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ip (幸福是自己的努力)》之銘言: : 嗯 因為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怎麼爬文 : 如果有重複性的話 : 對於板內的常客先說聲抱歉 <(_ _)> : 我很喜歡蕭麗紅的作品 : 不知道板上是否有人可以推薦類似風格的作家呢 : 因為我想多了解關於古早的風俗民情 : 也比較喜歡這樣含蓄的情感抒發方式 ^^" : 希望板上的大大可以好心的回答我唷 : 感激不盡 :) 以前曾看過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這本小說在描述當時年輕人的兒女情懷上, 表現出的那種衿持與內斂,與現代人是相當大異其趣的,這部分很動人,雖然這本小說 主調在書寫男女之情,某一部份卻也顯現過去台灣的民情敦厚與良善風氣,這也是自己 很喜歡的部分;在文字方面,其方言的適時挪用以及文字的細緻都讓人印象深刻。 原po提到喜歡古早的民俗風情,這點比較模糊且難以界定,古早的民俗風情是喜歡那種 涉及到台灣早期的民間描述嗎?如是這點,台灣以往的鄉土文學應該相當值得一讀,如 推文中已經提到的洪醒夫,應該可以再加上宋澤萊、王禎和、黃春明等人的作品,但這 方面的鄉土文學,個人以為跟蕭麗紅的風格是不太一樣的,鄉土文學的內涵與表現方式 似乎比較偏向底層社會,以及富有某些社會意義的,雖然與蕭麗紅相似,他們都部分使 用方言寫作,但差異頗大;如果是沈從文的作品,應該與蕭麗紅的風格差異更大,當然 如果是擴及到所謂的古早的民俗風情範圍,沈從文的《邊城》應該也算是,裡面有非常 含蓄的情感表達,甚至較之蕭麗紅的描述是更為隱而不顯的,而且時代更為久遠,不過 之間的差異性真的很大,但《邊城》肯定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優秀作品。 喜歡蕭麗紅作品的讀者,常常也會喜歡蔡素芬的《鹽田兒女》,她們的作品之間似乎有 共同的本質,如涉及到早年兒女情長的描述,以及運用方言的寫作,這樣看來或許蔡素 芬的作品會較合原po的脾味也說不定;另外,雖然風格迥異,但愛亞的《曾經》似乎也 有類似的質素,因為也是關於以往的愛情故事,只是寫作風格與範疇顯然是不一致的。 如果喜歡描述情感的中文小說,張愛玲的作品好像也不能錯過,只是風格形式與蕭麗紅 的作品是有很大的距離存在的,另外海派傳人王安憶的作品也相當不錯,如自己比較喜 歡的《長恨歌》;如還要再加上一部長篇的中文小說,蘇偉貞的《沈默之島》,應該可 以一看,但其與蕭麗紅的作品完全不同,是很現代的愛情故事,原po或許也可以嘗試看 看,這部小說風評一向很好。 只是如《千江有水千江月》、《曾經》、《沈默之島》等,雖然每部都有優點,但也有 明顯缺點,所以自己雖喜歡某些部分,也不曾真的沈溺於其中,或真的被感動;相較之 下,沈從文、張愛玲、王安憶以及宋澤萊、王禎和、黃春明、洪醒夫的作品,個人比較 偏好,不過這都是以往閱讀的感覺,以及個人主觀的閱讀傾向,做不得準,希望這些對 原po會有小小的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96.142
hip:XD 謝謝你唷 :) 59.112.167.61 05/16
amber92:我自己是喜歡蕭但不喜歡鹽田兒女 140.119.141.45 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