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30279832 比起前期,這套羅馬人系列後面的翻譯品質算是比較穩一點,主要從第八集以後, 比較固定由同一位譯者在翻。只是本書剛開始就讓筆者一頭霧水,原來是前一卷末 登場的“迪奧克雷斯”(Diocles),後來改名為大家熟知的“戴克里先”(Diocletianus) ,譯者鄭小姐可能一時不察,又翻譯成“迪奧克雷提亞”。等到這一集開始,才又 糾正回來,讓筆者還得回頭翻一下書看看是怎麼回事。雖說羅馬人的譯名問題也不 是一天兩天了.....哎。 三世紀的危機過後,就是俗稱的“四世紀的復興”。以羅馬千年史的進程,這是最 後一次的轉變,從王政走向共和後,再轉變成帝政前期。其實這個拉丁民族能夠以 城邦型態的官僚行政組織,統治那麼大的一片疆域,也是一種政治上的藝術。同一 時刻的中國,早就在秦朝發展出千年一系的“大政府”了。(形容詞啦) 但世界的潮流隨時在更動,即便當事人沒有意願,也不可能不受影響。這套體制如 同共和時期的“元老院體制”一樣也接受挑戰,不得不再次更改。戴克里先首先提 出了“四帝共治”的方案,然而這個措施太違背人性,以至於在他生前就親眼看著 原本期望能夠實施超過下個千年的體制崩盤。而他的挑戰者君士坦丁可以說是比較 現實,進行的改革堪稱是一個劃時代的舉措,有些史學家把此時期歸類為“從古典 轉入中世紀”。 羅馬帝國換了一個首都,建立了龐大的軍政官僚體系,確定了無上的專制君主體系 (而且人民都默認不再反抗),社會階級開始洗盤,更重要的是基督教的滲入跟坐大 ,從此就真的告別了古典時代。 本卷末有個問題問的很好:「就算是為了拯救羅馬帝國的國祚,但真的有必要做到 這個地步嗎?」 這倒讓我想起了德國史評論家哈夫納,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威瑪政治家用經濟大崩盤 拯救德國從賠款中脫身的一句話:「病是治好了,但患者也死了。」 君士坦丁治下的羅馬帝國也是如此吧。 不過,像這樣的問題也只有後世的人會去思考,當代人,即便眼光再長遠,恐怕也 無法顧及往後千年的命運,因為目前的危機就已經火燒眉毛了。 許多人在爭論東羅馬帝國應該從何開始,筆者想,從君士坦丁開始一點也不過分吧 。同樣的,基督教的時代亦然,被賜一個“大帝”也是理所當然。書中曾說,如非 他的慧眼獨具,恐怕這個小宗教就會在教義的爭執中分崩離析,最後泡沫化而被淹 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吧。看看如今基督教怎麼個分裂法,這樣的推論也是想當然耳。 共勉之。 -- 某春天的早晨,站在樹下的兩人.... 伊達楓:微風吹來真舒服。 月英:空氣很好,正是適合沉思的時候... 伊達楓:我有一個很重要的事要跟妳說! 月英:.........(疑惑貌)                  結局請看續集(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5.187.177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82.235.187.177), 時間: 01/16/2012 10:26:57 ※ 編輯: fatisuya 來自: 182.235.187.177 (01/16 10:27)
colin90149:奇狄修的戰史講到雅典在西西里的慘敗←這誰 01/16 13:26
jeanvanjohn:應該是指修昔底德吧? 01/16 14:26
fatisuya:一樓你說的我有印象....修昔底德都翻錯,有時我都懶得說 01/16 22:57
fatisuya:了。 01/16 22:57
colin90149:這大概跟ptolemy會翻成托勒密貨著普托勒密歐斯一樣吧.. 01/17 00:04
fatisuya:主要可能因為不是依照原文是依照日文翻譯再翻的問題。 01/17 09:24
colin90149:那時我火大跑去找片假名才發現譯者的強悍.... 01/17 16:35
fatisuya:非專科出身的多少都會有的問題啦..... 01/17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