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30517622 總覺得想要了解一下關於法制史的發展,看到商周有推出這本書,就買了。 其實,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無處不法律”的世界,誠如某些人定義的:“自由就是 在社群的道德、習俗跟法律能接受的範圍內所能做的”。話雖如此,但一般大眾對 於很多理論上應該是常識性的法律,也一知半解。這麼說好了,不妨到處問問,有 多少人知道民法中規定的男女自主婚年齡各是多少?這很貼近我們生活,卻不容易 回答啊。 但,話說回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仍能在這樣的情況下生活,不至於動輒觸法, 那是因為“法律本身就建立在一個社會的習俗之上”,而平常的某些教育也無時的 補充我們的觀念,至少,大家都知道闖紅燈是不對的(做不做的到又另當別論)。誠 如此,法律確實就是從人類社群的習慣中演化出來的一種共同規範,“一個不被人 們觀念所接受的法律是不可能實行的”,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那麼,換句話說,如 今台灣社會時時抱怨司法體系落後,條文僵硬,當向外國看齊。然而,並不是看到 對方出色,就立刻照本宣科的搬過來就算是改進,也要顧及到社會大眾觀感是否已 能接受,冒冒失失的移植過來只是一種孟浪之舉,恐怕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本書一開始,先用了螞蟻的生態來做比喻,在一個蟻窩中,這群小昆蟲的生活是規 律的,各個分工合作,群體至上,讀來讓人感覺,這不就是某些左派人士畫出來的 人類社會要有的大餅嗎?而我們之所以與動物不同,不正是因為有各個獨立的靈魂 ,既不脫離,也不完全依附社會才能有此發展? 而也正因為人類處於這樣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所以才逐漸發展出法律來規範跟協調 這個龐大的社群的運作。而且這是循序漸進且是經驗的累積下的產物,依照每個族 群文明的不同,有著不同的特徵。在巴比倫、希伯來跟希臘,看到的都是不同的色 彩。有趣的地方在於那個號稱“用光地中海的藍色”的那個國家,閱讀本書的記述 ,會感覺到他們空有一堆法學理論,卻不懂得執行,而且充滿著無賴跟謊言,忽然 令人聯想到今日的歐債風波,或許希臘人的結局從他們祖先中就可以找到端倪? 不過雅典的法學創造了私有財產是一個不容否認的創舉,跟著在他們之後的羅馬人 發揮出了一種令人讚嘆天分,其體系、法庭、律師等都是一千多年後的模範。查士 丁尼的法典今日讀來依然有一種“現代”的味道。筆者去買了一本北京商務出的《 法學總論》,大略的翻了一下,赫然發現到原來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許多概念,在 羅馬人的這本法學入門中業已提及!無怪今天仍有許多學科是以羅馬法為主來開。 在中國也能找到這類的課本! 本書的作者John Maxcy Zane是一位出色的美國律師,也因此,從中世紀後,主線 以英美法系為中心,徹底不提德、法等大陸法系,更別提印度、中國等地了。但考 慮到本書的標的閱讀者跟著作的年代(至少是二戰前),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作者敘 述功力跟表達重點的方式簡潔,運用案例跟小故事來讓讀者了解都是很值得讚賞。 筆者在標題加上了一句可惜了,是為了這本中譯本。 何飛鵬先生在前言雖然說要以一系列書來推廣加強我國的法律概念,可惜這本書看 來似乎讓人覺得有一種志大才疏的感覺。 先說說,本書,已經是二版了,裡面的錯別字、漏字仍然慘不忍睹。雖然沒有去比 較過初版,但如果說這是已經校正過的結果,那就更令人毛骨悚然到底原版又是怎 麼個壯烈法?其次,本書的翻譯水平也不能算是及格。可能涉及到一些關鍵論述, 或者某些比較簡單的部分都沒啥問題,可是到了作者開始敘述某些案件,或者是用 了修飾詞時,那種不到位的功力就出來了。好多地方筆者都要反覆閱讀再三,才能 自己腦補到弄懂可能是要說什麼,讀到後來是乾脆直接放棄,看的懂的就念,不然 就跳過,一整個無言,也白白浪費原作的苦心。再來,過去筆者閱讀某些相似著作 ,多少都能期待到譯者的附註,假設原作引用了某些典故人名,是不該期待一般讀 者“應該”要知道的。可惜,本書中沒有,筆者在某些翻譯小說中都能看到的,這 本要更有專業水平的反而不見。也因此,這本定位在寫給大眾的《法律的故事》, 給法律系的新生,可能會對中間敘述的歷史史實一頭霧水,給普通讀者,在讀到專 業術語時也會有種茫然感(原作者也不解釋的),結果兩頭空,不知道到底是要給誰 。 這是筆者比較嚴苛的一次批評。主要還是覺得“可惜”,畢竟儘管中譯本水準如此 ,依然仍能讀出本書原作其實是部不錯的法律史作品,商周挑選它來翻譯算是頗具 眼光,但可惜就毀在最關鍵的一筆,也算是筆者愛之深責之切吧。 共勉之。 -- 鄉民: 「我們要新憲法!」 統派: 「都要統一了要憲法幹嘛?」 獨派: 「要台灣國憲法不要中華民國憲法!」 中間派:「憲法不能吃,我們要Money!」 阿共: 「反正都是擺好看的,這裡有本台灣地區自治法要不要參考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5.187.177
TommyYuen:推~ 03/23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