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5836169 八旗的這套“興亡的世界史”應該算是台灣書市人文史地部分最難以忽略的一套書吧。做 為講談社的扛鼎大作,二十本光看介紹就氣勢不凡了。廣邀各方學者參與編撰的這系列, 面向的是大眾,各有各的特色算是其優點。不過,對於像我這樣的愛好者有點尷尬的是, 感興趣的主題多半都有深入研讀,這書系又太淺。例如羅馬帝國的篇幅。本來唐朝的部分 我也在觀望,主要是因為同屬講談社的中國史部分的相同主題已經閱讀過,不過當看到介 紹跟目錄後,立刻就下單了。 森安孝夫的這本《絲路、游牧民與唐帝國》,並不單純只是一部唐朝通史,更正確的,按 照我的說法,應該是唐與“中央歐亞”的關係史。作者本身是研究中亞史方面領域的著名 學者,他在本書中展現的是一個更寬廣的視角,而且帶有不小的野心。 他從最先就開章明義,希望讀者在自己的書中讀到的,是一個跳脫“歐洲中心視角”跟“ 中華主義視角”的“自虐史觀”,希望能夠踏入真正的“全球史”的領域。尤其是,森安 孝夫特別指明了這部作品是寫給那些從事教職人員的,他對於當今日本的史學教育有諸多 批判,期盼本書能夠帶來一些改變。個人對於森安孝夫的許多觀點是持深深的認同,特別 是他強調自己絕對是個愛國者,但他認為這種情緒保持在體育場等領域是很好,但對於所 謂的“愛國教育”,就敬謝不敏了。自從民族主義的病毒的產生後,“國族”的產生固然 有其優點,但缺陷也是非常明顯。在史學界中,造成許多觀念上的錯亂,更是令人直搖頭 。許多民族國家為了追尋自己的譜系,不惜編造、扭曲史實,甚至把顛倒錯亂時空,令人 啼笑皆非。森安孝夫花了不少筆墨說明這些情況,希望讀者務必要跳出這些框架去重新看 待歷史,才能有正確的觀念。 以與本書密切相關的土耳其/突厥民族來說,古代諸民族如突厥、鐵勒、沙陀等,因為都 說著土耳其語系近似的語言,而被歸類為土耳其民族。但如果因此就把他們都跟現代的土 耳其民族國家畫上等號的話,就會鬧出笑話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關於絲路 森安孝夫對絲路的介紹很基礎,比較有趣的是他提到了“絲路史觀”的爭論。主要是日本 學者間野英二,在1977年出版了《中亞的歷史》,對於過去強調絲路對東西交通的重要性 提出批判,認為太過強調貿易而忽略了當地社會的研究是不洽當的。但作者本身也不太認 同間野的觀點。他認為現在的研究是把“整個絲路”當作一個整體世界在觀察,並沒有說 側重哪方面或忽略了某些。 ‧粟特人 讀著森安孝夫對於粟特人介紹,不知為何,腦海裡浮現了對猶太人的聯想。這個民族在中 央歐亞的影響力可謂相當的廣泛,除了他們本身在絲路上扮演了重要的商業媒介角色之外 ,還常常融入當地的社會,產生這之外的作用。例如,在隋唐之際,居於涼州的粟特人, 就曾靠向李淵,帶著槍投靠,獲得重用。還有,在更早前的南北朝時期,也曾扮演外交使 者的角色穿插各國之間,相當多面。他們的文字,更是影響了之後的其他民族,從粟特文 變成回鶻文,再到蒙古、滿文。不過也由於粟特人往往介入當地社會太深,加上後來母國 被伊斯蘭化,便逐漸“融解”在各地區之中,從此成為歷史名詞。但研究這個時期的中央 歐亞,是絕對無法忽略粟特人。 ‧當唐朝做為世界帝國 對於某些皇漢主義來說,最不能忍受的大概是把隋唐皇室判定承鮮卑血統的這種說法,尤 其是如果來自於日本學者,恐怕更有“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觀感吧。只是說,爭論 這種血統上本身就是違反了森安孝夫一直想強調那種“去中華主義”甚至是民族主義的論 點。今天除非考古隊挖開昭陵,然後運氣好李世民的屍骨都還在,或許可以驗驗DNA了結 此公案,否則就是“看你想相信誰了”。 而事實上是,經歷過南北朝四百年的民族大融合後,特別是華北,要找到所謂“純種漢人 ”,本身就是很可疑的事情。再說,還沒討論過這個詞的定義呢。隋、唐毋庸置疑的是一 個中原王朝,森安孝夫特別強調過,即便楊、李都很重視塞外,但他們重心在中原、文化 核心也還是承襲自秦、漢,絕非什麼“征服王朝”。但是,正如杉山正明也曾提及的,正 是因為李家混著鮮卑血統,所以才能獲得“天可汗”的稱號。不過本書作者卻也指出,其 實不用太過宣揚此事。森安孝夫認為李淵當年曾向突厥稱臣,成為眾多“小可汗”的一位 ,後來發達了反過來取而代之,獲得其他草原民族的承認也只是順理成章之事。這種事情 其實也不用看的太嚴重,大丈夫能屈能伸,李家父子絕對是能挺著腰桿做人。 只是說,唐朝做為世界帝國也只到安史之亂前為止,之後它放棄了西域、退縮回中原本土 ,徹底轉向內在,漸不復當年的包容四海的氣勢。森安孝夫稱安祿山跟史思明是後來幾個 征服王朝的先驅,可惜沒能爭取到回鶻人的支持以致於功敗垂成,這點就不予置評了。總 之,八、九世紀後的中央歐亞,就上演著吐蕃、回鶻跟唐朝的三國志,中原王朝時常總是 弱勢的一方。 森安孝夫在書的最後自我批評說,雖然他想寫本概論性的書,但這部作品還是寫得太過複 雜。個人是覺得作者有點過於自謙,他在序章部分對於史學的一些觀念的建立對一般讀者 是正確的引導,之後對於每部分的主題解說,引導讀者進一步閱讀等,都很到位。雖然花 了一些筆墨解釋研究的經過,但有些是講述親身的經歷,也不失有趣輕鬆。中間有幾章是 談社會文化史,討論古代奴隸跟唐代外來文化,相信都是一般讀者會喜歡的。(順便一提 ,作者引用的《長安之春》,有簡體中文版)整體而言,仍不失為一部啟蒙入門的讀物。 就算沒有想要買下整套大作,針對這個主題覺得有點興趣的,可以來認識一下這位日本學 者。 -- 某秋天的晚霞,站在樹下的兩人... 伊達楓:秋天到了。 甄宓:嗯,好美的落葉啊..... 伊達楓:是啊,美麗的夕陽,但...更美的是.... 甄宓:...........(凝視著對方)                  別等續集了,結局想不出(核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228.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24019754.A.816.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11.250.228.35), 04/18/2018 10:49:19 ※ 編輯: fatisuya (111.250.228.35), 04/18/2018 10:49:45
toshinobu: 八旗多出好書,唯一可惜的是沒有電子書版本 04/18 14:25
mingjer: 有想買,但成為蒐藏品的機會更大,且摳摳不夠多......@@ 04/18 14:39
Eressea: 這套每本都想買但想到體積就QQ了,有電子書多好QQ 04/18 16:11
hwider: 的確是 04/18 17:15
lisaonlisa2: 八旗何時要出電子書啦 04/23 19:29
hpch: 只能接受電子書,希望出版社能盡早進入21世紀。 09/08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