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30266986 哈金的書我讀過幾本,《好兵》跟《戰廢品》。 我還蠻喜歡他那種平實細膩的筆觸,雖然淡淡的,但卻很有感覺。 所以當我看到這本《南京安魂曲》時,就買下來了。 其實近一兩年關於這類題材的書也不少,之前就有電影《金陵十三釵》, 更之前有張純如的書等。我個人倒是沒有特別的偏好.... 小時候看到南京大屠殺,總是像個小憤青一樣,高聲嚷嚷著要對日報仇云 云。年歲增長後,激情退了,很多思考就上來了。坦白說,像這樣的暴行 在歷史上並不少見,然而放在號稱文明的二十世紀之中,就顯得格外的突 兀。畢竟人類總是要進步的,所以過去我總不能理解為什麼日軍可以如此 泯滅人性。 後來的,我漸漸明白了。 其實軍隊本身不論在和平還是在戰爭時,都是一種容易扭曲人性的組織, 畢竟他們所要學習的行為就是危險性,殘忍、嗜血等等。水能載舟亦能覆 舟,歷史上不乏軍紀嚴明的部隊,但更多的是失控的暴力。 有關這類的討論,2010年HBO拍的,同為二戰背景的“太平洋戰爭”影集 的討論甚深,劇中對於士兵在戰爭中的人性折磨刻劃的非常清晰,加上筆 者自己的服役經驗,完全可以理解為何軍隊中的那些孩子們,可以如此的 失控。 相信當時的日軍士兵絕大多數,也都是“不願役”,被國家機器逼著離鄉 背井,去打一場不知道何時會結束的戰爭。不論是侵略或是被侵略,都是 種傷痛跟折磨。 哈金的這本小說是以在金陵學院收留許多難民的美籍女傳教士明妮‧魏特 林為主線所撰述的故事。裡面有些是真實的,但也可能是虛構的。故事中 有許多作者想表達的主題,但他總是用生動細膩情節去表達,引讀者自己 去深思,或許這就是筆者最欣賞的地方吧。 這不是一本很激情的作品,但卻是部值得讓人省思的小說。 共勉之。 -- 鄉民: 「我們要新憲法!」 統派: 「都要統一了要憲法幹嘛?」 獨派: 「要台灣國憲法不要中華民國憲法!」 中間派:「憲法不能吃,我們要Money!」 阿共: 「反正都是擺好看的,這裡有本台灣地區自治法要不要參考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5.187.177 fatisuya:轉錄至看板 novel 01/12 19:12
woker:推 哈金的落地, 他的書都不錯看 01/13 00:28
yellowkelly:推哈金的書,喜歡他書寫的筆觸...淡淡的卻引人深思 01/13 12:50
Opethmist:哈金不能不推!!雖然只看過戰廢品 01/13 17:10
S8972616F:哈金也算是寫短篇小說的好手 描寫戰爭時總會讓我不自覺 01/13 20:31
S8972616F:的想到當兵時的情景. 01/13 20:31
shihchenhung:第一次接觸哈金的書是等待,而且還是我外國老師推薦 01/15 15:53
shihchenhung:給我看的,一看就迷上了! 01/15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