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30156464 這本書買很久了,之前似乎也看過,但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想想應該是沒有讀懂, 於是又重新翻開來看。 其實這本書的名稱翻譯的不甚精確,畢竟究其內容而言,作者Anthony Pagden主要 想表達的是西方世界自亞歷山大大帝以來的一種“世界帝國觀”的演變過程,而不單 純的只是一些強權的興衰覆亡而已。 “帝國”(Empire)本身就是個很難精確定義的詞彙,它跟“皇帝”(emperor)、“帝國 主義”(Imperialism)都是衍生自拉丁字“Imperium”(最高權力?)。也因此,在最初 ,“帝國”這個詞彙泛指的是一種統治權,至少到十八世紀前是如此。不過,在羅馬 時代就開始用來形容一個“土地廣闊”的政權,通常包容許多民族,帶著榮耀跟文明且 受到四鄰認同。而這樣的一個國家,往往都是君主政體,所以有時候“帝國”就被直接 如此的聯想(中文翻譯更加助了這樣的望文生義的解釋),但是在近代,常常有類似概念 的國家,也會被冠上這個名詞的稱謂,算是一種廣義性的用法。 然而這些定義解釋有時候只是文人政客的一種舞文弄墨,至少吾人自身在觀察之際,還 是要謹慎小心為是。閱讀本書,則可以幫助有心的朋友理解在西方世界“帝國”這個概 念的演變。它是如何從泛指羅馬文明的一種“世界帝國”國際觀,在大航海時代後,發 展出殖民主義,還有怎麼面對民族主義等的衝擊。 Anthony Pagden的敘述簡單有條理,引用了一些軼事跟名言佳句,讓人讀起來備感有趣 ,並強化了理解,同時,翻譯者的水平更是完整的呈現了這個優點,不得不給予優秀的 評價。 強勢文明在相對的鄰居前會有優越感是在所難免,不單是羅馬人如此,華夏自古以來不正 以“中國”自居,如果放在比較古典的“帝國”概念中,何嘗不相似?(只是有些人比較 漫不經心,把中國歷代出現的政權通通一竿子稱之為“帝國”,就又顯得魯莽了。)至於 西方人在西部羅馬帝國瓦解後,雖然幾度企圖重新建立,但終致功敗垂成,時至今日的 歐盟,又將面臨危機,莫非人類大一統只能是夢想乎? 共勉之。 -- 某秋天的晚霞,站在樹下的兩人... 伊達楓:秋天到了。 甄宓:嗯,好美的落葉啊..... 伊達楓:是啊,美麗的夕陽,但...更美的是.... 甄宓:...........(凝視著對方)                  別等續集了,結局想不出(核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48.5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11.255.148.50), 時間: 12/16/2011 22:05:38 ※ 編輯: fatisuya 來自: 111.255.148.50 (12/16 22:06)
torrid: 謝謝分享 12/16 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