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29513417 我很喜歡《告白》這部小說,它在年初時給我不小的震撼。 到了年中,來自德國的《罪行》再次讓我有了相同的感受。 本書作者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本職是律師,他把自己這些年 所接手過的案子,挑出十一個特別引人省思出來,撰寫成這部作品。所有個故事的本質 都不太相同,唯一共通的就是,它們都呈現出一種人性,讓人不斷反覆咀嚼思量的。 我每看完一個故事,都要闔上書,默默的沉澱良久,有時是嘆息,時而無言,更多的是 一種苦笑。 不過,筆者個人認為,席拉赫選出的這些故事固然都有它不平凡的一面,但更多的是, 這位德國人說故事的功力,真的讓我深深的覺得“他不當作家去當律師太可惜了。” 很多平凡的橋段,在他的筆下都是如此的鮮明,彷彿真的重現在讀者眼前,同樣喜好 寫作的筆者也不得不甘拜下風,自嘆相差之千里計。(當然,翻譯也功不可沒) 據說本書要拍成電影,筆者倒是不太看好,畢竟原作太優秀了,而且這裡面的故事, 要呈現在螢幕上,恐怕編劇跟導演沒有兩三下是不行的。 不論如何,本書非常推薦給廣大喜好閱讀的朋友,特別是喜歡有內容,可以深思咀嚼 的作品之人,保證不會讓你失望。在眼前台灣司法如此令人無力的年代裡,席拉赫的 故事更加可以提供許多借鏡予吾人。 共勉之。 最後這句是給看過的朋友...... 筆者最喜歡的是卷末的故事“衣索比亞人”,最感到無奈的“夏令”,但最哀嘆的是 第一個,“費納醫師”。 -- 十年前,當我還是個在研究所的窮學生的時候, 說了一個笑話,正妹說很難笑,叫我滾。 十年後,我開著名牌跑車身穿西裝戴墨鏡, 講了一個同樣的笑話,正妹說我人好幽默風趣。 是好笑,也是不好笑,矛盾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5.170.251 fatisuya:轉錄至看板 novel 07/28 22:16
ragtime:與你相同,在10個哀傷的故事後,從卷末的故事得到一絲暖意 07/28 23:37
Qmmmmnn:感覺很棒,謝謝分享:) 07/29 01:10
jesuiseve:這就是歐洲人跟美國文化的不同,底蘊含著仁信的悲憫 07/29 12:21
obiak:推 值得深思的故事 07/30 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