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 成功沒有捷徑,失敗才有。紐約商學院菁英爭相討論的人生策略 圖文好讀: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algebra-of-happiness/ 這本書在說什麼? 《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的作者是連續創業家史考特.蓋洛威( Scott Galloway),我讀過他的前一本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他用語帶毒舌與戲謔的口吻, 分析四大企業巨頭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其獨特且犀利的觀點令我我印象 深刻。 蓋洛威除了擁有豐富的創業經驗,同時也在史登商學院(NYU Stern)擔任教授,這些商 管院的學生最常問他的是:「如何在人生獲得幸福和成功?」他選擇用〈幸福的代數〉這 堂最受歡迎的演講來回答,這本書也就是這堂演講的濃縮精華版。 他在書裡分享他的慘敗經驗:「差點進不了大學、創業多次失敗、30多歲離婚,跌跌撞撞 走到今天。」對於如何好好過一生,他似乎有著比一般人更清醒的體悟與更務實的建議。 這本書整理出很多條「幸福成功的公式」,但照著做,真的就能幸福又成功嗎? 我怎麼解讀這本書? 蓋洛威試著用平時閒聊的口吻,分享他一段段人生的故事與見聞。有些話真摯誠懇,像是 :「做一個真正的大人,而非擁有成人身軀的巨嬰。」有些話戲謔卻中肯,像是:「永遠 都會出現賈伯斯、比爾蓋茲那樣從大學輟學開啟精采人生的故事。但是,先假定你不是那 個人。」 雖然閱讀的過程趣意盎然,很多段落令我不禁莞爾,但我隱約嗅到作者身為美國白人男性 ,背後那種若隱若現的高傲視角。對於平凡百姓如我們,這本書讓人有一種,成功人士在 暢談「我的一生充滿挫折」的感覺。作者分享曾經失敗、錯誤的同時,讓我產生靈感從另 個角度切入。 成功的人談如何成功一點都不足為奇,每個人認定幸福成功的公式千奇百種,但失敗的公 式倒是大同小異。我認為:「成功沒有捷徑,失敗才有。」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 格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書中曾經說過:「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我試著反過來想之後發現,這本書洋洋灑灑的成功公式背後,其實藏著更容易執行的原則 :「與其苦心鑽研如何成功,不如認真避免顯而易見的錯誤。」以下就是我從這本書學到 ,如何遠離幸福人生的七個建議。 1.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對於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而言,在職涯發展的軌跡上,斜坡很不公平地出現在畢業的頭五年 。這時候的你,沒有紮實的工作技能,沒有穩定的人脈網絡,更沒有豐沃的薪酬收入。盡 早下班回家、享受悠閒的生活,是保證未來的自己經濟失衡的最好方式。 反過來想:其實,每個擁有平衡人生的人,必然走過失衡的青春。這個世界不會讓你予取 予求,但能讓你盡情嘗試。盡早磨練、培養自己的工作技能,無論是溝通與人脈的軟實力 ,或是技術與專業的硬實力,永遠在年輕時投入比別人更多的心力。 2.享受薪水帶來的安全感 人們對於風險是非常抗拒的,少數的人笨到去擁抱風險,只有更少數的人抱著不放。最安 穩的方式,莫過於領著每個月入袋的薪水,什麼投資、股市、房地產都盡量不要去碰,乖 乖地把薪水都存起來,不要讓財務縮水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 反過來想:股票利息、房地產、投資的被動收入才會使你富有,只用薪水很難保障經濟安 全。想要獲得晚年的財務安穩,必須趁年輕時認識並擁抱風險。我讀完《投資金律》後寫 下真希望自己20歲就懂的投資理財觀念,談到如何決定投資標的、盡早投資、長期投資。 3.盡早追隨你的熱情 在那些給畢業生的演講之中,最常見的建議就是追隨你的熱情。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擅長 什麼事情,也沒關係,儘管「想像」自己對什麼充滿「熱情」就好了。無論你想成為股神 、網紅、創業家,儘管先放手去做,等待著你的是無數的挫折與「學到了寶貴的一課」。 反過來想:不要先追隨你的熱情,那些勸你堅持下去的人都已經很有錢了!先追隨你擅長 的事情,在做那件事情時,表現傑出所帶來的情緒收穫和經濟報酬,才會讓你對此充滿熱 情。引用《一人公司》書中所言,「投入」在正在做的工作當中,而不是「想像」著你可 能對某件事充滿熱情。 |你「流汗」的時間,與你「看別人流汗」的時間,這兩者的比例是你能否成功的前瞻性 |指標。 4.把第一個家視為成功的象徵 出社會工作之後,看著同儕陸續開始購屋買房,為了不落於人後,自己的「第一個家」當 然要夠大、夠新、夠好。第一個家反映了你的成功跡象,說明你有多麼地不凡與出眾。越 早購入豪華的第一個家,是讓未來財務縮水的最好方式。 反過來想:真正代表你人生意義的是「最後一個家」。你嚥下最後一口氣的地方比較有意 義,因為那才反映了你的成就。邁向人生終點時,與其在強光之中被陌生人圍繞,不如被 真正在乎你的親人朋友含淚目送。 5.不需要追求高學歷 我們都知道賈伯斯、比爾蓋茲的故事,他們從大學輟學開啟精采人生,這麼勵志的事情告 訴我們學歷並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覺得目前就讀的學校,沒辦法教會你什麼東西,倒不 如考慮輟學創業。像我們這樣的平凡人,要抽中成功創業的樂透恐怕不是難事。 反過來想:作者提到,多數人以為在自由國度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其實現代社會仍存在著 種姓制度,就是「高等教育程度」。趁年輕時取得文憑,你的教育程度是第一份工作的「 敲門磚」,你的真材實料是第二份工作會被重視的事情。 6.盡可能提高物質的享受 隨著職場歷練的累積,工作薪酬的提升,我們當然要等比例地提升自己的物質生活,才能 匹配自己的身分地位。買台德國車拉風上路,買支瑞士錶隨身攜帶,最好再買台義大利自 行車在週末時騎到山裡健身。成功人生的跡象,就是身旁高檔物品的數量。 反過來想:許多研究指出,人們高估了物質帶來的幸福,真正讓人感到豐沛的,反而是人 與人之間的共同體驗。與你珍愛的人共同規劃一趟旅行、參加新的學習課程,重視體驗、 而非物質。特別注意那些能帶給你喜悅,但不需要花很多錢的事。 7.選擇待在舒適的環境 人類的大腦內建著「趨吉避凶」的原始本能,我們本來就傾向於從事駕輕就熟的工作,對 於自己不熟悉的份外事情能不碰則不碰。追求穩定安逸的工作是許多人的嚮往,也是避免 自己精疲力竭的不二法門。未來的工作被機器取代?應該只是電影中會發生的情節。 反過來想:望向長遠可見的未來,只具備單一或少數技能的工作者,將面臨巨大的被淘汰 壓力。《為一般人而戰》這本書寫道,自2000年以來,人工智慧、機器人、自動化海嘯已 經淘汰了美國400萬個工作機會。做好準備迎接挑戰、秉持韌性去學習新的技能。 |人生最公平的事就是「不容易」,每個選擇都有年輕不理解的代價。 後記 作者蓋洛威在書中,也花了很多篇幅分享關於伴侶、孩子、父母的相處之道。尤其在他年 過40之後,越發強烈地感受孕育生命的喜悅與回報,以及回顧自己陪媽媽走完人生最後一 程,帶她離開安養院在家中安詳的去世。 若拿掉關於創業與職場的犀利觀點之外,關於人、情感方面的建議的確是滿雞湯的,像是 作者自己人生故事的分享,認同與否取就決於讀者的人生經歷了。相較起來,我比較喜歡 他的上一本《四騎士主宰的未來》。 這本書不是由已經抵達目的的人所繪製出來的地圖,它是一位旅人的見聞分享。對於作者 的觀點,我雖然不見得全數認同,但是對於他檢視與分享自己過去的失敗經驗,也讓我有 了自己的反思:「想要獲致長期的成功,必須檢討每次短期的失敗。」 推薦這本書給即將踏入職場的新鮮人,從作者犀利又務實的視野活過一遍,思考哪些是你 真正想要的?哪些又是你該極力避免且遠離的?用「以終為始」的方式反過來思考,邁向 幸福人生的旅途路上,你需要的不只是簡單的成功公式。 -- 閱讀前哨站:閱讀筆記|投資觀點|公益計畫|https://readingoutpos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226.2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82425358.A.EDE.html
citrusmax: 推 02/23 11:16
hellgift: 感謝分享 02/23 13:51
elfeana: 推,感謝 02/23 15:45
pahoehoe: 好文推 感謝分享 看完這篇好像看完這本書了XD 02/24 10:28
wackynoteis: 摘錄我關注的而已,哈!家人親友的那塊我比較沒著墨~ 02/24 22:09
lkk321: 推 很用心 細膩的分享 02/26 15:14