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4743384 以“歐洲中世紀三部曲”為名,中信‧新思推出了美國知名作家Lars Brownworth所撰的 《維京傳奇》、《諾曼風雲》跟《拜占庭帝國》。他的書也曾在誠品的外文書區出現過, 不過我的英語不好,當時只是稍微上網查一下資料,也就沒有繼續追下去。作者做為美國 最夯的播主,其關於拜占庭皇帝的故事擁有忠實的聽眾。不過我個人對於維京人的題材既 陌生又感到好奇,也就先看這本作品。 自四世紀以後開始的一股歐洲民族大遷移運動,維京人是最後一批影響力巨大的民族。他 們給人的印象一向是戴著牛角帽(據說這是虛構的),駕著長船,拿著巨斧四處打家劫舍, 燒殺擄掠的“邪惡”面貌。電視劇“維京風雲”看起來裡面的人也都各個凶神惡煞,不是 吃素的氁樣。事實上也的確是,歷史上許多記載確實都是一些受害者留下來的,所有關於 其暴行的痕跡,還有對他們的恐懼與厭惡。不過今天,我們如果用什麼道德的眼光去看待 跟批判這些事情,自然是犯下立場錯置的愚行。是什麼讓原本在斯堪的納維亞安居樂業的 人,不得不出海打家劫舍也是一個歷史命題,做為一種求生手段,事實上當時其他人也沒 有良善到哪裡去,這些都自不待言。 如果正面思考的話,或許維京人四處活躍,在暴行之外的商貿,在某種程度上也再次活性 化了歐洲因為羅馬帝國崩壞後癱瘓的跨區域經濟,在各地建設跟殖民也促進了文化上的交 流與融合。當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們曾抵達過北美一事,這很難不讓人去想像 ,如果維京人真的能夠在那邊立足,並把訊息帶回歐洲的話,又會是如何光景。這個話題 說下去就會扯太遠,不過作者顯然並不看好這種發展,他明確的指出氣候變化跟後來的黑 死病已經中斷了這種拓展。 維京人另外一個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們在拜占庭帝國的活躍,這也是一個頗令人驚訝的現象 ,要知道他們的故鄉跟君士坦丁堡相隔並不算近啊。他們是以名為“瓦蘭吉衛隊”的傭兵 身分替拜占庭皇帝作戰,當時是馬其頓王朝的黃金時代,最善戰巴西爾二世(Basil II)在 位。有次他面臨國內大將叛亂,兵源不足,只好向北方羅斯的基輔公國用聯姻換來援軍, 就是這批勇猛的維京人。雖然僅僅6000人,但各個英勇,而且以忠於雇主自豪,巴西爾二 世立即重用他們,當作自己手上的三大王牌之一使用,自此戰無不勝,開拓了中世紀拜占 庭最大的疆域。 關於這支兵團,倒是聽過另外一個有效代表他們形象的故事。事情是這樣的,衛隊中有名 士兵趁醉羞辱了美貌村姑,可能是大意了,結果被對方報復殺害。消息傳出後立刻炸開了 鍋,衛隊在長官領導下氣勢洶洶的奔到該村,原本以為凶多吉少,孰料該長官捧著一堆金 銀財寶,放在那村姑面前,說道:「這是死在你手上的那個傢伙,現在歸妳了。他丟了我 們的臉,死不足惜!」然後丟下目瞪口呆的人們離去。事實上,在一個遵奉強者,鄙視弱 者的社會中,村姑有能力殺士兵復仇是被接受的事情,衛隊痛恨的不是他的行為,而是死 在女人之手,而取走被害人財富更是天經地義。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個軍團是個怎樣的 一支武力組織,其強大並受重視也自不待言了。 我認為一部歷史作品要面向大眾,既暢銷而不落俗套,首先,作者的文筆要有出色小說家 的水平,敘事要精準不拖泥帶水,有自己的史觀能建立架構。Lars Brownworth在這三點 確實都不負宣傳詞上的盛名。本書篇幅不大,但基本上不論作為啟蒙讀物或者是消遣之作 ,相信都能夠滿足讀者所需。只是中文版的翻譯雖然不差,但編輯不太給力,仍可看到幾 個小錯誤,有些可惜。 維京人這個主題在華文圈確實是冷門,但有興趣的朋友依然可以去找電視劇“維京人傳奇 ”、BBC拍的紀錄片“維京史話”,以阿爾弗雷大王為背景的“孤國春秋(Last Kingdom) ”,而國家地理雜誌最近也恰好以此為主題,附贈了精美地圖跟圖集,可以參看。 -- 我的志願是擔任台灣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大使,請各位鄉民多多支持。 敝人政見: 1.促成兩岸元首互訪。 2.中台平等互信的外交聯盟,共同市場的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 3.強化兩岸正妹帥哥交流團的往來………XD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44.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88511895.A.44B.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14.25.44.10), 03/03/2017 11:31:41 ※ 編輯: fatisuya (114.25.44.10), 03/03/2017 11:31:59
ams9: 謝謝推薦 03/03 20:15
ChiehKuo: 這簽名檔不錯xd 03/03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