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25513753 其實如果不是最近出現了一堆“1949”相關著作,還真沒 注意到這個“六十年”的所謂“紀念”。 除了史實性的出版品外,以回憶、訪談、自傳性質為內容 的,就筆者將介紹的《台灣,請聽我說》外,還有《大江 大海1949》跟《巨流河》,都是近來引起不少討論的。 坦白言之,筆者對於台灣本身的歷史關懷是比較少,比起 其他方面來說。 但並不代表不了解。 也許是心中有一種跟現實連結之後,產生的厭惡感吧。特 別是這“六十年”來的過去。 不論如何,當我在圖書館的新書架上看到本書的時候,還 是忍不住拿回來了。(剛剛又看到《巨流河》,也帶回來 了) 缺了龍應台的書只是單純不想花錢圖書館又沒有而已。:P 《台灣,請聽我說》基本上是作者吳錦勳將十幾位訪問者 的記錄整理成冊後的著作。內容涵蓋範圍頗廣,形形色色 的人,有企業家、文化創作人、宗教人士、社運活動者等 。讓聲音不至於太狹隘,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看法,還有各 種故事。 讀這類書有個與其他類歷史書略為不同的地方,就是感覺 跟自己比較有熟悉的接近,彷彿這事情你也曾親自體驗過 般。 當然啦,以筆者的年紀來說,跟書中的大部分受訪者都有 不少的差距,因此,筆者所指的“體驗感”並不是全面而 是部分。至少就“二二八事件”而言,對筆者的家族來說 ,似乎是一點痕跡也沒有。 筆者與家父閒聊,因為爺爺曾經為日治時代的小學教師, 為何似乎完全沒有什麼影響,家父也說不上來,而老人家 業已仙逝,答案恐怕很難找尋。 固然,這是一個幸運,但家族中的政治色彩,也沒有因此 而單純化,私以為此乃台灣之共同問題,非乃個案。 如何說? 筆者就讀本書,且綜合這段時間自身之看法而言,得出下 述結論。 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有三: 1.國家定位不明,無立國精神,沒有共同理想目標。 台灣,是一國名?地理名字?還是一個民族的稱呼? 該守護的是什麼?該為之奮鬥的又是什麼? 人人各有各的詮釋,連個大略的共識都沒有。 2.政治不成熟,流於黨派之爭,動輒挑起族群意識,發起 民粹,毫無任何建樹。即便少數有理想性人欲有所作為 ,也是獨木難支,有志難伸。 3.與第二點連動,造成眼前政治困境,亦因一個有德行、 成熟的公民社會尚未建立,普遍大眾任由私心政客挑唆 ,不斷的翻舊帳,揭傷疤,把原本可以和解的問題又炒 作,造成撕裂。固然民主已經深化,但卻是讓人失望, 擔憂,隨時可能走向暴民政治、民粹的道路。 此三點並無任何創新。 固乃有識之士都可以見之,奈何至今尚無解。 卻因為此需上下一體共同努力,非少數群體便可以扭轉。 而筆者以為,上一代人包袱太沉重,成見太深,只能寄望 年輕的你我一輩,於將來共同齊心改變耳! 至於千頭萬緒,筆者認為優先該滅除的,就是以省籍來替 人戴帽子的惡習。此不去,別想眾人會好好的坐下來談! 哀哉! -- 我的志願是擔任台灣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大使,請各位鄉民多多支持。 敝人政見: 1.促成兩岸元首互訪。 2.中台平等互信的外交聯盟,共同市場的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 3.強化兩岸正妹帥哥交流團的往來………XD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81.24
x77:只要不看新聞台,這三的問題就沒了 12/13 22:47
deterli:我也開始在看巨流河了呢~~ 12/13 22:51
da0danny: 我看這本 看到流淚說不知為何不喜歡龍應台的書 12/16 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