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26383848 這是一個對經濟學一知半解的歷史愛好者的金融求知心得。 其實對於歷史研究的越多,尤其是近代史,對於經濟金融沒有一點了解, 看一些事情的面向上就會比較狹窄,不夠全面,甚至對於某些重大的事件 的感受度就會太過淺薄,這是我這段時間來的感受。 不過對於一個看到數學算式跟圖表就開始抽蓄發抖,口吐白沫的人來說, 跨學科真的是跟登天一樣難啊! 之前看過兩集的《貨幣戰爭》,雖然這是一本故事的味道濃厚於財經書籍, 但其中內容還是講解了不少關於金融貨幣體系的常識。只是對我來說還是 覺得不足,於是有繼續探求的欲望。 約莫是過年前後吧,每週我都會去小七翻閱《商業周刊》,其中有一回在 介紹年度選書時,就看到這本《貨幣崛起》。我留上心後回家查閱了下博 客來的介紹,就憑著直覺買了。雖然這的確不太是理性決策..... 不過看完之後,還是證明了我的判斷跟商周沒有亂推薦。 本書作者Niall Fergunson是著名的史學家跟經濟學家,曾有許多經典的作 品。他在本書的前言即強調我所感受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 「西方金融體系對於現代人類的生活不可或缺,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卻不多, 甚至許多人連一知半解都不到。」 Niall想做的,就是透過其作品中流暢細膩跟易懂的筆法,讓閱讀它的讀者 能夠好好的了解這個必須知道的“常識”。 實際上本書分成了幾個章節,依照貨幣、公債、股票、保險跟房地產等五個 重要的西方金融體系的元素,一一去介紹它的興衰跟運作經過,還有檢視這 之中曾經引發過什麼樣的起伏危機。作者引用了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跟 故事來解釋,當然,其中也有許多經濟學的專業名詞,對於門外漢來說可能 還是不容易理解。但也還不至於讓你想放下書籍,畢竟其他部分跟他所想表 達的重點還是能夠明白的。 作者在最後依舊有著史學家典型的感嘆:“人類從歷史中學會的就是什麼都 學不到。” 就好比說,在1914年以前,由於高度的國際貿易,世界大戰對於許多人來說 似乎是難以想像的。而今日美國跟中國之間的互生關係似乎也是牢不可破, 但,又有誰發現其實對立跟共生只是一線之差? 書中用了“Chimerica”這個字眼,不過這似乎是另外一本書的重點,我們 就在此略過吧。 最後結論,作者借用了生物的演化來比喻金融制度的演變,也希望人類還是 能夠從中得到些教訓。(尤其是對比眼下的情景) 麥田這次的排版跟編輯比較有點糟糕,書中有許多小瑕疵,比如說年代數字 的錯誤等,甚為可惜。但整體來說,還是很值得推薦的作品。 -- 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疆域....不得變更之。」 http://tinyurl.com/y9sbdup 所以趕快去收復這些土地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36.188 ※ 編輯: fatisuya 來自: 111.255.136.188 (06/15 22:57)
swimbert:這本書不錯,能學到很多知識觀念。且很容易讀 06/15 23:50
yellowpeach:推這本 06/16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