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27284714 財信出版的這本《國家的命運好好玩》還真是不起眼,我想應該很多人都不會留意到吧。 我從圖書館借回來讀完後,發現其實本書也沒有太多原創性的見解, 只是優點在於它的切入點比較單純, 作者試著從幾個可能影響國家經濟發展成敗與否的要素中,去分析看看到底有多少的 影響力。其中,分析的過程大多以故事跟邏輯性來推論,比較少看到什麼數據之類的 內容,反而比較不像經濟學的書。:P 本書內容主要的幾個論點依照章節來分,共是如此: 第一章作者以美國跟阿根廷這兩個殖民地獨立出來的國家為例,兩者都在上個世紀初 是強大的經濟體,但卻在數十年後成為天壤之別的富國與窮國,原因在於國內政策失調 ,尤其是阿根廷,在貝隆主義的作祟下,採取鎖國政策,導致國家空有龐大資源,卻表 現出差強人意的經濟。(尤其是跟他們最討厭的鄰居巴西對比) 第二章的主軸在於城市,作者以羅馬跟華盛頓為例,認為城市發展要有規畫,同時也要 注意其權力比。自古來,城市的影響力都比農村來的大,尤其是首都,這是國家發展必 須注意的。 第三章談貿易跟國際分工,每個國家都有優勢跟劣勢的產業,找出來並加以協助才致富 之道。不過裡面談到關於糧食生產的部分,一個國家要完全放棄糧食自給自足,從政治 面上來說是危險的情況,已非單獨經濟學考量了。 第四章最有趣,主要討論的是擁有一些豐富天然資源的國家,為什麼反而變成窮國,經 濟反而更加發展不起來。換句話說,也就是所謂的“荷蘭病”。作者提出了幾個國家做 為案例,並分析出如挪威等國家成功避免了負面現象的成功案例。 第五章討論宗教對於一國發展經濟的影響度,作者否定了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 精神》的論點,並認為宗教教義本身不會對商業發展有什麼左右的能力,關鍵乃在於上 層本身是否會利用為工具。 第六章則是指出一個國家往往會有一些利益集團宣稱它們代表全民的利益,但實際上這 不過是藉口以來維護自身的產業罷了。 第七章以非洲許多國家都只能出產原料而無法提升產業為主題,認為他們沒辦法建構出 完整的物流跟有效的經濟體系,才是關鍵之所在。 第八章是次一個有趣的章節,主要是討論如蘇哈托時代的印尼雖然貪腐,但國家經濟卻 依舊能夠持續的成長。原因即在於,當局把國家當作“會下金雞蛋的母雞”,用心的培 育,然後從中牟利,雖然在道德上屬於負面,但人民卻可以從中共享利益。反之,一些 非洲國家的獨裁者,大多是“殺雞取卵”,劫掠式的管理,最終結果就是國窮民貧。所 以,在無法根絕貪腐的情況下,也許某些手段是可以容忍的也說不定。 第九章談的是路徑依賴,每個國家可選擇的政策方針也許都受限於其命定的環境與文化 ,但要將之改變也不是沒有機會,關鍵還是在於當局怎麼看。 其實整體看來本書討論的點都頗為犀利,只是作者論述的方式,還有本書的版面排列都 相當的詭異,讓筆者閱讀過程中,特別是某幾章,都是昏昏欲睡,好幾次都差點要放棄 看下去,頗為可惜。 不過,要是對於這方面有興趣的朋友,還是推薦有空可以去借來翻翻看看。 尤其是本書的幾個章節所討論的點,其實都很有趣的。 -- 某冬天的夜晚,站在樹下的兩人.... 伊達楓:下雪了耶。 貂蟬:飄在空中的雪,好美的舞姿..... 伊達楓:現在只有我們兩個..... 貂蟬:........(繼續看著前方,似乎沒在聽) 這個沒有結局(超核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40.140 ※ 編輯: fatisuya 來自: 111.255.140.140 (10/10 22:16)
ledsopp:第一章最有趣的就是"老是有人被阿根廷騙錢" 10/11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