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3889236 巴巴菈‧W‧塔奇曼,應該不用太過介紹,幾年前,她的名著《八月砲火》譯成中文 後,應該讓許多軍迷趨之若鶩,筆者也是其中一位。不過說來慚愧,筆者就只愛她 對於戰前各國的描述,整本書反覆讀了兩三回,都在開戰後的篇章就停下來了。可能 是前面的篇章真的寫的太棒了吧。 塔奇曼最讓人驚艷的是她那種把歷史文學化的功力,雖說這兩者也許本來就不該分家 ,但是要找到像她這樣敏銳史識跟轉化為文字的才氣,筆者孤陋寡聞,還真沒見過幾 個堪與比擬的。作者令人佩服的地方是,她可以把每個出現的歷史人物刻畫的栩栩如 生,在短短幾行句中就讓讀者對他印象深刻,然後再來帶入其人生就會容易進入狀況 。這些都是建立在對於史料蒐集的用心跟掌握之中要點的能力之上,這不是件簡單的 活。 這本《驕傲之塔》的主題同樣放在一戰前的歐洲,但跟《八月砲火》不同的是,它的 重心放在那個世紀之交的社會,比起純粹描述軍政人物,更多是在關心普羅大眾。筆 者在看到塔奇曼的自敘說:「戰後許多人都回憶起之前那段黃金歲月有多麼美好,可 是我卻疑惑於,這麼好的年代為何人們卻可以毫不遲疑的選擇用戰爭加以摧毀?」看 到這段話,我就決定買了,作者問了筆者沒想過但同樣好奇的問題。 書中分成了八個章節,各有其主題,互相有關連,也可以分開觀看,但重要的是作者 的整體背後透露出的一種“走向戰爭”的大脈絡。第一章描述大英帝國的傳統貴族及 其政治從舞台上謝幕的經過,塔奇曼筆下刻劃的那些老牌貴族讓人活靈活現。第二章 講述無政府主義,這是筆者初次接觸這群人的主張,配合作者筆下描述的十九世紀末 工人慘況,在對照時事,不禁心中感觸萬千,這種貧富鬥爭是人類社會永遠的主旋律 ,及不安的因子。第三章說明了美國人逐漸倒向於自己的“昭昭天命”--一種擴張主 義--的崇拜,把建國元勳的告誡拋諸腦後。第四章是眾所熟知的德雷福斯事件,在無 止盡的鬥爭中我們看到法國社會地下蘊藏的暴力、撕裂。第五章中是一場白費功夫的 裁軍會議。第六章的標題是“尼祿主義在蔓延”,一開始不太懂作者用這個詞的意思 ,看完之後猜想,大概是指當時德國的那種富強背後隱藏的驕傲、自大、奢華跟充滿 帝國主義的社會情緒吧。帝七章又回到了英國,把政權從代表貴族的保守黨轉移到了 中下階級自由黨手上,也象徵著以後的政策將充滿著浮躁跟輕率的走向。最後一章是 塔奇曼的一點隱喻,當時還能夠阻止大戰的或許只剩下社會主義黨人,但他們卻各執 己見而分裂,而更讓馬克思死不瞑目的是,原本應該“無祖國”的工人還是各自回到 自己所屬的軍隊中效力;當最後還有一絲機會團結各大社會主義政黨的饒勒斯遇刺死 後,希望之火也就滅絕了。 在每一章中,塔奇曼用一種近似報導文學的手法描述整個事件來龍去脈,但她本身並 不做直接的分析與討論,而是讓讀者自行去感受其背後的深刻意涵,筆者相信每個能 夠讀完如此厚重書本的,應該都能體會其用心。至於這種手法的好壞,筆者只能說, 個人是頗喜歡的。但是還是要承認,有時候塔奇曼的鉅細靡遺又顯得的確又太過繁瑣 ,並不是很建議一口氣讀完,當然你能做到我會很佩服。 回到開始提到的問題本身,塔奇曼基本上已經默默的給出了答案。十九世紀末的歐洲 ,經歷了一小段“大致上和平”的時代,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盛極必衰,社會背後 隱藏著一股躁動不安的能量,如同即將爆發的火山樣蠢動。而軍事史家基根在他的名 著《戰爭史》中指出,當時的人對於克勞塞維茲的“總體戰”學說的崇信,但卻沒有 真正明白會造成的可怕後果,還誤以為戰爭一旦爆發,會像普法、美西甚至日俄戰爭 那樣很快就收場。殊不知當戰爭變成了一國一族的生死存亡而不再是“國王的遊戲” 時,就不是那麼容易止歇,特別是各大列強都攪和成一塊以後。而《夢遊者》一書的 作者指責當時的政客碌碌無為,未能阻止大戰的爆發,雖非全公平,但也不是無的放 矢。 本書是由中國的中信出版集團加以引進的塔奇曼作品集中的第二部,目前已出的有 《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及《歷史的技藝》,即將要出的有《第一聲禮炮》、 《遠方之鏡》跟《愚政進行曲》,分別是講美國獨立、14世紀歐洲跟戰爭政策分析 ,從Goodreads那驚人的本本近乎滿分的評價,看來都是值得期待的作品。 -- 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疆域....不得變更之。」 http://tinyurl.com/y9sbdup 所以趕快去收復這些土地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48.2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66234575.A.B33.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14.45.48.229), 06/18/2016 15:23:24 ※ 編輯: fatisuya (114.45.48.229), 06/18/2016 15:23:45
decorum: 能把美國最有名的通俗歷史作家的名字翻錯 真是不簡單 06/18 20:22
DAKOU: 抑或仰或傻傻分不清楚XD 06/18 21:10
fatisuya: 歹勢,年老眼花 06/19 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