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30034005 這一集裡面描述的四位皇帝,除了提比略(Tiberius,又譯臺伯留)外,就屬“暴君” 尼祿最廣為人知吧。不過筆者在閱讀本書之前,雖然看到如此的標題,但仍對之心 存警戒。歷史的評價總是微妙的,還是要實際去接觸才知道。 從奧古斯都到提比略,倒是讓我想起了康熙與雍正這對父子,他們都是先人努力奠 下了根基,後人努力穩定成果。比起死後被封為“聖祖仁皇帝”的老爸,胤禛的千 古罵名可跑不了多少。這之中的原因非本文要討論的重點,筆者只是讀到提比略為 了貫徹帝國的體制跟財政等等措施能長久穩定,結果最後反而惹得元老院不疼,公 民也不愛的情況,就不由得感嘆“公僕難為”。 (對比之下台灣鄉民真是夠善良的啦XD) 羅馬“皇帝”的權力基礎不比中國,來自於公民、元老院的認可跟軍團的宣誓效忠 ,承擔起領導整個大政的運行,除了當舵手外,想要面面俱到也要能兼“導遊”, 會“娛樂”人民。換言之,糖跟鞭子都要有,才能成為稱職的“船長”。 奧古斯都自然不用說,鹽野阿姨用“精密的虛構”來稱呼這個體制,他所掌握的多 手策略,把各方面的勢力都安撫的妥妥貼貼,治世也就穩如泰山。提比略是有才能 的人,但筆者認為出身軍人的他,比較沒有政治家的柔軟性,在個性上也不是那種 懂得玩弄多面手法的人。儘管他的治世依然是功績顯赫,但卻很難像初代皇帝那樣 得到“廣大口碑”。甚至筆者手上的一本由古羅馬史學家Eutropius所寫的《羅馬 國史大綱》中,對於提比略的描述居然不超過六十個字(雖然卡利古拉也沒多到哪去) ,真是有點讓人傻眼。 說到卡利古拉(Galiguia),又不得不讓筆者想起了一句話:「要毀滅一個人,就是 讓他得到不該得到的。」年紀輕輕的孩子,輕易的憑著擁有奧古斯都的血脈,得到 了父祖輩如履薄冰才有的所有,這不是一種不幸是什麼? 相對於此,克勞狄斯(Claudius)這位“歷史家皇帝”,意外地撿到了皇位,才是教 人驚奇,但悲劇性卻有而過之。坦白說,做為一國之主,他確實是盡到了其責任, 帝國在他的手上總算沒有太大的問題。但這位其貌不揚,個性也欠缺領導人魅力的 老人,始終得不到符合他身分跟功績的尊榮。這固然也有當事人咎由自取之處,可 也許這就是歷史對這位研究者開的一個大玩笑吧。筆者在閱讀這位皇帝的故事時, 心中感觸特別深,或許是總覺得換作是自己,也未必能比克勞狄斯更好吧。 連鹽野阿姨也表示尼祿(Nero)是羅馬皇帝中知名度最高的,這當然是跟他迫害基督 教徒有關係,但實際上手上沾染著血跡的又何止此君,或許當事人自己本身的不爭 氣也有關吧。事實上尼祿的行為倒讓我想起了明朝的正德跟天啟,歷史似乎總有些 雷同之處,或許把一些人擺在不該出現的位置,就是最大的惡作劇吧。 本冊結束後,“朱利斯‧克勞狄斯”王朝也宣告落幕,自此帝位的繼承變成了這個 龐大國家的弱點,或許奧古斯都堅持的血緣是一種解決之道,但吾人也親眼見到這 並不能保證後人的資質。相信在獨裁體制中,這會是永遠的痛,除非是近現代的君 主立憲制才可能達成某種程度的“解”吧。 鹽野阿姨在最後對塔西陀做了一點討論,但是西洋史學史都在打瞌睡的在下,暫時 就先不做任何評價了。 共勉之。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5.187.177 ※ 編輯: fatisuya 來自: 182.235.187.177 (11/16 23:3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82.235.187.177), 時間: 11/16/2011 23:30:43 ※ 編輯: fatisuya 來自: 182.235.187.177 (11/16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