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1JwD-HXF ] 作者: fatisuya (伊達楓) 看板: historia 標題: [介紹]石云濤《安史之亂》讀後感。 時間: Mon Aug 11 23:21:49 2014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1245438 唐朝一直是筆者心中“盛世”的標準,特別是從魏晉南北朝一脈下來,到李家手上 終於形成一個真正可比羅馬的“世界帝國”,在讀到杉山正明氏對於“天可汗”背 後象徵意義的解釋,更是為之激動不已。極盛時的唐朝是後來的高標榜樣已經毋庸 置疑。 “安史之亂”是敲響了不可避免的衰弱之鐘,筆者在看酒徒那經典的《盛唐三部曲》 時已是頗有感觸,這次麥田引進中華書局“大史記書系”的《安史之亂》,就拿來看 看。 大唐因多元包容而盛,栽在安祿山、史思明手上似乎也不該太意外,但正如作者石云 濤指出的,為何玄宗對內提防猜忌,偏偏就是對蕃將,尤其是安祿山如此寵信到幾近 盲目?*1 杉山氏的經典解釋有其道理,唐以後,契丹、西夏、金到元一個一個崛起, 這段歷史似乎永不止歇。 觀李隆基一生,倒讓我想起了南朝蕭衍,據說他在死前曾講過:「自我而得,自我失 之,復有何恨?」石云濤批玄宗對他兒子說:「當太上皇比當皇帝舒坦多了。」是沒 心沒肺,且不論是否是真心話,反正也只印證了俗話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歷 來執政過久的,有好下場的不多。真正的雄主漢武、孫權、康熙、乾隆、奧古斯都、 蘇萊曼或許至少還沒鬧出什麼亂子,可是像蕭衍、李隆基就沒熬過考驗了。 簡單來說,這本《安史之亂》算是中規中矩的通俗讀物,沒有什麼亮眼的特色,但還 是可以當補充知識一看。進階一點,我有點期待對岸的中西書局預告要翻譯出版的 Edwin G. Pulleyblank的《The Background of the Rebellion of An Lu-Shan》, 不知道寫的如何?之前他們已經推出了王赓武的《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 順便跟大家一提。 *PS1:要不是安胖出了名的肥豬樣,說不定玄宗x貴妃x安胖的同人本.... -- 某春天的早晨,站在樹下的兩人.... 伊達楓:微風吹來真舒服。 月英:空氣很好,正是適合沉思的時候... 伊達楓:我有一個很重要的事要跟妳說! 月英:.........(疑惑貌)                  結局請看續集(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23.17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istoria/M.1407770513.A.84F.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18.169.23.170), 08/11/2014 23: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