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已經很久沒有正式拿起散文起來閱讀了,雖然偶爾也會從報紙副刊上看看一些散文文章, 不過總覺得過於零碎片段,讀過有時覺得好但也就是那樣,一直以為所謂閱讀還是需要結 結實實地把書捧在手裡才有味道,一行行地讀,一頁頁地翻,閱讀樂趣也就在彈指翻頁摩 娑間淡淡顯現。 小時候樂於閱讀散文,琦君、林清玄、杏林子、張曼娟以及螢窗小語時代的劉墉,當然還 有眾多散文名家如余秋雨,算是還蠻多的,一時也記不清了。那時非常傾慕於那些作家的 感性書寫及佳美的字句,更常常有感於文章中的情感抒發,常常讀來眼眶微濕,現在想來 不禁莞爾;也因此那段時期常誤以為自己是感性的人,在課堂上,寫起作文也常模仿那些 散文風花雪月的風格,有著一逕少年強說愁的古怪姿態,後來年紀越長,慢慢地也不常接 觸散文了,也不知道哪裡出了錯,彷彿就像是一條線嘎然地斷了,切開自己與散文間的聯 繫,後來偶爾看到一些散文作品反而看不太下去,那種或感性或說理的味道,已經逐漸與 自己的調性不合,或許自己有了變化,讀到散文作家談情感、說道理的文字,只有格格不 入的尷尬。 那天,陰錯陽差的,在書店因找不到書好消遣,太常去那家書店了,因為閱讀範疇較為侷 限,有興趣的、該看的與該買的也都差不多了,在書店無聊得慌,眼睛轉來轉去,偶然餘 光一瞥,恰好看到柯裕棻的《恍惚的慢板》,當時只想打發時間,拿了書就獨自坐在書店 的一隅品讀起來,看著看著竟然也翻完了全書,還是間有笑聲、嘖嘖聲與點頭的閱讀狀態 ,旁人看到應該會覺得這個人有點問題吧!似乎只有散文雜記才能在書店翻完,不像是小 說,須得按部就班地一步步披荊斬棘前進,接續地承接上文才能享受曲折情節的連續性, 散文雜記則是想看到那裡就翻到那裡,所以散文的性格氣質是隨性的,讀來不會有任何負 擔窒礙,但重量似乎也輕薄了些,只是閱讀的快感在散文身上也是頗能展現的,所以在書 店閱讀散文是適合的,自己輕易下了這個結論。 柯裕棻的文字清新流暢,或許不是如以往散文作家幾乎都是中文系所出身的,文字並非字 字雕琢的、具有古典美感,而是清麗知性的,尤其是幾乎每篇文章都極有見解,並不是那 種說情談愛的感性書寫,反倒是在生活中,以城市為本的書寫,某些部分的字句,或許在 台北生活過的人,讀起來會更有同感,透過柯裕棻的目光巡視城市的細微之處,亦步亦趨 地跟著她的慧黠腳步漫遊,看著城市街景更別有一番味道;可能也是學院派的關係吧,書 中也散落著一些文化思想家的名字,更異於以往簡樸的散文美感,帶著不同城市意義的觀 點。 其實書中許多篇章,以往在副刊中有些已經讀過,但集結成冊竟然表露了不同的韻味,或 許一個禮拜閱讀一次副刊文章,把她文字的美感與趣味稀釋了,因而無法一以貫之。在報 上讀文章常看過就算,有時只留下平淡或那種差不多就是那樣的感覺而已,沒想到實體書 本的功能還是不同,是不容取代的,文字雖都寓居於紙上但還是有微妙區分的,書本畢竟 還是文字最好的歸宿,那天讀完《恍惚的慢板》後,心情大感舒暢,順手也帶了她的《青 春無法歸類》回家,之後,讀起該書卻少了前書那般的滋味,應該是內容取向的關係吧, 或許也跟在書店閱讀有關。 自從那次散文的再啟蒙經驗後,偶爾頭昏腦脹時,就會想拿起散文抒解壓力,因為柯裕棻 的關係,所以閱讀對象偏向選擇新世代女性作家,對這方面不熟,但有看壹週刊的經驗, 所以挑了張惠菁的作品讀將起來,記得那本應該是《閉上眼睛數到十》,讀著讀著也覺得 別有一番天地,張惠菁散文取向比較私密,或許可稱之為私散文吧!書中大半內容與她自 己有關,常常是經由自己生命史的敘述開始,旁及姊妹、母親、同學與朋友間的交往互動 ,開展出另一取向的書寫徑途,這種書寫策略應該算是頗為成功的;每個人的生命經驗或 有不同,或都有極大差異,但從歧異中緩慢地抽絲剝繭後,每個人生命當中一條一條的線 索,某些部分卻會有驚奇的交疊,也這是我們有時候會有同感的因素吧!每個人的生命經 驗似乎皆存在著某種奧秘的家族相似性。 說老實話,以往在壹週刊出刊時,偶爾無聊會到7-11站著翻閱內容,或許對壹週刊的期待 就是讀些八卦趣聞,以滿自己卑鄙的偷窺獵奇的慾望,什麼張五常、駱胖、劉大任、張惠 菁的文章,在那慾望空間中,這些文章是絲毫擠不上自己想望的內容清單上的,當然偶爾 家裡不知怎麼的,莫名會出現壹週刊,在這種情況下,也會試著翻閱幾個文字專欄,常常 也是啃不太下去,或許對自己而言,八卦與散文是兩個不太相似,也不搭調的個體,讀壹 週刊就是為了佐八卦入口,當下脾胃擠不下任何細緻的文字,但張五常與劉大任的文章好 像除外,因為他們的文字常也帶著八卦與趣聞味道,所以還算讀得下去,但駱以軍與張惠 菁在那情境下,落落長的私密書寫,當時是被自己強烈排斥的。 因為上次經驗的緣故,後來也找到張惠菁在壹週刊發表文章的集結—《告別》,或許現在 不時興文以載道的大敘述,讀她的文章那種瑣碎小敘述,也是蠻樂開懷的;跟柯裕棻的情 形相似,書本還是要捧在手掌上閱讀才是,讀她的《告別》時,自己一發不可收拾且一氣 呵成地讀完全書,張惠菁的散文感覺與形式與柯裕棻的十分雷同,但張惠菁的文章更雜駁 ,更靠近她自己,同樣的,文字不是以往空靈抒情的寫法,而是親近可愛的且內向觀看自 己的,也是頗具巧思的,透露出不凡的視野,還蠻喜歡她的文字與想法的,所以她的新書 也上網定了,希望不要失望才好。 另外在書店也翻閱了張小虹的《感覺結構》,感覺這本是她比較親近人群的散文作品,因 為也看了一些她以往的書;《感覺結構》談張國榮,講電影臥虎藏龍以及在美國茶餐廳的 經驗,讀起來輕鬆且宜人甚多,因為她是國內女性主義文化研究大師級的一號人物,以往 作品如《性帝國主義》,硬碰硬的在談法農、後殖民、性別研究,讀起來是很費腦汁的, 雖然這本原先就是學術著作,其他像是《自戀女人》、《性別越界》都是較需要背景知識 的著作,雖然相較於《性帝國主義》是輕鬆許多了,但還是需要聚精會神地閱讀,否則是 會霧煞煞的。 張小虹除了《感覺結構》外,另一很好進入的文本則是《情慾微物論》,這本書收錄的應 都算得上是散文,每篇都短短幾頁,張小虹的書寫策略是透過文化研究的內力,外推出去 ,書寫社會百態,勾勒了台灣的茫茫眾生相。也是內力雄厚,她應該算得上是當代武林中 的峨嵋派掌門人,文字舉重若輕地,若無其事地處理了許多社會文化議題,當然也不僅止 於嚴肅議題,裡面許多篇章論及電影,視角有別於一般觀點,讀來也是興味盎然,只是張 小虹書寫散文雖謂之散,但文章底韻還是蘊含著豐富知識力量的,收放之間是充滿緊密感 的,與上兩位女性作家的味道不盡相同,也是可一讀再讀,低迴思索的好書。 也讀了張讓的《和閱讀跳探戈》,好像有志一同的,都挑了當代女性作家的讀本,這本散 文著作,嚴格來說應該算是書話散文,每個篇章都是討論幾本書或幾個與書有關的內容, 看她談布西亞、奈波爾、薩伊德、烏托邦、韓少功、西蒙波娃、地海傳說、蘇格拉底,裡 面或多或少自己都曾接觸過,所以看來格外親切,也能看到她的某些獨特觀點,文字也十 分親民白話,讀來是頗為愉快的,讓人驚訝的是她讀的書還真多啊! 順便也看了老一代作家西西的散文,很久前讀過她的一本小說,從未接觸過她的其他著作 ,但這本《畫/話本》跟以往透過小說認識的她的印象有點不同,文字味道雖有同樣氣味 ,卻多了某種童稚的味道,應該可以這麼說,讀起來好像是某位親近的人在跟自己介紹書 、畫、藝術及典故般,或許這是她書寫多年的功力,一方面也很驚訝她的文化內力,大堆 頭的藝術家、小說家、理論家與戲劇家,她還真是如數家珍的,像是閒話家常的與我們娓 娓細敘,很不得了的能力,如同一位腹藏萬卷書的長輩,卻謙沖虛懷到不可思議的境界, 頗值得佩服,雖然那本書真的很小。 近來讀了不少散文,大部分卻都圍繞在女性作家的作品,只有在這隙縫中,插了一本男性 作家的作品,那就是舒國治的《理想的下午》。女性作家雖然個別都有差異,但讀來就有 共同的細膩特性,然而舒國治的散文,應該說晃蕩的書寫,就是大剌剌的,散發出一股昂 然的瀟灑氣象,雖然說大剌剌的,不代表其文字散漫,反而可怕的是在他的文字運用,文 章寫來是既白話又文言,既夾議又夾敘,可算是非常獨特,遣詞用句典雅有致,也不知道 這功力如何練來,讓人好生羨慕,實是非常少見的奇文;舒國治本身應也算是奇人一枚, 像是遊蕩江湖的奇士,幾年在世界各地不停的遊蕩、旅行,或許這特殊的際遇帶給他獨特 的視野與體質,文章渾然天成自成一格,還真沒讀過這種文字,也少見這種人物。 原先對於文學的關注皆把重心放在小說故事上,偶爾把目光放在散文時,卻發現了好多驚 豔的作品,相較於小說,散文重量與印象淡漠了點,有時候,讀完一本散文作品,當下讀 的感覺雖好,卻也瞬間馬上忘記了內容,或許其形式就是這般,散文形式的本質,替自己 設下了某種侷限與天命,但閱讀這些人的作品,雖然大半精確內容與感覺都從腦袋消失了 ,不過自己仍偏執地相信,閱讀散文應該有為自己帶來某些莫可名狀的東西,也許是閱讀 的愉悅,也許是觀點的微調吧,總之能讀散文真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96.142 bluebo:push
ookk36:寫得真棒.我覺得散文比小說更能讓讀者貼近作家. 220.134.0.182 06/06
sab:是「恍惚」的慢板唷 218.168.238.11 06/06
overlapping:呵呵.....記錯了書名,多謝.....:)....140.117.196.142 06/06
※ 編輯: overlapping 來自: 140.117.196.142 (06/07 01:09)
talaria:唉 可是近年來作家們的中文可真是愈來愈差了 218.166.218.66 06/08
talaria:冗字、冗句、語法錯用的情況太過嚴重了 218.166.218.66 06/08
talaria:或許我讀書的品味太跟不上時代了…… 218.166.218.66 06/08
rehtra:找老作者的看吧! 203.73.50.243 06/08
overlapping:之前閱讀的這些作家,就文字來說都還可以...140.117.196.142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