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erzen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之銘言: 先強調一下,我之前點的那些事情,不是在做價值判斷,只是純粹個人喜好。 要說“歷史迷”的話......我個人倒是自認為是屬於把正史論文當飯吃的癡迷級了..... 歷史小說嘛,算是各國的都看過一些,西方的譯作,中國的新舊, 台灣作品到日本的都有涉獵一些。 這之中最特殊的就是被我點到的司馬遼太郎等人的寫作法, 也許我看的還不夠多,不過我還真沒在其他國家的作家中看過同樣或相似的寫法。 舉例來說,就拿隆慶氏在本書中的一段:「這段逸話不是筆者杜撰, 且讓我再舉一段....」這種連作者都跳出來的寫法,就讓我感覺很突兀.... 你根本在說書吧? 甚至讓我聯想到最近中國很夯的一種類型的作品---“那些事兒Like”(源自《明朝那些 事兒》一系列發展出來的半說書型態歷史著作,我自己取了這個名字來通稱之),大概 也都是這般寫法。 妙的是,我看日本作者寫的其他類型小說,卻又不會看到這種作者跳出來解說的 情況(可能也不需要啦),或者是要表達角色內心時選擇用“()”來呈現的這種方式, 簡單來說,就是歷史小說的這幾位作者都會用到這種方式,非常特殊。 妳說這種寫法很吸引歷史迷的口味,這點倒是頗值得玩味就是了....:P 至少我就很排斥。XDDDDD 坦白說,我很不喜歡這種方式,我當然自己也會避開這類作者作品不去看, 只是像本書這樣水平的,我雖然讀了還是會忍不住點一下, 這也是無可奈何了。:P 至於妳回的其他部分似乎跟我想表達的完全偏離了方向..... -- 某秋天的晚霞,站在樹下的兩人... 伊達楓:秋天到了。 甄宓:嗯,好美的落葉啊..... 伊達楓:是啊,美麗的夕陽,但...更美的是.... 甄宓:...........(凝視著對方)                  別等續集了,結局想不出(核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5.132.25
luciferii:中國傳統的歷史章回小說就是用這種手法發源的... 03/24 00:50
你是說像《三國演義》嗎?@@
luciferii:歷史小說作者應該是因為需要引經據典,所以會採用這種插 03/24 00:52
luciferii:話模式進來,所以讓人感覺不是單純的小說 03/24 00:53
luciferii:這應該不是新發展的形式,而是原本話本小說的復古 03/24 00:56
※ 編輯: fatisuya 來自: 58.115.132.25 (03/24 00:57)
luciferii:最常見的用語 " 此事有詩為證...blablabla... " XD 03/24 00:59
Herzen:同意樓上說的。原文陷於平行論證,容寄信箱討論。 03/24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