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部落格好讀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educated/ ======================================================== 一個社會邊緣的失學女孩,成為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的震撼教育 ======================================================== 從書評網站 goodreads 2018年度最佳選書的自傳分類裡,挑中了這本主題鮮明的自傳: 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女孩,透過自學而成為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的故事。這本書也屢被 拿來跟《絕望者之歌》比較,類似的地方在於,作者都用自身的血淚經歷講述著菁英族群 難以理解的「另一個世界」的樣貌。 -------------------------------------------------------- 本書摘要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作者 Tara Westover 生於一個信奉末日預言的摩門教家庭, 父親從事垃圾回收,母親則是無照的接生婆和藥草密醫。作者 9歲拿到出生證明,17歲進 入第一所正規學校,幾經波折後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而這段成長歷程裡,那些令人匪 夷所思的故事,以及作者度過許多煎熬時刻的心境,到後來透過教育擁抱全新的自我,成 就了這本不平凡的自傳。 Tara 的父親不給孩子出生證明,也不允許他們接受正規學校教育。家庭成員舉凡車禍、 燒傷等重大傷疾都不允許去醫院,必須在家裡接受草藥秘方治療。家中除了聖經之外,只 有摩門教義書籍和童書,所謂的家庭自學大多師承這些書籍還有父親極端且扭曲的世界觀 。 Tara 後來正式進入大學就讀,在一堂西方藝術課,她舉手問老師,說不認識畫作中的斜 體字「 Holocaust」,全班鴉雀無聲且全然地沉默。後來她才知道這個字指的是二戰時期 猶太人大屠殺。驚嚇於自己的無知與難以表達的歉意,她那個學期都沒有再舉手發問。 透過校園教育帶來的衝擊,Tara 也瞭解到多年來的奮鬥,為的就是認識世界的道理,去 體驗真實的生活,進而構築出自我的思想和價值觀。自幼不斷被父親壓抑、否定的 Tara ,頑抗堅毅地掙脫束縛後,感嘆道: |What my father wanted to cast from me wasn’t a demon: it was me. |我父親想從我身上驅逐的不是惡魔,而是「 我 」。 Tara 自幼活在父親的規則和權威之下,只要稍有不同的想法,就被視為背叛或不孝。她 最後選擇和原生家庭分道揚鑣,與父母從此斷絕聯絡,擺脫長年的精神牢籠,邁入她嚮往 的世界和決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或許在某些文化中這是大逆不道的舉動,然而接受教育後 才發現真實自我的 Tara 是這麼說的: |You can love someone and still choose to say goodbye to them. You can miss a |person every day, and still be glad that they are no longer in your life. |你可以既深愛著某人卻又選擇和他道離別。你可以每天都思念著他,卻又慶幸他們不再 |活在你的生命中。 -------------------------------------------------------- 我最喜歡的段落 在這本書的中後段,Tara 跟教授討論是否能留在劍橋讀書的時候,讚嘆道: |This is a magical place, Everything shines here. |這裡是一個奇妙的地方,所有的東西都在發光。 童年的自卑情節讓 Tara 認為這些宏偉的事物都閃耀著光芒,除了她自己。但教授回應她 的這段激勵和肯定,讓我反覆聽了好多回: |You must stop yourself from thinking like that. You are not fool’s gold, |shining only under a particular light. Whomever you become,whatever you make |yourself into, that is who you always were. It was always inyou. Not in |Cambridge. In you. You are gold. And returning to BYU, or even to that |mountain you came from, will not change who you are. It may change how others |see you, it may even change how you see yourself-even gold appears dull in |some lighting-but that is the illusion. And it always was. |妳必須停止那麼想,妳不是只有在特定光線下才會發光的假黃金。無論妳成為誰,無論 |妳轉變成什麼,妳就是妳。真實的妳就在妳的內心,而不是在劍橋,妳就是貨真價實的 |黃金。無論妳回到楊百翰大學或故鄉的山區,也不會改變妳是誰。這可能改變別人怎麼 |看妳,也可能改變妳怎麼看自己。真金即使在特定的光線下,也可能顯得暗淡無光,但 |這只是假象。 用中文成語形容就是: 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 。不因為環境或出身而看低自己,這是 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擁有的體悟。 -------------------------------------------------------- 什麼是教育 我認為這本書談的教育,重點不在於作者17歲後才接受的正規學校教育,這是一個極端案 例下的偶然結果。 教育的重點在於,它是一種「 自我探索 」的過程。無論是求學階段或者出社會後的自學 方式,都是為了能夠在多元開放的環境下,無論透過老師、教科書或經典讀物,盡可能去 學習廣泛的知識和觀點,進而形塑自我的價值觀。 接受學校的正規教育,只是眾多教育途徑中,相對有效且普遍被接受的管道。這個觀念呼 應到我自己想堅持的 公益計畫,想幫助資源缺乏的孩子們可以學習和受教育,讓他們能 得到最基本「 自我探索 」的權利。 Tara 透過教育進而實現自我探索,掌握了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利。在書本最終章她寫道: |The decisions I made after that moment were not the ones she would have made. |They were the choices of a changed person, a new self. You could call this |selfhood many things. Transformation. Metamorphosis. Falsity. Betrayal.I call |it an education. |往後我做出的抉擇已經跟當初受到束縛的女孩無關。這是改變後的一個全新自我,做出 |的新選擇。你可以說這種自我選擇是:轉換、蛻變、虛假、背叛。而我,稱之為教育。 -------------------------------------------------------- 是自我探索,也是終身學習 對於已經出社會的人們,從學校畢業不代表教育的終點。教育這個自我探索的過程沒有所 謂終點,只有無垠無涯的終身學習。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 透過閱讀是真正開啟視野之 窗的金鑰,也是工作之餘可以維持學習動能的絕佳管道 。以下舉幾個自己閱讀的例子也 順便做為好書的分享。 從《 真確 》瞭解世界正在逐漸變好但也充滿許多挑戰,而非老一輩常掛在口中的一代不 如一代、世界越來越糟的悲觀論定。 從《 人類大歷史 》認識人類的源起和文明的興衰,學會如何區分虛構的故事和真實的苦 痛,不要單方面盲信而要抱持好奇心去學習和自省。 從《 活出意義來 》體悟到人生的意義是由自己去賦予,參透意義就能忍受任何苦痛,掌 握逆境中仍能選擇人生態度的終極自由。 最後記下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穫,也是 Tara 深刻的感觸:「 不要用別人描述自己的話 語,來定義自己的人生;而是自己決定生活的意義,掌握人生的最高話語權 」。 |My life was narrated for me by others. Their voices were forceful, emphatic, |absolute. It had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my voice might be as strong as |theirs. -------------------------------------------------------- 用 Audible 聽書的另一層感受 最後來個題外話分享。這是我第一本透過 Audible 收聽的有聲書,它很有意思的地方在 於,很多暢銷書都是由 原作者親自口述 。聽著 Tara 娓娓道來這段經歷,很直接地感受 到父親喜怒無常的精神暴力、母親不敢挺身而出的委曲求全、Tara 年幼時期遭受的恐懼 和壓抑,以及就學後擁抱多元世界觀的感動。 有聲書聽起來就好像跟作者坐在火爐邊促膝長談,對於書中故事多了一種 身歷其境 的感 覺。但缺點也是有的,由於我在通勤期間收聽,某些片段一個分心就會漏掉,自己感覺大 概少聽了10~20%的內容。不過整體而言,不至於影響對整本書的理解,而且可以更有效利 用時間。 註:本文引言的中文是我聽 Audible 英文版的自譯,並非中文版書籍的譯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03.2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59299968.A.FD6.html ※ 編輯: wackynoteis (1.34.103.250), 05/31/2019 18:56:11
hwider: 謝謝分享 05/31 18:56
spoonbob: 謝謝分享! 05/31 19:36
GameTheory9: 寫得非常棒 05/31 19:44
Tribute: 感謝分享 05/31 19:55
zxbnm: 讚 05/31 19:59
daidaiken: 感謝分享! 05/31 20:00
newthinker: 推! 05/31 20:25
d880855: 推 謝謝分享 05/31 20:28
ficolins: 推心得,好感人。 05/31 23:29
sam397: 很棒的分享 06/01 04:38
jolinest: 感謝分享! 06/01 07:29
slutty: 實在太幸運能看見這篇分享文,認識這本好書,感謝分享! 06/01 11:35
amaranth5566: 感謝分享 06/01 11:36
Folish: 感謝分享 06/01 12:10
asagi: 感謝分享! 06/01 13:09
sarthobe: 感謝分享 06/01 22:43
bluetree: 謝謝分享,作者的心路歷程很棒,講到猶太大屠殺讓我想到 06/02 08:50
bluetree: 謝謝分享,作者的心路歷程好棒,讓我想到另一本最近看的 06/02 08:58
bluetree: "抉擇 放下 擁抱生命無限可能",這本也很好看 06/02 09:00
bluetree: 是納粹集中營倖存者的自傳,作者後來也取得了心理博士 06/02 09:04
bluetree: 學位,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探索與療傷,讓人感動的書 06/02 09:06
bluetree: (對不起推文沒排版好,有點亂掉了) 06/02 09:07
Brouly: 我覺得你的心得比書要好看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 感 05/31 18:03
Brouly: 覺在看小說一樣 作者的想法也就那麼一小點篇幅 大半部分 05/31 18:03
Brouly: 都在描述他的生活周遭 而且還是小說的那種敘述法...實在 05/31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