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39195115 之前商務再版這本美國史家J.H. Robinson的《新史學》,被其中的一篇短文吸引就 撿回家了。 簡單來說,這是在美國盛行的“新史學”流派的開山鼻祖Robinson的代表作,開創了 一脈相承的思想:進步觀、歷史連續性、多元觀點研究、跨學科合作等等,今天看來 已經“理所當然”的,在當初是“新思潮”的東西。筆者對於他在討論思想史脈絡跟 古典學與人類學的聯結是相當有所得,碰巧是同樣是中國的北京大學也出了幾本那方 面的經典小書,打算入手來看看。 http://book.douban.com/series/12476 筆者比較在意的是Robinson對於“羅馬的滅亡”這個主題的討論。由於他是非常強調 “歷史的延續性”這個概念的,所以作者認為所謂傳統的“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 滅亡”是一種後設的觀點,並不存在。其論據: 1.狄奧多西並不是最後一位“大一統羅馬帝國”的皇帝,複數的元首一直是慣例,他 的兩個兒子早在他死前就已經加冕了,他們都是帝國的共治者,之後也是。羅馬是存 在兩位皇帝,但並不代表其分裂(當時人也這麼認為)。 2.阿拉里克攻陷羅馬固然引起恐慌跟思想上的震驚(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因此而生) 但此公不過是晚期羅馬的眾多參予角逐的外族政客之一,他對於帝都的破壞也微乎其微 。 3.所謂的“末代皇帝”Romulus Augustulus並不是被公認的正式皇帝。(當時的皇帝是 要有另外一位的承認才算數)哥特王奧多維克並沒有把皇帝的冠冕送去拜占庭,那是吉 朋自己的腦補。 基本上這種說法也是屬於流行已久的“羅馬帝國轉型說”的一種,相對於吉朋開始的 “衰亡論”。 但不管怎樣,即便君士坦丁堡確實還存在一個帝國,但它對西歐控制的喪失也是事實 。比較有趣的是作者認為真正的“西羅馬帝國”是“查理曼建立的那個(神羅),在此 之前是不存在的。 以上大概就是筆者讀本書所得的吧。 -- 十年前,當我還是個在研究所的窮學生的時候, 說了一個笑話,正妹說很難笑,叫我滾。 十年後,我開著名牌跑車身穿西裝戴墨鏡, 講了一個同樣的笑話,正妹說我人好幽默風趣。 是好笑,也是不好笑,矛盾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29.21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11.255.129.21), 時間: 11/24/2013 14:27:24 ※ 編輯: fatisuya 來自: 111.255.129.21 (11/24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