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召喚勇氣》提升個人領導力,凝聚團隊向心力的4個步驟 打破慣性、踏出舒適圈、成為人生中、工作上的勇敢領導者 圖文好讀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daring-to-lead/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著有暢銷作《脆弱的力量》,她的TED演講〈脆弱的 力量〉觀看次數更超過四千萬次。在新書《召喚勇氣》中,她將20年來致力研究勇氣、脆 弱、自卑和同理心的成果,彙整成這本平易近人的生活與職場實踐手冊。 在第一次接觸到布芮尼的著作與演講之前,我對於勇氣的認知,停留在「膽大過人」與「 無堅不摧」之類的心靈力量之流。直到理解她的論述之後,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勇 氣與脆弱是一體兩面,「真正的勇氣,是學會與脆弱共處」。 布芮尼在這本書開宗明義地說,她對於「領導者」的定義就是:「能從人們與流程中看出 未來的可能性,並且有勇氣開發那股潛力的人。」我在公司帶領10個人的小團隊,讀這本 書的目的,是希望能尋求讓內向的自己進一步突破的勇氣,進而影響團隊成員發揮自身的 勇氣。 對於很多習慣埋首電腦前的科技主管來說,書中這句話讓我莞爾一笑:「當你習慣用科技 處理所有的事,要與人面對面展開尖銳的對話就變得非常尷尬,而且太過刺激。」我從書 中感受到作者對於人性關懷的溫度,也學到了提升領導力的方法,以及凝聚團隊向心力的 訣竅,整理成以下四個步驟。 |領導者:能從人們與流程中看出未來的可能性,並且有勇氣開發那股潛力的人。 |A leader is: Anyone who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finding the potential in |people and processes, and who has the courage to develop that potential. 1.卸下盔甲、面對脆弱、發揮同理 我在職場打滾的日子裡,從工程師做到小主管,一路上看過許多種領導者的型態。書中定 義的「防衛型領導者」讓我勾起些不好的回憶:驅策完美主義、自認永遠是對的、以批評 為自保手段、領導方式是遵從與掌控、、以權勢壓迫他人、將筋疲力竭視為地位象徵、迂 迴與逃避。 這些特質是所謂的「穿上盔甲」的樣貌,保護自己不被傷害、不被貶低、出於自保為目的 。這些看似強勢的行為,卻難以真正與人建立連結,甚至容易與團隊成員漸行漸遠。作者 點出,要成為一個有勇氣的領導者,反而要「卸下盔甲」面對自身的脆弱,用開放的心胸 去待人接物。 書中定義「勇敢型領導者」也大有人在:有同理心與自我包容、終身學習的態度、做出貢 獻且願意冒險、培育承諾與共同使命、支持休息與復原、指出眾人的恐懼與不確定性、有 話直說與採取行動。這是一種即使無法預測或掌控結果,仍然全力以赴的心態。 在這些勇敢的特質裡面,我最有興趣的是「同理心」這項,布芮尼詮釋同理心的說法非常 精準,她說:「同理心不是與某個『經驗』連結,而是與『支持某個經驗的情緒』連結。 」你不需要擁有跟對方一模一樣的經驗,也可以表達出「我懂你的難過」的同理心。 例如:團隊成員搞砸了一場報告,感到沮喪與失望。這時候,你不要急著大做文章說換做 自己會怎麼想。反而,可以這麼表達:「這真的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你一定很失 望,我相信這種感覺很難熬…」不要試著挽救或說教,而是先和對方的情緒連線,站在對 方立場看事情。 談判專家克里斯.佛斯在《FBI談判協商術》這本書也談如何建立同理心,重點不是感同 身受,而是說出對方的痛苦。「你似乎很沮喪…」、「 聽起來你很失望…」如果你說對 了,對方會感受你的同理心。如果你說錯了,對方會試圖糾正。建立同理心的過程,也在 建立彼此的信任。 |鼓起勇氣與脆弱共處無關輸贏,而是讓你在無法預測或控制結果時仍有上場的勇氣。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is not about winning or losing, it’s about |the courage to show up when you can’t predict or control the outcome. 2.走自己的路,但也要懂得接受反饋 布芮尼提到,一個領導者必定會遭遇困境與阻礙,要能夠熬過這些難關,必須擁有明確的 核心「價值觀」。她在書中列舉了一頁的價值觀清單,並請讀者選出兩項,並且擬定行動 去實踐。我選擇的是「誠信」與「貢獻」,其中又以誠信(Integrity)讓我最有感觸。 我對誠信的解讀,除了道德上的操守之外,就是要實踐「言行合一」。這個社會不缺有能 力、有技術的人,但是真正貫徹誠信精神的人(甚至企業)卻非常難得。我們心裡都討厭 「說一套、做一套」的人,如果身為主管的是這種調性,肯定失信於人。 我很喜歡書中對誠信的定義:「誠信是選擇勇氣、而非舒適。選擇做對的事,而非好玩、 速成或輕鬆的事;落實你的價值觀,不是嘴上說說。」走自己的路的勇敢領導者,絕不對 困難的事情保持沉默。一個誠信正直的領導者,才能凝聚團隊的向心力。 除了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之外,也必須學習接受意見的反饋,無論是來自上司或者下屬。因 為,太過固執的態度,或者對價值觀的矯枉過正,反而會與人漸行漸遠。為了避免這種情 形,布芮尼提出三個心法,運用在聽到不同的反饋時,心裡可以這麼想: 1. 對於大部分的意見反饋:「我有足夠的勇氣聽他說。不必然全盤接受或聽進去,但我 有足夠勇氣聽他說。」 2. 對方表達技巧不夠好時:「這裡一定有值得聽的東西,只要聽對我有用的部分就好, 不必理會其他的。」 3. 聽到忠言逆耳的建議時:「這是掌握與學習技能的過程,而且這個人和我一樣關心這 件事。」 讓自己帶著好奇心去聽對方的反饋,了解別人的觀點,放慢對話的速度。如果接收反饋的 當下感到難以承受,可以試著說:「一次談這麼多有點超出我負荷,先挑其中一項深談好 嗎?很樂意改天與你聊其他的議題。」這會是個有建設性、尊重對方、且充滿勇氣的提議 。 |誠信是選擇勇氣、而非舒適。選擇做對的事,而非好玩、速成或輕鬆的事;落實你的 |價值觀,不是嘴上說說。 |Integrity is choosing courage over comfort; it’s choosing what’s right |over what’s fun, fast, or easy; and it’s practicing your values, not just |professing them. 3.形成信任的7個行為 在我之前分享過的文章〈《與成功有約》不懂得建立信任的你,正在失去職場領導力〉, 提到由內而外讓自己「值得信任」,是提升個人領導力的首要之務。布芮尼的這段話也與 之呼應:「我們需要信任他人,才能展現脆弱。展現脆弱,才能與他人培養信任關係。」 前者是讓自己值得信任,後者則是信任別人。但我一直還沒有掌握到的是,有沒有方法可 以解決《克服團隊領導的5大障礙》提到的團隊最大障礙:「彼此缺乏信任」?也就是說 ,該怎麼實際影響、指導團隊成員,讓信任也發生在團隊之內?從布芮尼的研究之中,我 找到了好方法。 關於如何指導團隊成員,該做出哪些具體行動,提高「主管」對他的信任?他自己又可以 改變什麼行為,提高「其他成員」對自己的信任程度?布芮尼把以下七個「形成信任的行 為」濃縮成「BRAVING」(勇敢)這個詞,我後面會說明這個清單好用的原因。 1. 底線(Boundaries) 你尊重我的底線。當你不確定我的底線在哪裡時,就要開口問。 2. 可靠(Reliability) 你言出必行。察覺自己的能力和極限,不要答應自己做不到的事,兌現自己的承諾。 3. 當責(Accountability) 你要承認自己的錯誤,道歉並做出補救。 4. 守密(Vault) 你不會把不該洩漏出去的訊息或私事說出去。你不會把我的秘密說出去,也不會把別 人的秘密跟我說。 5. 誠信(Integrity) 你選擇勇氣,而非舒適。你選擇做對的事,而非好玩、速成或輕鬆的事。你選擇落實 你的價值觀,而非嘴巴說說而已。 6. 不評斷(Non-judgment) 我們可以不帶評斷的談論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不帶評斷的請求彼此協助。 7. 寬厚(Generosity) 你從最寬厚的觀點解讀別人的意圖、言語與行動。 如果直接告訴團隊成員:「你要改善一些信任相關的問題。」必定會引起大家的恐慌跟防 衛心。可是,這麼說就不一樣了:「你應該定出自己的底線,跟合作的對象達成共識。」 或者:「你應該審慎評估手邊的資源,不要隨口答應卻無法兌現。」 差別在於,把信任直接放到檯面上,太抽象、也太籠統。但是採取「改變行為」的方式進 行指導與溝通,就顯得具體許多,也讓人有方向遵循。我會採取這個方式,從行為面著手 ,來試著強化團隊的信任感與向心力。 |領導者必須投注合理的時數,照顧好恐懼與情緒,否則就要浪費多到不合理的時間, |努力管理沒有效能與生產力的行為。 |Leaders must either invest a 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attending to fears |and feelings, or squander an un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trying to manage |ineffective and unproductive behavior. 4.跌倒後再爬起來的3個步驟 成為一個勇敢領導者的學習過程中,布芮尼提醒我們做好心理準備,假如我們經常做個夠 勇敢的人,一定會有跌倒的一天。勇敢並不是說:「我願意冒失敗的風險。」而是說:「 我知道遲早會失敗,但仍然全力以赴。」 同樣的心態也必須傳達給團隊,我們是在戰場上奮鬥的人,遭遇失敗與阻礙是必然的。然 而,如何在跌倒之後,再度爬起來,從過去的經驗學到教訓,做出更好的決策和行動,才 是最重要的一環。對於團隊而言,領導者只是個旅人,而非製圖者,共同在這條路上結伴 而行,經歷所有的一切。 「當我們鼓起勇氣正視過去並接受自己,就能改寫結局;當我們否定過去的失敗、挫折和 痛苦,這些過去就會主宰我們。」書中的這段話,讓我想起《被討厭的勇氣》也提過同樣 的概念,不要糾結於過去曾經失敗的痛苦,而是專注於當下能夠採取的行動。布芮尼在書 中整理出三個越挫越勇的步驟: 1. 面對:保持好奇,深呼吸,達到平靜,形成觀點與覺察,同時管理情緒反應。 2. 溝通:在缺乏客觀資料的情況下,說出你編造、假設的故事並且進一步釐清。 3. 革新:重拾主導權。選擇會讓團隊更靠近目標、意義的行動。 具體方法可以這麼做。面對團隊遭逢到的失敗,首先平靜心情,不要預設立場,認為別人 存心捅婁子。說出你理解的情境是什麼?你做出了那些假設?然後請團隊成員逐一補充、 更正這些情境與假設。把釐清後的客觀事實,跟團隊檢討並擬定對策。做出最後決策,讓 團隊開始採取行動。 |當我們鼓起勇氣正視過去並接受自己,就能改寫結局;當我們否定過去的失敗、挫折 |和痛苦,這些過去就會主宰我們。 |Own the story and you get to write the ending. Deny the story and it owns |you. 後記 讀完《召喚勇氣》的當下,有一種被眾多觀念與心法「淹沒」的感覺。整本書的架構與內 容很豐富,需要比想像中還多的時間消化。在我第二次重新爬梳之後,才把摘錄的內容與 筆記做了歸納,挑選出我認為最受用、可以實踐在職場生活的項目。 我目前任職的公司,從去年開始期望我們主管要「有溫度」,不要總是用冷冰的鐵血手腕 ,很容易把年輕一代的新人嚇跑。隨著世代與價值觀的轉變,領導的方式也得跟著調整, 這本書提供了很好的出發點,以及各種實踐的方法與步驟。 除了談領導力與團隊之外,我也很歡作者布芮尼要我們勇敢面對脆弱,接受最真實的自己 的觀念。就像美國文學家愛默生的名言:「在這個一直想把你改造成別人的世界裡,『做 自己』是最偉大的成就。」面對自己的弱點,擁抱不堪,承認恐懼,才能召喚勇氣做自己 。 榮格派分析師詹姆斯.賀利斯則說:「我們來到世上,不是為了迎合他人,追求四平八穩 ,或是成為他人的榜樣,而是為了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或許有點怪異,或許只是把渺小 、笨拙的自己,為浩瀚廣闊、色彩繽紛的生命存在,貢獻一小塊拼圖。我們按照上天的規 劃來到世上,是為了變得愈來愈像自己。」 回憶起自己一路上從研究生、新鮮人、資深老鳥、帶課主管的轉變過程,的確是不斷地在 勇氣與不舒適之間拔河。不過,我們終究沒辦法精準預測,自己最終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只好做足準備面對必然的脆弱與失敗,選擇讓自己充滿勇氣,同時也感到畏懼的偉大冒險 。 |在你最不敢踏足的洞穴中,就藏著你所尋找的寶藏。 |The cave you fear to enter holds the treasure you seek. -- 閱讀前哨站:閱讀筆記|投資觀點|公益計畫|https://readingoutpos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5.65.1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79854272.A.874.html
mosenay: 感謝分享 01/24 16:44
hsiflow: 謝謝分享 很喜歡這位作者 01/25 07:57
DOGEGG: 推薦書籍: 向千萬點閱講者、及林肯&甘地學領導 08/22 23:25
DOGEGG: 領導力提升秘訣: https://youtu.be/bMjcCDgaP0M 08/22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