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刻意暫停》讀後心得:最忙碌的人其實沒想像中勤勞 顛覆「成功=不休息+持續努力」的公式,讓疲倦的你再次充電的技術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booting/ 你有沒有那種工作到自己「身心俱疲」的狀況?甚至好不容易休假了,也提不起勁出門玩 ,還時常感到心累?如果你正處於這種倦怠感的狀態,那是時候暫停一下,讓自己重新充 電了。人生不是無止無盡的馬拉松,而是由許多次的「短跑和暫停」組合而成。 這本書在說什麼? 《刻意暫停》的作者是韓國前三星電子常務理事全玉杓,他曾經被三星員工票選為「最想 要效法的前輩」。離開原本的工作崗位後,他開始擔任企業講師,傳授三十年的職場秘訣 幫助個人和企業解決困擾。在這本書裡,他指出了一個人如果要跳得更高,就要懂得適時 暫停,然後重新啟動再出發。 他指出自己在職場上面的觀察:「許多在相關領域上卓越的人,他們大多屬於工作狂,即 使因為一成不變和倦怠而苦苦掙扎,也不願意放下工作。因為他們一旦不忙,就不知道要 做什麼來打發時間,所以總是排滿行程。他們會排滿毫無意義的會議、馬不停蹄地打電話 和發送電子郵件,藉此來掩蓋自己的不安。」當一個人愈是忙碌不堪,就愈容易陷入疲累 跟茫然的困境。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腦中浮出這個想法:「最忙碌的人,其實反而是最懶惰的人」。這 種懶惰是指一個人不願意、或不知道該自主思考的情形,忘了該從忙碌當中抽離開來,省 思人生和工作真正重要的追求是什麼。在這本書裡,作者提供了「暫停重啟」的六個步驟 ,讓我們知道暫停的必要性,以及重啟將帶來的好處。 註:這篇文章的標題我原本是下「最忙碌的人其實沒想像中勤勞」,但是讀者的評論裡面 ,有一個很值得省思的觀點:「『最』表示沒有更甚者,所以你認為每天懶散睡覺的人還 比『最忙碌的人』還勤勞?什麼歪理。不要用聳動的文字來評判你不認同的生活方式。建 議修改為 『 最忙碌的人其實不是最勤勞的人 』 或是 『 其實沒有想像中勤勞 』 。」 我仔細思考之後,發現我原始標題的邏輯存在著很明顯的錯誤,所以修正成了現在這個描 述更為客觀的標題。感謝每一位給予指正和建議的讀者! 什麼時候要暫停和重啟? 作者提到一個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經驗:你一開始做一件事情時總是充滿「新鮮感」 ,然後非常賣力地前進。漸漸地當你「熟能生巧」之後,反而會開始安於現狀,甚至開始 感到懶散、倦怠和無聊,接著就陷入一種「一成不變」的狀態。這個時候,就是我應該「 暫停一下」,調整呼吸之後「重新啟動」的時機。仔細觀察平日的自己,如果有以下三種 狀況,就是需要重啟的時候。 第一種是「迫切感消失了」,例如一個人本來很心急如焚想求職新工作,卻因為幾次失敗 後變得無精打采,覺得不再急迫。這個時候就需要暫停下來,調整步調重新振作起來。 第二種是「沒什麼新東西可學了」,當你太熟悉手上的工作時,內心開始變得鬆懈,好像 自己什麼都知道了。只是一直待在舒適圈裡的人,很可能被大局淘汰,所以此時就要記得 暫停,重新設定目標。 第三種是「採用過去的成功模式卻沒有成效」,這種情形尤其會發生在優秀的人才,被升 任到高階主管的時候。原本讓自己成功晉升的模式,卻在新的職位不管用了。這時候就需 要暫停,修正方式。 令我印象深刻的段落 對於工作的全力衝刺 我很喜歡作者引用了古希臘雅典詩人泰奧格尼斯(Theognis)的這句話:「如果神想要毀 掉一個人的時候,首先會告訴它是一個最有前途的人才,然後要他毫不休息地往前衝。」 他提醒了人們不要太陶醉於自己的成功,而放棄了更進一步的可能性。 有時候在工作上尤其如此,當你表現得比較出色,老闆很可能會賦予你更多、更重、更具 挑戰性的任務。然後你又做得很不錯,老闆又繼續給你更多任務。排山倒海而來的任務不 一定是他有心惡整你,而是當你自己甘之如飴,又不知道應該偶爾休息一下的時候,有哪 個老闆會不愛拼命三郎的態度? 作者在他的職場經驗當中,看到太多全心衝刺,卻忘了休息的案例。有身心俱疲心理出狀 況的,也有把身體操壞掉後後半輩子都要仰賴醫療的,也有太過投入工作而忘了子女相處 的。這也是他強調「刻意暫停」的目的,我們必須適當地讓自己慢下腳步,仔細思考什麼 是人生真正重要的,調整腳步之後再次出發。 對於目標追求的省思 書中有一個寓意十足的故事。有兩個人決定一起穿越非洲沙漠冒險,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總 算穿過沙漠。其中一個人說:「我們立一座有我倆名字的紀念碑吧。」另一個人則說:「 在沙漠旅行時我們時常沒有水而受苦,我們為其他旅客挖一口井吧。」兩個都堅持己見, 最後決定都做。 數十年匆匆地過去之後,兩個人再次相約重遊沙漠,結果看到當初立起來的紀念碑已經被 沙塵暴摧毀殆盡,可是開鑿的那口井,至今仍然在原地幫助其他旅客解渴。作者透過這個 故事提醒我們:「如果把隨時都會變化的事物設定為目的,自己的人生也會因此變得搖擺 不定。」 這讓我回想起之前讀過《致勝品格》這本書之後產生的想法:「與其緊盯目標,不如航向 品格」。像是常見的量化目標,年薪的高低、房子的大小、奢侈品的多寡,這些目標可能 隨你的心境和境遇而改變。而品格例如正直、友善、真誠,則不會隨時間而改變。我們偶 爾也該暫停下來思考,自己是傾注全力在打造一座紀念碑,還是挖掘一口可以佇立更久的 水井呢? 暫停用於檢視,重啟用於改善 作者提到的暫停,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用來檢視自己的當下」。他認 為如果一個人持續瞎忙,而不知道暫停的話,就無法知道現在自己的觀點是對或錯。如果 你持續用同一套方式生活而感到倦怠,卻不願意暫停一下檢視到底是哪裡出問題,那麼以 後也只會持續犯下相同的錯誤。 當我們透過暫停,抽離自己,檢視出哪裡出錯了,就有辦法設計新的改善流程,讓自己「 重新啟動改善現有的流程」。我們都是普通人,在生活當中總會犯錯,也總是會有遇到瓶 頸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勇敢按下暫停鍵,重新整理流程,檢視和建立新的生活習慣與 工作方式。 如同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經說過:「如果你完成了有效率的工 作,那應該安靜地回頭看看。只有安靜地回頭看了,才可以更加有效率地工作。」即使你 認為自己現在已經活得十分有效率,也不妨按下暫停鍵,檢查看看自己的快步調的生活中 還有什麼可以改善,讓自己過得更從容,表現更出色。 後記:擁抱暫停 《刻意暫停》這本書的篇幅屬於 240 頁的小品,書中故事跟舉例都很切中上班族的痛點 。作者以一個從知名企業退居幕後,擔任顧問和講師的身分,從旁分析人們在忙碌工作時 仍然該保有的暫停習慣。如果你感覺到職業倦怠、工作瓶頸、失去動力,這本書不失為一 本用來提振自己士氣的讀物。 在書本的尾聲,作者提到:「重啟不是做一次就可以,而是到死之前都要不停執行的行動 。」我的看法則是,不要把重啟當成一個需要精挑細選的重大活動,你其實可以做到「每 天重啟」。 就像《靜下來工作》這本談「正念冥想」的書所說,你可以挑選每天早、晚時段進行獨自 的冥想。並且在冥想之後靜靜地思考,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自己是否正朝著那個方向努 力著。待心情沉澱之後,再重新啟動。重新啟動不必是什麼重大的人生改變,而是每天你 都可以執行的最微小行動。 最後,很違反常理地,讓自己陷入窮忙很容易,但是要真正釐清楚人生的方向比較難。若 我們放任自己漫無目的忙碌,其實才是對待人生最懶惰的生活方式。有時候,告訴自己暫 停一下也沒有關係,要跳得更高之前,我們總得先蹲下。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226.2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36037097.A.A08.html
brella: 感恩 11/04 23:10
willywasd: 推 11/05 02:04
mepe1018: 謝謝分享 11/05 07:05
taelia: 推 11/05 08:00
habodaha: 謝謝分享 11/05 08:26
Jimmy615: 推 感謝分享 11/05 11:28
bossfour: 糟糕好像完全被說中XD 11/05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