉中波赫士寫到「荒誕的編碼辦法」,正如布勞爾無法認同傳統的圖 書編碼通則一般;提及「擁有書而變成書的俘虜」的心境就像敘述者內心產生的恐慌一樣 。布勞爾與書廝守的一生猶如〈長城和書〉的敘述。誠如波赫士所言,很難想像築長城和 焚書兩件矛盾衝突的壯舉竟然出自同一個人──秦始皇之手。布勞爾從住所築起一座圖書 館,最後他讓「世界文學以一種骯髒破爛的方式在沙洲呼嚎」,像從瘋癲到清醒的吉訶德 ,既迷戀又摒棄騎士文學。布勞爾選擇充當自己作品的劊子手,摧毀抹拭過去的記憶。 記憶與遺忘,這兩個後現代許多作家賴以詮釋創作的主題,多明格茲透過藏書癖做了一番 詮釋:「人和書被一種需要和遺忘的協商相互依附,書好似我們生命中永不復返的某一片刻 的見證人,一旦它一直保留在那兒,我們便有依存的感覺,認為它是我們的一部分。」這 是記憶、文字、書寫與認同的互動關係。因此,解釋布勞爾的行徑時,也是記憶、遺忘、 創傷與認同的拔河交戰:「剎時,我覺得他懊惱地責備自己:不是因為遺忘,而是記憶 ……在長久飽嘗孤寂後,也許想要聆聽書的呼喚……」對布勞爾而言,只有找到書的記憶 ,才能找到自我認同、不再坐困書城。 多明格茲雖然以波赫士為師,在《紙房子裡的人》裡也向世界文學的傳承致意。他以《陰 影線》做為小說脈絡的手紋,指引著故事的爬梳。 康拉德早期、中期、晚期的代表作──一八九九年的《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 )、一九○六年的《密使》(The Secret Agent)和一九一五年的《陰影線》(The Shadow-Line)都比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還要早。 《紙房子裡的人》引用康拉德的文字解釋敘述者的見聞:「活人的世界本身就充滿了驚奇 和奧秘;這驚奇和奧秘以一種無法言喻的方式運作我們的情緒和智識,這足以驗證生命的 孕育就是一種魔法。」這一段敘述和古巴作家卡本迪爾在一九四九年提出的「神奇寫實」 異曲同工:「看到海地舊時王宮的廢墟在時光隧道與大自然中存在的驚奇,我領悟到美洲 本身便自然散發一種真實的驚喜與神奇。」薩拉馬戈亦曾說過:「魔幻現實不是拉丁美洲 的特產,而是遠溯至希臘時代便存在的文體。」因此,作家的責任是以創作的才華發揚文 學的光芒,轉化為自身的圖騰。 小說敘述者一段自我期許的告白中,這個角色轉變成「敘述者/作者」的口吻,也是多明 格茲在《紙房子裡的人》為二十世紀拉美文學與世界文學互動做一番巡禮之後的期許與難 題:「不論他的命運再怎麼曲折離奇,我都必須掌握那個屬於我的既定方向和目標:畫出 拉丁美洲小說在歐洲巡迴的地圖……。只是,單憑我那趟烏拉圭之旅的經驗,跟那批書親 自旅行的境遇比起來,這個野心顯得太過浮誇。這是我的發現,也是我的困惑。」 閱畢《紙房子裡的人》,或許每個人都會有一種發現,也有一種困惑,望一眼自己書架上 的書,「保存著多年來只讀過一次,就不曾再閱讀,也可能永遠都不會再翻閱的書,」而 且「在巨大的圖書殖民地上增加新會員。這個殖民地已經緊鄰牆壁,沿著走道逐漸擴張起 來」。 每個人都有一條陰影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紙房子裡的人》,遠流出版公司,2006年9月出版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242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1.105.61 ※ 編輯: ffitzgerald 來自: 211.21.105.61 (06/01 08:49) ※ 編輯: ffitzgerald 來自: 211.21.105.61 (06/01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