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26254416 其實關於兩岸關係的書真的是汗牛充棟了,會選擇這本書的動機出自於私人感情 多於理性我並不否認。 作者卜睿哲曾是AIT的理事主席,其父母親曾在台灣傳教,而他本人久居台灣也對 中國方面有研究,堪稱是這方面的專家。閱讀一本由“第三者”撰寫的兩岸關係的 書,是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主要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許跳脫某些框架後,可 以看到利害關係人所看不到的角度。當然,缺點正好是完全相反的,有些情境也是 非當事人不能理解的。 卜睿哲的這本《台灣的未來》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英文版是在2005年春出版,距今 已有五年,海峽兩岸已經有許多變遷,對於這類屬於帶一點“時效性”的書而言, 多少會有一點“落差”。 不過就筆者讀完本書之後,感覺其實影響不會太大。 在書的前半段,卜睿哲簡明扼要又不失清晰的介紹跟分析台海兩岸的政局沿革,在 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作者為之整理出一個堪稱客觀易懂的經過,算是一個優 點,尤其是對於過去在政治上了解不深的青年朋友們,更是一個瞭解先前經過的好 方式。 之外,卜睿哲又利用了學術的角度分析了台海兩岸的困境,言之有物又切中核心, 雖然有些點至今已經略有變遷,但讀者不妨可以加之比較看看能不能整理出自己的 思緒。 最後作者自然提出了對於這個困境的建議。 他從另外一名學者李侃如那邊取經,主張臺海兩岸可以試著簽訂一些中短程的協議 ,在一定時間內“台灣保證不宣布獨立,中國放棄用武力解決事態”。 這個主張對比眼下的ECFA,或許有些異曲同工之妙吧。 總之.....臺海兩岸也許還是一代人之間無法解決的難題吧。(望向朝鮮半島) 另外一題的就是本書的排版,將作者跟譯者想表達的額外註解放在頁面邊, 然後將來源出處放在書後,是個不錯而且方便讀者閱讀的設計,值得嘉獎。 總之,本書有不少可讀之處,對於這個議題感到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卜睿哲最近還有另外一本著作《不一樣的戰爭》在台問世, 他本人下個月也要來台訪問。 -- 十年前,當我還是個在研究所的窮學生的時候, 說了一個笑話,正妹說很難笑,叫我滾。 十年後,我開著名牌跑車身穿西裝戴墨鏡, 講了一個同樣的笑話,正妹說我人好幽默風趣。 是好笑,也是不好笑,矛盾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38.58 fatisuya:轉錄至看板 CrossStrait 05/28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