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0rz.tw/yIi3K 前陣子北京師範突然發表一系列的牛津史系列,著實頗讓人又驚又喜, 雖然不像對手劍橋系列那樣大部頭,不過牛津也請來了眾多知名學者撰 寫這些主題史,是可以期待。目前已出古羅馬、古希臘、拜占庭跟法國 大革命,之後還有中世紀及二十世紀。 既然是多人撰寫,出版社找多人翻譯也不算過分吧(笑)。這次也是邀請 了各個主題的專門教授帶著估計是手下的研究生來幫忙,一人幾篇這樣 做吧。這是無可厚非啦,只要成果出來能見人就好。目前這本《牛津古 羅馬史》是尚可。 本書的內容分成了幾個主題,除了基礎的概述通史外,有文學、史學、 藝術等,其中個人認為寫的最好的是“統治藝術”這個部分,算是簡單 扼要的說明了羅馬帝國是怎麼發揮功效的。 基本上,帝國真正發展成熟是到了五賢帝時代,那時義大利跟外省的融 合,整個羅馬世界真正的成形。常說“政治是希臘的,行政是羅馬的” ,不過微妙的地方在於這個帝國卻沒有像中國那樣的官僚體系。政府的 功能只有兩種:司法跟稅收而已,現代的公共工程等就外包出去,大概 像BOT那樣,所以社會上很重視公會等的作用。換言之,帝國統治主要 是依賴“中間人”:城市菁英、軍團跟家奴。 城市菁英也是羅馬當初能成功的要訣,帝國把他們吸納進入統治階層, 自然而然的讓他們協助統治,成為利益共同體,負擔起公共事務。而軍 團除了武力之外,更是提供讓下層階級有機會向上流動,早期公民權 有限的時候,服役才可能取得,而這也是凝聚那些民眾成為“羅馬人” 的一個重要手段。晚期帝國都用異族充當士兵時,就是亡國前兆!家奴 指的是裙帶關係,就是皇帝周圍的被釋奴等近侍,他們往往因為其地位 而參與統治。除此之外,帝國初期,追求文化的那種風氣類似中國要求 菁英要飽讀詩書那樣,否則就算富裕發達也只是暴發戶,這也是有助於 統治的一種現象。本文作者在最後也提示了,當上述的這些手段在晚期 被破壞光之後,帝國也就難以久存,或者必須轉型了。 其他一篇講羅馬帝國主義、一篇透過西塞羅講述共和末期史跟最後的結 論探討古典文明的衰亡都有其獨特觀點。 這本《牛津古羅馬史》嚴格上來說,還是比較偏中階,你說它深入,篇 幅卻又讓它說不了太多,要說簡單,其實有些要點都有提到。所以,拿 來當進階研究的一個踏板,本書基本上還是能夠完成任務。 比較可惜的是這本並沒有像《拜占庭史》那樣有把每篇作者的經歷、作 品列出來。 -- 鄉民: 「我們要新憲法!」 統派: 「都要統一了要憲法幹嘛?」 獨派: 「要台灣國憲法不要中華民國憲法!」 中間派:「憲法不能吃,我們要Money!」 阿共: 「反正都是擺好看的,這裡有本台灣地區自治法要不要參考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92.1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52086400.A.F12.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169.192.118), 01/06/2016 21:20:18 ※ 編輯: fatisuya (1.169.192.118), 01/06/2016 21:21:06
miyavizmyo: 推心得 01/06 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