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0rz.tw/t1d6a 本書的作者Arnold J.Toynbee,相信也不用太過介紹,就算很少人真的啃過那厚厚的 《歷史研究》一書,至少也該聽聞過這位知名學者。《希臘精神》是北京商務的新書 目《二十世紀人文譯叢》中的開路先鋒,接下來還會有幾本陸續問世。 本書書名的英文是 Hellenism,湯恩比花了不少筆墨解釋,在英文領域中雖然 Greece 較 Hellas廣為人知,但後一組詞在意義上卻更加廣泛。大概就像是“中國”在現代 政治語境中跟古代文獻裡面是不該被等同一樣。在作者想描述的意思中,“希臘精神” 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它包含著“人是萬物的尺度”這樣的人文思想跟以城邦為主的社會 政治型態;而這樣的一種精神,它是如何成長、輝煌跟走向衰敗,則是本書的主題。 湯恩比無意在本書中純粹的向讀者展示一段通史,他基於讀者已經對希臘史有所了解 的情況下去做陳述。他認為希臘人最不平凡之處就是其“對人類自身的崇拜”,並透過 城邦這個政治型態把個人從早期社會的家族中解放出來。然而,作者同樣惋惜的是, 希臘人卻不能順應同時出現的經濟環境,打造出一個和平的環地中海共同體。他們走火 入魔的讓城邦綁架了公民,而彼此之間的對立撕裂了傷痕,導致和平成為了一種奢望。 伯羅奔尼撒戰爭就像兩次大戰之於帝國歐洲那樣,摧毀了一個舊世界。馬其頓人把希臘 文明帶向了東方,羅馬人完成了多城邦的聯盟帝國,但在那之前,希臘精神早已經受到 了損害。不過,希臘精神的遺產仍然存在,最重要的部分莫過於影響了猶太教使之誕生 了基督教這個支派,而伊斯蘭教也間接中出現,在遠東也形成了大乘佛教這樣一個不同 的宗派,總的來說,現在左右人類精神的重要宗教,多少都有其影子。 在書的最後,湯恩比略帶警示的語氣指出,儘管希臘精神在文藝復興之後復活,同時, 過往在科學、藝術等各方面的成就也都陸續為後人所超越,但同時,那種對於城邦的過 分崇拜(民族主義)也隨之重新出現。這種“惡靈”曾經導致城邦間的對立,使人類彼此 難以和平共處的元兇,必須加以警惕,破除。本書初寫於1914,完成於1959,看過兩次 大戰,湯恩比顯然寫下這段話時應該是無限感慨吧。 本書的譯者喬戈是哲學系出身,在後記中自稱尚有不足跟錯漏之處,這個雖然是照慣例 寫的,但筆者認為倒不是謙虛詞。雖然湯恩比的書的確是不好翻譯,大師寫文章太過心 所欲了。不過,我還是有一兩點納悶之處。首先,在湯恩比提到漢尼拔對羅馬的三場勝 利中,其中一場是西元前216年的“迦南”之戰。看到這邊,不知道是否大家有跟我一 樣的疑惑,顯然這應該是指“坎尼之戰”(Cannae),為什麼會變成“迦南”?查了一下 後面的索引,原文是“Canaan”,查一下Wiki,這意思可差了十萬八千里。不知道是否 為湯恩比筆誤?但譯者跟編輯對此知名戰役有此怪異之處都沒有疑問,顯然太過大意。 同樣在提到漢尼拔最後被打敗的一段:“羅馬在非洲土地上與雷吉納相鄰的娜拉加拉 (Naraggara)戰勝了....”,這顯然指的是札馬之戰(Zama),後來上Wiki查了一下,只能 佩服湯恩比實在太會引經據典,或許也不該再多苛責譯者跟編輯吧。(但我還是認為這點 功課沒做到有點可惜) 總而言之,本書做為一部史學大師的作品,是無負其聲名的,儘管翻譯不無瑕疵之處, 但如果想要體驗一下湯恩比,又對於其其他大部頭著作有所畏懼,《希臘精神》是個 不錯的選擇。 -- 鄉民: 「我們要新憲法!」 統派: 「都要統一了要憲法幹嘛?」 獨派: 「要台灣國憲法不要中華民國憲法!」 中間派:「憲法不能吃,我們要Money!」 阿共: 「反正都是擺好看的,這裡有本台灣地區自治法要不要參考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207.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56307392.A.C9E.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36.230.207.194), 02/24/2016 17:50:01 ※ 編輯: fatisuya (36.230.207.194), 02/24/2016 17:50:16
carrothead: 坎尼變迦南真地蠻扯的XDDD 02/24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