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內在原力》讀後心得:與卓越有約,從改變心態做起 透過九種心態的重新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升級版本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ner-force/ 你想提高自己在工作上的能見度嗎?你想在專業領域獲得眾人的青睞嗎?你想成為子女心 目中的典範嗎?想要達成這些成就,你必須擁有對別人足夠的影響力。但是,要提高自己 的影響力,該追逐的是權力嗎?是地位嗎?是名車和豪宅嗎?都不是,反而在我們追逐「 外在」之物的同時,這些目標會離我們越來越遠。真正的答案,往往需要往「內在」去尋 找。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在今年的上半年度,有一場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演講,是由愛瑞克主講,主題是「為你引 路,從優秀到卓越」,談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重設心態,邁向更卓越的人生。他在演講中 用很多生動的例子,告訴我們普通人是怎麼想的,能夠成就卓越的人又是怎麼想的。差別 往往在一念之間。 這場演講的完整錄影目前在 YouTube 和 Facebook 上都還可以看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 透過連結去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MEKIVshpg
這本書在說什麼? 《內在原力》的作者是 TMBA 共同創辦人愛瑞克,他擁有紮實的金融實務背景,並且在40 歲左右達到財富自由,轉而投身公益。他除了保留專業講師和顧問的身分之外,目前是一 個全職閱讀者,總是無償推廣閱讀。他的粉專「愛瑞克愛投資/也愛閱讀」也是許多愛書 人喜歡的地方,粉絲們都喜歡稱他為「愛大」,因此這篇文章我也沿用這個稱呼。 這本書你可以當成是「為你引路,從優秀到卓越」那場演講的「導演加長版」,加入了更 多的內容,以及更多演講沒有提到的故事。愛大所謂的「內在原力」,指的就是一種影響 力,透過有形的(文字和肢體語言)或無形的(同理和慈悲心)方式來引發他人的動機, 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 愛大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重新設定」自己的人生演算法,拋開傳統的束縛和價值觀,用 一種更開拓的視野來活出自己的人生。他在書中提到:「只要心態設定正確,人人都可以 發揮出無窮的內在原力,去連結起周遭的人,聯合起來共同完成各種事情。」這本書,將 告訴我們如何重設心態。 這本書有什麼特色? 這本書還有一個巧思,它的書封正、反兩面都是「正面」。全書共九個章節,愛大建議「 外向者」可以把橘色封面當成正面,從第一章順序讀下去。相反的,「內向者」則把綠色 封面當成正面,逆著從第九章讀回來。原來章節的安排,如果是逆著讀,代表「從內而外 」調整心態。身為內向者的我,就是逆著讀的。 此外,他在書本的最後,很用心地提供了「延伸閱讀書籍總覽」的章節,收錄每章裡面提 到的好書,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依照興趣再找來讀。還有一個很棒的附錄是「各章金句總 覽」,直接不囉嗦,幫你把每章最優的句子都摘錄下來。以下除了分享一些書中對我有啟 發的觀念,我也拋磚引玉附上一些相關的推薦書籍,幫書中的觀念增添一些新的氣息。 重新設定九種心態 https://imgur.com/VmiUJpJ 1.常保初心 普通人是先做再說,時常走到了終點才發現不是自己真正要的;內在原力者則是「以終為 始」,知道自己內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讓一切行動和決策都符合最終的那個價值觀。如 果我們遇到重要抉擇卻忐忑不安,那就由「自己未來想要成為的人」來為自己做出眼前的 各種抉擇。 愛大提倡一種信念系統,由內而外透過「Be,Do,Have」組成,最核心先知道自己想要成 為什麼樣的人(Be),然後才去思考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Do),最後你就會擁有真正 跟你價值觀一樣的人事物(Have)。一旦心裡有了想成為怎樣的人的憧憬,將引導你做出 許多正確的選擇。 我很喜歡《恆毅力》這本書中一個名為「目標階層」的練習方式,目的在於找出自己真正 的「終極目標」,也就是熱情得以持久的根源。簡而言之就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目標,全 部分類成底層、中層、頂層目標,如果發現跟頂層目標不一致的項目,就刪除或者微調使 其一致。終極目標就像是羅盤,無論你在底層目標遇到任何困難,都會引導你朝正確的方 向持續邁進。 2.包容力 普通人是習慣在別人身上貼標籤,然後用單一的角度來看世界;內在原力者則是透過「感 恩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取得更多的助力。愛大用天文學的觀點舉例,在職場上有發光 發熱的「恆星人」,也有會消耗和榨乾別人能量的「黑洞人」。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遇到黑洞人真的很倒楣,巴不得避而遠之,甚至在內心充滿敵對和厭惡 。但是,宇宙中每個黑洞都曾經是恆星,只是因為能量用盡了,核心坍塌收縮成了黑洞。 愛大提醒:「我們不需要抱怨遇到黑洞人,因為他們都可能曾經照亮過別人,是我們自己 來晚了。」這個心態提醒了我們要懂得包容,感謝他們曾經對世界的貢獻,只是很可惜跟 我們擦肩而過。 我自己想到另一種職場上的情況,就是外向者時常嫌棄內向者「太安靜」都不表達意見, 內向者又嫌棄外向者「太喧嘩」只會衝動行事。然而從《安靜,就是力量》這本談內向者 特質的書中,我們卻可以學到這兩種特質各自的優點,擁有包容力的人將能夠同時善用這 兩種特質的人才。 3.沒有壞事 普通人遇到壞事就自認倒楣,更有甚者,可能會開始怨懟這個世界;內在原力者則是找出 「隱藏在壞事背後的好事」,將逆境轉換成養分。 愛大曾經在國中一次玩跳高的意外當中,雙手嚴重骨折。但是事後看來,反而是因禍得福 。他開始用康復比較快的左手寫字,活化了感性和創意的右腦,也適應了靜態的活動例如 讀書和寫字。更難得的是,平日忙碌於事業的老爸,也因為這場意外要時常帶他回診、復 健,彼此的關係比以往更加緊密。 就像《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是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在暗無天日、毫無人性的 折磨之下,他仍然保有自己的理智,相信這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壞遭遇,一定代表著某種 「意義」。他發現無論外在遭遇有多麼嚴苛,人類的心靈仍擁有終極自由,決定如何回應 生命意義的自由。他將壞事視為意義,將這個發現寫成此書,並且影響後世無數的讀者。 4.無限思維 普通人認為資源是有限的,必須有強弱輸贏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內在原力者則認為世 界之大,所有人都有安身立命之處,「超越自己」比戰勝他人更加重要。愛大引用了一句 很棒的話:「用自己的蠟燭點亮別人的蠟燭,可以照亮別人,自己的亮度也不會減少。」 這個世界太大,容得下我們每個人的成就。 就像是,愛大不一定是最頂尖的金融分析師,但是他透過演講接觸無數民眾,深知大家心 中對理財的障礙。愛大也不一定是最頂尖的演說家,但是他善用感性的文筆,將艱深複雜 的金融知識化為引起共鳴的問字。他的眾多特質,匯集成了愛大這個極具個人特色的形象 。因此,結合多種不同的技能組合,一個人就可以發展出無限多種可能。這個世界真的容 得下我們每個人的成就。 我很喜歡《黑馬思維》這本談「個體化」優勢的書,每個人都值得去追尋自己獨一無二的 技能和熱情組合,作者陶德‧羅斯(Todd Rose)對於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詮釋:「黑 馬追求的不是眾人眼中的成功,而是心中最好的自己的樣貌。你的目標是成為最好的你, 而這並不妨礙別人做最好的他們。」跟愛大的無限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 |要蓋一座人生的花園,讓百花齊放,勝過一座城堡孤芳自賞。 5.站對地方 普通人追逐熱門的東西,什麼東西當紅就一窩蜂擠過去;內在原力者會尋找屬於自己「能 提供價值的獨特位置」,然後透過人際網路來擴大影響力。愛大也認為,我們不能坐在原 地乾等,要主動站出來,才能被人看見。尤其網路時代發達的現代,要讓自己能被看見, 比起以前容易許多。 尤其是,當你想要達成的是更遠大的目標,一個人的力量往往不足以撼動周遭世界。愛大 認為:「人生最高效的運作方式,是讓自己成為人際網路的節點。」透過貢獻自身的價值 ,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努力。如同非洲俗諺:「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 走得遠。」成為人脈節點,更有可能順利抵達終點。 如果,你覺得「主動站出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WOL大聲工作法》這本書的作者約翰 .史德普(John Stepper)提供了一個可行性很高的方法。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主動「公 開分享」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建立人脈圈,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 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書中提供了正確的心態建立,以及可以循序漸進的 做法與步驟。 6.成功方程式 普通人會任由自己被資訊轟炸,容易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主見;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專 注力」才是網路時代最該培養的技能。愛大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名詞:「成功者的防護罩 」,這指的是一個人能夠「篩選」和「過濾」掉不屬於自己應該追尋的事物,而將心神專 注於「天命」裡的既定目標。 就像愛大所說的,我們如果任由資訊轟炸,就如同讓腦袋充滿了一堆「雜訊」,感覺聽到 了一堆鬧哄哄的訊息,卻不知道真正有意義的「訊號」在哪裡。尤其在數位資訊爆炸的現 代,該如何為自己的資訊來源加上「過濾器」顯得無比重要,要懂得放棄那些無關緊要的 事情,才不至於不斷走偏了路。 我想到之前,讀生產力專家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的《極度專注力》這本書之後 給我的最大共鳴:「若要說一個人最珍貴的資源是什麼?不是你有多少錢財和時間可以花 費,而是你把『注意力』用在哪裡。」這本書教我們具體的專注策略,排除無謂的分心源 。專注在哪裡,成就在哪裡。 7.利他共贏 普通人認為已經自顧不暇了,哪還有時間去幫別人;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利他心態」的比 例,應該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先幫助別人,才可能吸引更多人來幫助自己。人是一 種天生懂得「互惠」的物種,當你想獲得他人的幫助,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幫助他人。 不過,也不是無條件的給予,愛大提醒了在利他的前提之下,我們要成為一個「懂得保護 自我的給予者」,必須知道自己的界限,懂得選擇高影響力、相對低成本的幫助方式。助 人在先很重要,但自己不要先被掏空。那麼,當我們自己有餘裕的時候,要幫怎樣的忙最 有效益呢? 我很喜歡的管理大師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曾經在《從內做起》書中說過:「 領導者應該幫助他人開發潛力,讓他們學會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最高竿的還能指導別人 如何也成為一個領導者。」給對方魚吃,不如給他一支釣竿。 8.三種工作 普通人認為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賺錢;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工作組合」可以分成三種:有 金錢收入的、無償的、自我實現的。有金錢收入的工作用來養家餬口,無償的工作用自己 的專業技能幫人無償解決問題,自我實現的工作則是用來達成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憧 憬。 愛大提議,雖然大部分的上班族都無法擅自離開有金錢收入的工作,但仍有變通的辦法。 如果你目前的工作無法充分展現你的天賦,你可以靠無償的工作,來累積經驗值、打好口 碑、拓展人脈,形成一個無形當中累積的資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一定要等到財富 自由或某個里程碑,其實你現在就可以小步邁進開始做。 我從《財務自由實踐版》這本書曾經獲得啟發,投資理財談的資產配置,主要是為了要分 散風險,這個道理也可以套用在人生和工作上面。這本書提到「多元化身分」的概念,在 你的職業上,盡量嘗試不同的角色,甚至適發展副業,這個策略可以避免你的生活侷限在 單一方向。 想像一下,當你擁有了多元的職業興趣,以及各種休閒興趣,你就可以將自尊和你關心的 事物,投資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工作、商業、社交、人際、體育)。如果其中一個領域跌 落至谷底,你也不致於完全陷入絕境,導致情緒崩潰。擁有正職之外的無償工作,在心靈 平靜和自我實現方面會有額外的加分效果。 9.一人公司 普通人認為領多少薪水就做多少的事;內在原力者則認為,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 來經營,為自己的人生負上完全的責任。愛大認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必然趨向跨學科的混 合,將有新型態的應用、產品、服務,我們要從自身的熱情往外拓展,成為自己的執行長 、行銷長、技術長,逐漸擴大自己的能力範圍。一家公司的願景可以吸引人才,一個人的 品格也扮演同樣效果。 愛大認為,善良的品格可以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我們必須先讓自己保持優質的形象,才有 機會左右逢源,擁有更多發揮影響力的機會。他強調道,大量閱讀,是最簡單不過的方式 。如果你不知道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妨透過大量閱讀去尋找,總有一本會觸動你心 ,找到自己心中嚮往的典範。 關於要如何「具體地」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經營呢?我大力推薦《一個人的獲利模式》這 本書,作者們把經營公司在用的「商業模式圖」轉換成適合「個人」使用的模式,以淺顯 易懂的步驟,教我們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發掘資源、提供獨特價值,把自己打造成一個 等同公司運作方式的商業體系。 後記:從內在做起 《內在原力》書中的舉例淺顯易懂,背後的道理值得細細咀嚼。從愛大的個人故事和人生 閱歷中,處處都可以發現,一個人隨時都具有「修改自己人生演算法」的能力。舉凡工作 上的能見度、專業領域獲得青睞、成為子女心目中的典範,這些足以影響別人的「外在影 響力」,終究還是得從自己的「內在原力」先做起。 當一個人開始發揮他的內在原力,散發出來的影響力將逐漸發生,周遭的人脈也會開始活 絡起來。如同愛大在書中引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一段話,撒冷老國王對即將出發尋 找夢中寶藏的牧羊少年這麼說:「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 你。」 最後,這些心態上的重新設定之後,就像是建立起一個新的思考習慣,必須經常使用、重 複使用。古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我們的重複行為造就了我們,所以卓越不是 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從今天起,讓我們把內在原力當成自己思考的習慣。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9.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31354781.A.694.html
taelia: 推 09/13 15:34
liny11781: 推分享! 09/14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