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31508909 古羅馬史家波里比烏斯在他的著作《歷史》中,嘗試撰寫一篇敘述羅馬怎麼樣興起成為 地中海唯一的霸權,他自述“我將採取一個大歷史的角度去看這個事實的產生”。同樣 的,近代的著名學者黃仁宇,也常常說要用“大歷史”的視角。 簡單來說,許多單一的事件背後,其實都有許多千絲萬縷的原因。雖然我等晚輩用“後 見之明”去綜觀時,難免犯下些錯誤,但如果採取謹慎跟邏輯性的推理,也能從中獲得 教益。 相信在台灣的許多學子,年紀稍微長一點的,應該都經歷過黨國教育,對於民初那段歷 史有“與眾不同”的觀點。不過這些年裡,隨著政治氛圍的轉變,人們開始能夠正視許 多事實,慢慢把“神話”跟“傳說”揭去,本書想做的就是這樣的任務。 作者這個書名取的挺有意思的,《橡皮推翻了滿清》?喔,當然不是這麼一回事, 隨著藍弋丰逗趣的文筆,吾人會發現這只是整個歷史環節的一個片段,只是採取此一觀 點切入,也是作者的一片用心良苦,畢竟大部分的讀者,包括我在內,都對這個書名感 到新鮮啊。 從統治正當性來觀察慈禧與清末之間的政治現象是個不錯的議題,正如電視劇《走向共 和》所演出的,隨著“救中國還是救大清”的討論,人們開始思考不同的政治可能性, 這才是1911年的大轉變的根本。雖然孫文等人的活動有其象徵性的意義,但絕非如後來 的黨國教育宣傳的那般必須性。從這個觀點也可以反思袁世凱,或許今日人們會因為他 的某些作為而從頭否定這個人的一生,但這顯然也是一種後見之明的問題。畢竟有誰會 料到自己五十歲時的處境,說袁世凱也曾只是想當大清的一個純臣,亦非誇張之詞。 關於此公的討論,還是留待作者之後的作品再說吧。XD 秀威的編輯水平不差,筆者刻意想從中抓錯字,倒是沒有成功。:P 近年來,中國方面出版了許多“說歷史”的書,而且都引起不小的迴響。其實我們或許 在某些方面處於劣勢,但其實也不是真的沒有人才,只是缺一個際遇跟機會。那麼,難 得見到優秀的作品,我們是該樂觀其成,也該以行動支持。本書在各方面都表現出色, 使用的語言也比較合乎台灣讀者的口味,對本主題有興趣的朋友,不該錯過。 共勉之。 -- 某冬天的夜晚,站在樹下的兩人.... 伊達楓:下雪了耶。 貂蟬:飄在空中的雪,好美的舞姿..... 伊達楓:現在只有我們兩個..... 貂蟬:........(繼續看著前方,似乎沒在聽) 這個沒有結局(超核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208.1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18.169.208.10), 時間: 12/22/2012 01:23:47 ※ 編輯: fatisuya 來自: 118.169.208.10 (12/22 01:23)
hewittboy:頁28,左圖"1980年第一輛福特T型車"應為"1908"目前只看 12/22 13:11
hewittboy:這個小錯誤 12/22 13:11
wensday:看完你的心得之後,對這本書到底實際上到底怎麼寫的還是毫 12/22 20:44
wensday:無頭緒 12/22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