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1927401 過去對於哥特等日耳曼民族的印象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主要元兇這個印象,近年來 似乎漸漸的修正。事實上,四、五世紀的大變遷中,民族遷移固然是這一波浪潮的 焦點,但正如若非八王之亂,西晉自己內鬨,五胡焉能輕易入主一樣,古典文明自 己的衰頹,才是一切的根本原因,其他只是併發症而已。 而且事實上,這些年來的修正派指出,吸收羅馬文明最深的哥特人,實際上反而是 最有能力跟意願保存帝國的民族,他們在很早之前就參加入這個體系裡,雖然一系 列的悲劇導致最後爆發衝突,但過去總把他們當作是“文明的破壞者”,這並不是 正確的印象。戰爭當然會有損失,可是如果仔細考察哥特人的行為,他們更像是為 了避難而選擇加入羅馬文化圈,只要看看Theodoric(The Great)治下的東哥特王國 就知道了,根本就像是當年鮮卑拓拔氏在中原漢化那樣的行為嘛。之前筆者讀過的 那本《新羅馬帝國衰亡史》更是直接指出,要不是查士丁尼不自量力想要收復舊土 ,併吞東哥特,結果讓羅馬化不深的倫巴底人趁虛而入,也許西帝國不用等到查里 曼就能以另外一個形式存在。當然,這也是一個論點啦。 本書《哥特史》是一位拜占庭神職人員,在當時的政治環境需要下,特別撰寫的一 部著作。嚴格來說,這不是一部經典,實際上,德譯者就嚴厲的批判:「本書的價 值僅在於作者抄錄了一些其他已經佚失的哥特史書,至於約達尼斯自己的文筆則是 經不起考驗的。」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古代並不如現在那樣容易的保存資訊, 能夠有多少史籍保留下來,對於史學家來說都是珍寶。但坦白說,除非要做研究, 否則,要了解民族大遷移時代的一些故事,還是直接去看現代人的成果就好。 不過,中文譯者羅三洋是位不錯的學者,他在自己的前言中順便討論了歐洲史上的 匈人跟東方的匈奴是不是一回事,還蠻有趣,頗值得一看。 -- 某春天的早晨,站在樹下的兩人.... 伊達楓:微風吹來真舒服。 月英:空氣很好,正是適合沉思的時候... 伊達楓:我有一個很重要的事要跟妳說! 月英:.........(疑惑貌)                  結局請看續集(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56.1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22153900.A.C8C.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11.243.56.150), 01/25/2015 10:45:06 ※ 編輯: fatisuya (111.243.56.150), 01/25/2015 10:45:20
wlcaroline: 感謝分享 01/25 12:48
peterqlin: 推 01/25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