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0rz.tw/QXlid 基督教決定性的勝利,無疑的,是歐洲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如果不曾發生, 我們很難預料世界史會有怎樣的走向。因此,它怎麼興起,有什麼樣的影響,是 一個吸引人的主題。之前在豆瓣看到這本《基督教的興起》備受好評,於是便找 來一看,果然不負所望。 作者Rodney Stark是美國著名的社會學跟比較宗教學家,他針對於基督教的興起 這個議題,嘗試運用社會學的研究手法,搭配考古跟歷史文獻,然後嚴謹的推論 出其前因後果。作者最大膽的地方,是他參考了許多現代社會跟宗教的互動,以 此來反推一千多年可能發生過的事情。誠然,如果讀者相信人性跟行為的模式基 本上不會因為時間而有太大的改變的話,在適當的證據跟邏輯推論下,確實也可 以給出一個答案。不過對於傳統史學家來說可能就比較難以接受,所以有時看這 本書的評價也頗兩極的。 這本書是把作者過去關於這個主題發表過的文章重新收集而成,看起來比較像零 散的主題的合成。這邊我嘗試用自己的語調來統整,跟大家分享一下作者的研究 心得。 基本上,基督教就像是一間工廠,它生產的是人類精神上需要的慰藉(報酬),它 可以是實質上的,也可以是來生的。這點跟大部份的宗教都差不多,都是回應人 類慾望的。基督教與眾不同的,是在於它比起傳統多神教: 1.擁有一個體系,雖然是還在發展中的神學,但跟其它相對雜亂無章的宗教比, 顯得有規模跟秩序。 2.創新的觀念。相對古典哲學,人人生而平等、博愛的神跟互助的奉獻犧牲等觀 念的提出是足夠讓人驚駭的,也能吸引很多對傳統多神教失望的人。 3.堅實的組織跟成員。團契跟排他性穩定早期信眾,入教門檻頗高,可以除去一 些企圖“搭便車”的人,忠誠度高。有願意殉教的信徒存在,雖然這也是一種理 性的選擇,出於流芳百世跟回到上帝身旁的信念,但這可以在關鍵時可堅定其他 教友的意志跟打動其他人。 以上就是其與眾不同之處。 而當時的一些機運從事後看來,也的確站在基督教這邊。首先,羅馬帝國是個多 元宗教主義的國家,換句話說,就是自由貿易的市場。皇帝對於宗教向來放之任 之,只要它不危害政權即可。這對於帶有種種優勢的基督教無疑是利多,雖然曾 經爆發過迫害,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那只是偶發的事件引起的,並非有系統跟計 劃性的針對。羅馬自三世紀以後,國運開始衰弱,特別是兩次大疫病,對人口造 成極大的傷害,在精神上也給予了打擊,許多人惶惶不可終日。基督教在此時發 揮出其優勢,他們視死如歸,認為這是通往天堂的方法,發揮出博愛的精神去照 顧那些被拋棄的病人,贏得了許多人的尊敬。並用神學解說穩定了人心。作者認 為這對於基督教的發展是一大關鍵。 不過,如果認為基督教是草根運動就錯了。事實上,最早期的基督教信徒都是猶 太人居多,他們在大離散之後分居於各大希臘化城市,部分人迫於時勢,必須跟 其傳統宗教切割,此時對於他們來說,未跟猶太教完全切割的基督教是個“熟悉 又親切”的選擇。也因此,基督教的流傳大致上都是在城市,拜羅馬帝國的交通 線跟城市化,才讓其擴張到地中海兩岸順暢無阻。(相對來說,遠於這個區塊的, 例如不列顛島,基督教化就很晚)此外,基督教對於多神教最早的切入點有二個 族群: 1.上層貴族。他們在精神上腐化的最快,也是最容易對多神教信仰質疑的人,基 督教充滿邏輯性跟創新的理念足夠吸引跟說服他們,並充實其空虛的心靈。 2.女性。相對於希臘羅馬時代對於女性的壓抑,基督教在對女性上比較平等,給 予較多的自由。且反對墮胎、離婚跟多妻,這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要點。 基於此,早期基督教的傳教某方面是透過人際關係,家族式,親友之間的傳播, 相當具有效果,也符合當時的氛圍。 此外,當時的城市生活比我們現在想像中“悲慘”,低下的衛生,戰亂,多元文 化的衝突,都是造成不安跟人口負增長的原因,基督教在的互助互利在幫助穩定 這些“災害”上無疑有正面效應,足以吸引大量多神教徒加入。 帶著以上種種優勢,加上一點運氣,基督教穩定的發展,根據作者推論,到了戴 克里先時代,可能已經佔羅馬帝國總人口1/2強(這個我有點想吐槽,如果這樣, 那麼戴克里先還迫害這麼人多勢眾的宗教真的是有夠有guts的了)。不過,至少 到了君士坦丁時代,基督教在帝國各階層應該都相當具有力量,所以才足以吸引 這位皇帝決定加以利用(或信仰),這本來就是羅馬的傳統,把宗教當作統治的工 具,只是基督教的排他性跟過去的宗教都不同而已。 另外,個人認為,歷史上的許多人事物的興衰,都是有其時運在背後,沒有羅馬 帝國,沒有基督教。而其成功固然是因本身的特色,環境跟運氣也不可少,信徒 當然會將之歸因於上帝的安排,不過我們都心知肚明這只是歷史的一種機運。假 設是基督教往東,佛教往西傳,可能又是一番局面了。 總之,Rodney Stark的研究手法雖然大膽,但不失為一種嘗試方式,這個年代, 墨守成規並不是好事。不管你接不接受他的觀點,讀這本書都不會浪費你時間。 文筆流暢,翻譯不差,缺點就是絕版已久,只能寄託網路無敵或者閱讀英文版了 。 -- 如果這輩子一定要寫些書讓自己不白活, 我希望能夠效法Edward Gibbon,寫出《中華民國衰亡史》, 媲美蘇維托尼烏斯,留下《台灣五帝傳》(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90.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94231227.A.B8C.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114.43.90.96), 05/08/2017 16:13:59 ※ 編輯: fatisuya (114.43.90.96), 05/08/2017 16:14:13
mingjer: 有趣!謝謝分享。 05/08 16:40
zyxx: 有興趣推 但是感覺有點基督教本位? 05/08 17:25
fatisuya: 沒辦法,基本上都這樣啊 05/08 18:11
lolic: 好像很好看 05/08 19:25
JI1: omf =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 by hudson taylor 05/09 08:34
phate06: 看完後很有興趣! 05/09 16:11
sbwy: 天主教表示: 07/18 00:51
Dainese: 誠徵這一本書,不容易買 09/28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